《精编》经济竞争管理与国际贸易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2900833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经济竞争管理与国际贸易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精编》经济竞争管理与国际贸易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精编》经济竞争管理与国际贸易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精编》经济竞争管理与国际贸易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精编》经济竞争管理与国际贸易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经济竞争管理与国际贸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经济竞争管理与国际贸易(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章规模经济 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本章主要内容 放松H O理论的假定后 会影响到H O理论的成立吗 国际贸易如何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情形下展开 产品差异如何引起产业间的贸易 技术差异与贸易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产品运输成本 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6 2H O理论模型与新贸易理论 两个国家 两种商品 两种要素 多个的情形使得分析更复杂 但不改变H O理论正确性 放松假定 各国使用相同的技术实际上生产技术的不同很普遍 传统的H O理论不再适用 基于技术差异和生命周期模型 放松假定 X为劳动密集型商品 Y为资本密集型商品实际中 要素密集度颠倒不易发生 放松该假定对于H O理论的意义不大 从规模报道

2、不变到规模报酬递增扩展了H O理论 放松假定 两国均为不完全分工虽然商品相对价格相同 但要素相对价格不同 仍存在国际贸易的可能 放松假定 两国需求偏好相同只要需求偏好差异没有大到可以抵消实际要素可用量差异 仍存在贸易往来 产品和要素市场不是完全竞争与H O理论相冲突 需要用新的理论来解释产业内贸易 存在运输成本和关税只是减少了贸易收益 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此时 未完全利用的资源 其比较优势不会存在 无法据此预测贸易模式 各国贸易是非平衡的为平衡贸易 一国可能进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 H O理论只在国际贸易占一国GDP很小时才可能会出错 不难发现 规模报酬递增 非完全竞争 技术差异这个几个假定

3、放松后 传统的H O理论会或多或少地存在偏差 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 6 3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本节放松了假设4和假设5 假设4 假定规模报酬不变 此时变为规模报酬递增假设5 两国均为不完全分工此时 两国可以成为完全分工 虽然商品相对价格相等 但两国相对要素价格不同 这成为两国完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 规模经济 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 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规模经济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内在的 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 另一种是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外在的 而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内在的 即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 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 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递增 规模报酬

4、递增是指一种纯粹的技术特征 它指生产过程中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 指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规模经济 产出和平均成本的关系 产量增加 平均成本下降 当生产过程遵循规模报酬递增规律时 自然存在规模经济 但反过来 规模经济并不要求规模报酬递增一定存在 外部经济 当整个产业的产量扩大时 各个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 外部经济是规模经济外在的表现形式 在外部规模经济情况下 企业的生产过程仍是规模收益不变的 规模报酬递增只发生在产业层次上 即 整个产业增加比例大于整个产业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 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根源 行业地理位置的集中 随着行业集中 相应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也逐渐完善起来 有利于企业成本

5、的降低 干中学 Learningbydoing 效应 生产中的一些技能或知识往往直接来自于实践经验的积累 随着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 来自于实践的经验积累就比较显著了 因此 行业内每个企业都可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坎姆模型 以2 2模型为基础 做如下假设 存在规模报酬递增 市场结构仍是完全竞争的 两国的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 要素禀赋 消费者偏好以及市场规模假设均相同 在封闭条件下当达到均衡时 由于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完全相同 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一致 即不存在比较优势 Q 此时 能够进行贸易吗 Y X 120 120 A PPT曲线 无差异曲线I PT P

6、W 规模经济和PPT及生产模式 反映规模经济的PPT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 表明增加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递减的 亦即规模报酬递增 右图还假设两国生产技术 资源禀赋和需求偏好相同 表现为两国的PPT和I是完全相同的 在没有贸易时 两国的生产和消费均衡点为A 两国各自生产自己所需的产品 规模经济与PPT及没有国际贸易时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40 40 在无贸易条件下 由于各国均想消费两种商品 所以每个国家都不会专业化生产某一种产品 在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 两国的互利贸易并不需要两国各方面完全一致 在无贸易条件下 A点是非均衡的点 图6 1基于规模经济的贸易 孤立均衡点A是不稳定的如果一国专门生产X 另一国

7、家专门生产Y 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 X和Y的生产成本都会下降 然后两国再进行交换 则双方的福利都会增加 在图中表现为贸易后的均衡点E比没有分工和贸易前的均衡点A所达到的效用水平更高 Px Py 模型的启示 二战后 随着外包和离岸外包的发展 国际规模经济模式越来越普遍 或者说更大范围内的规模报酬递增 外包 企业为削减成本而从海外采购零部件 离岸外包 企业通过在海外设立工厂以生产零部件 为实现国际规模经济 跨国企业不断地通过国际间的生产分工 来保持其竞争优势 与规模经济有关的一个理论假设 各国应出口那些拥有巨大国内市场的制成品 以获得今后向类似偏好国家和收入水平国家出口该类商品的经验和效率 同时 进

8、口高收入和低收入少数人需要的商品 这叫做 相似偏好 或 重叠需求 假设 意味着收入相近和需求相似国家的贸易量最大 但该理论并非总适用 如不能很好地解释南北贸易 不能解释东 西方的贸易 国际分工格局的确定 偶然或历史因素 补充阅读 先行优势 FirstMoveradvantage 在发展初期 领先一步 的优势 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 转化为成本上的优势 从而限制了 后来者 的进入 国与国之间市场的差别 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大的国家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 X 而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将只能完全专业化生产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 Y 进口保护或出口促进等政策措施的采用 6 4Imperfectc

9、ompetitionandinternationaltrade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本节放松了假设7 产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一种补充理论 产业内贸易的模型 在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基本上是同质的 如铁矿 国际贸易中行业间贸易大多是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 如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 同时向澳大利亚出口棉布 但是 大多数制造产品都是差异产品 如汽车 这些产品相互间不能完全替代 消费者把其视为不同的产品 大量差异产品的存在是行业内贸易出现的重要原因 美国既向日本出口汽车 又从日本进口汽车 6 4ATradebasedonproductdifferentiation基于产品差别的贸易 与完全不同的商品之间

10、的国际贸易相对 很大一部分国际贸易是差别商品的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 同一行业的不同商品间的国际贸易 例如 计算机制造是一个行业 其中的零部件又是不同的商品 计算机的生产并非某国完全专业化所为 而是存在国际贸易 二 产业内贸易的成因 1 产品差别垂直差别 性能与质量方面的差别水平差别 品牌 款式方面的差别2 规模经济 主要方面 一个国家不可能生产所有的差别产品来满足本国消费者的需求 本国的厂商只能满足本国主流消费群体的需求 进而也形成专业化和规模经济 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完全是为了利用规模经济 以保持竞争力 3 需求重叠不同国家收入水平相似的消费者需求偏好相似 需求重叠为差别产品的国际贸易提供了市

11、场基础 产业内贸易的几个事实 二战后 发达国家的大多数贸易 都包含了同一产业中差别产品之间的交换 欧盟关税的下降或取消 使得贸易迅速增长 特别是使企业可以专门化生产一种产品的少数几种款式 这既丰富了商品种类 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产业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升高 关于产业内贸易几点推论 H O理论是基于各国比较优势或要素禀赋的差别 而产业内贸易是基于商品差别和规模经济的 推论 比较优势差别大的国家 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额大 而在生产要素大致确定后 经济规模和要素比例相似的国家 产业内贸易额大 如果在规模经济条件下进行差别产品的生产 贸易前相对商品价格将不能再准确预测贸易模式 因为大国由于规模经济

12、 其生产单位商品成本低于小国 小国无法向大国出口产品 根据H O理论 贸易会降低一国稀缺资源的收入 而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会使要素都获得收入 这可以解释 欧盟内部贸易阻碍较小 而和发展中国家贸易阻碍较大 产业内贸易与外包模式飞速发展密切相关外包是为了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 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可以看做是H O理论的扩展 结论 比较优势确定产业间贸易模式 差别产品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导致产业内贸易 事实上 大量的产业内贸易是基于要素禀赋的国际性差别和比较成本的 这使得产业内贸易现象和H O理论的冲突小很多 6 4B产业内贸易的测度 产业内贸易指数 indexofintra industrialt

13、rade 是用来测量国家间在同一个产业 即同类产品 间进行贸易程度的指标 其中 X和M分别为某行业 或同类产品 的出口值和进口值 T 0 表明无产业内贸易 T 0 则表明一国有产业内贸易 即一国会同时进口和出口同一类产品 T越大 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 I 产业内贸易指数的缺陷 用不同的范围定义产业和商品时 获得的T值都不相同 使计算结果缺乏可比性 同时 现代商品分类日益繁杂 也难以进行精确的划分和测算 6 4C产业内贸易的正规模型 P Q AC MC D MR A E 垄断竞争下的生产和定价 MR P 即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低于其需求曲线 由于规模报酬递增 所以AC向下倾斜 MC AC 厂商决定其

14、产出的条件MR MC 3 4 6 4C产业内贸易的正规模型 P Q AC MC D MR A E 垄断竞争下的生产和定价 如果短期内厂商获得的超额利润大于零 那么就会不断有新的厂商进入市场 A点是只能获得正常利润的点 模型意义 厂商通过控制产量参与竞争 既受成本制约 又受需求约束 3 4 新厂商的进入会对原有厂商的需求曲线的影响 一是原有厂商在市场上的占有量会下降 即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 二是原厂商所面对的需求弹性越来越大 即其需求曲线变得更加平坦 这是因为差异产品的数目增加导致原有厂商的产品被其他产品替代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新厂商的进入最终导致行业内所有厂商的利润为零 这时市场结构达

15、到均衡 市场中厂商数目随之确定下来 均衡状态下 市场规模大小与厂商数目 或差异产品数目 以及厂商产量之间的关系 1 如果市场规模越大 则其所能容纳的厂商数目 n 就会越多 2 厂商数目越多 与单个厂商平均成本曲线相切的需求曲线就越平坦 这意味着厂商的均衡产量会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上升 3 由于所有厂商的条件均完全相同 所以均衡时 所有厂商的产量与产品价格也均相同 若用M表示整个市场规模 那么均衡时每个厂商的产量均为 q M n 产业内贸易的过程 如果X和Y在两国是同质的 那么国家1出口X进口Y 国家2出口Y进口X 即只有产业间贸易 如果产品是有差异的 国家1是X的净出口者 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内

16、贸易 但仍会进口一定的X 并出口某些种类的Y 基于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 对国家2 同理 此时 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都会发生 结论 两国要素禀赋和技术越接近 与产业间贸易相比 产业内贸易更重要 反之亦然 那么 如果两国的资源禀赋和技术完全相同 还会存在国际贸易吗 6 4D产业内贸易模型的另一种模式 P向下倾斜 说明厂商数量越多 产品价格越便宜 C向上倾斜 表示N越大 AC越大 因为N越大 在总产量既定时 每个公司产量越小 导致其AC越大 G点 存在超额利润 引致企业进入 H点 亏损 企业退出 E点 均衡点 正常利润 国际贸易规模扩大 可使C移动到C 此时 各企业可专业化生产小范围内的产品 从而降低AC 该模型说明 即使要素禀赋和技术相同 仍存在互利贸易 原因在于贸易规模的扩大 使各国公司可以生产较小范围内的产品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一 技术差距贸易论的内容 技术差距模型 技术创新造成的国内外技术差距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1 需求时滞 Demandlag 从创新国生产出新产品满足国内需求到外国对该产品产生需求的时滞 2 模仿时滞 Imitationlag 从创新国生产出新产品到国外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