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2871860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精编》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精编》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精编》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精编》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宝煤宝办字201235号关于下发宝雨山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矿属各区队、科室:为保证我矿的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我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地控制和处理矿井重大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度化、规范化救援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宝雨山煤矿实际,特制订宝雨山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现予以下发,望有关单位认真学习贯彻。附件:宝雨山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一二年三月五日宝雨山煤矿综合办公室 2012年3月12日印发附件:宝雨山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目 录第一章 总 则- 6

2、-第一节 编制目的- 6 -第二节 编制依据- 6 -第三节 适用范围- 6 -第四节 工作原则- 7 -第二章 重大灾害分析- 9 -第一节 矿井概况- 9 -第二节 危险源辨识及评估- 10 -第三节 危险源监控- 11 -第三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15 -第一节 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15 -第二节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 15 -第三节 现场抢险指挥机构及职责- 18 -第四节 后勤保障机构及职责- 21 -第五节 基本原则.-21-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 23 -第一节 事故预防- 23 -第二节 事故报告- 26 -第三节 事故分级- 27 -第四节 应急响应分级.28第五节 基本原

3、则.29第五章 现场处置方案- 31 -第一节 “一通三防”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31 -第二节 水灾事故- 36 -第三节 顶板事故- 39 -第四节 机电运输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42 -第五节 地面消防、建筑物坍塌事故- 46 -第六节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应急预案.- 50 -第七节 避灾路线-59-第六章 应急结束- 62 -第一节 应急结束标准- 62 -第二节 应急状态终止程序- 63 -第七章 培训及演练- 65 -第一节 应急救援队伍培训- 65 -第二节 应急救援演练- 65 -第八章 保障措施- 67 -第一节 基本措施- 67 -第二节 抢险物资、设备供应- 68 -第三节

4、 事故应急救援资源信息- 69 -第四节 通信保障- 71 -第五节 奖 惩- 73 -第九章 附 则- 73 -第一章 总 则第一节 编制目的为全面贯彻落实河南煤业化工集团2012年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一个总目标”, 打造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企业集团;牢牢把握“持续提升、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严格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运作方式,讲原则、讲标准、讲质量、讲实效,切实把“生命至高无上,安全生产第一”作为最高工作信条,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进一步提升矿井防灾抗灾的应急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及时、科学、有效地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降低矿井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度,最大限度

5、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第二节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和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宝雨山煤矿实际,制订本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第三节 适用范围宝雨山煤矿各单位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如下生产安全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均适用于本预案:一、矿井瓦斯爆炸事故;二、矿井瓦斯燃烧事故;三、矿井瓦斯突出事故;四、矿井火灾事故;五、全矿井停电、停风事故及大范围停电事故;六

6、、矿井重大水灾事故;七、重大顶板事故;八、重大机电运输事故;九、地面重大火灾事故; 十、易燃易爆物品、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十一、破坏性地震事故;十二、其它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的遇险1人(包括1人)以上的重大事故。 第四节 工作原则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一号工程”,坚持从“政治、组织、管理、责任、投入、技术”6个方面狠抓安全“一号工程”的落实,狠抓理念提升和制度建设,狠抓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狠抓作风建设和责任追究,致力于构建主动预防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备和手段,切实提高应急救援

7、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和科学指挥能力。对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有组织的迅速抢险救灾,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矿井尽快恢复正常安全生产。平战结合,专辅互补。将日常生产与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救援队伍力量,引导、鼓励实现一队多能,一人多长,培育和发挥辅助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采集信息,科学决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多元化获取事故区域的各种信息、数据,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提高应急救援的处置技术和水平。落实“三项权利”。一是职工现场“紧急避险逃生权”;二是调度人员紧急情况下撤人的“调度指挥权”;三是现场管理干部紧急情况下撤人的“一线指挥权”。干部

8、职工在现场作业过程中遇到突发险情时,可以不等上级指示,立即撤到安全地点,一线指挥员和调度人员可以按照应急预案要求,指挥现场人员紧急避险,然后再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第二章 重大灾害分析第一节 矿井概况宝雨山井田位于登封煤田的最西端,地处登封、汝州及伊川三县市交界处。矿井北距洛阳50km,西北至伊川县城26km。矿区有自建公路与郑洛公路及洛平公路相连,焦枝铁路支线临登段从本井田内穿过,交通尚属便利。宝雨山煤矿由武汉煤炭设计院设计,1998年9月动工兴建,2001年10月试生产,设计能力60万t/a。 井田走向长10.5km,倾斜宽1.252.38km,井田面积20.8627km2。本井田二1 煤层

9、地质储量合计102078 kt,保有地质储量合计67411kt,目前矿井可采储量为52976kt,剩余服务年限42年。矿井通风方法为抽出法,通风方式为混合式,中央主、副立井加边界斜井进风,中央风井回风。矿井装备2台FBCDZ-826/2355型矿用轴流式通风机,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矿井总进风量为73563/min,有效风量6580m3/min,总回风7450m3/min。有效风量率为88%,负压2140Pa,矿井等积孔为3.2m2。目前生产的11采区经抚顺煤研所鉴定(2001年):煤层瓦斯含量3.502 m3 /tr,无突出危险性。2007年河南理工大学对12采区外段进行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

10、,报告显示煤层瓦斯含量7.07 m3 /t.r,无突出危险性。2011年4月河南理工大学对12采区里段东翼进行二1煤层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煤层瓦斯含量6.07 m3 /t.r,无突出危险性;12采区里段西翼二1煤层瓦斯含量3.266.52 m3 /t.r,瓦斯压力最大0.78MPa,综合判定宝雨山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目前井下采掘主要集中于一水平11、12采区,采深200630m,矿井主采煤层为二叠纪下统山西组下段的二1煤,煤层平均厚度为3.9m。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属复杂类型。矿井正常涌水量318.9m3/h,最大涌水量509m3 /h,目前实际涌水量280m3 /h,雨季在330m3/h左右

11、。第二节 危险源辨识及评估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导致人员和财产重大损失的根源,有系统内危险物质,如瓦斯、可燃物燃烧,也有系统外的自然界的失控的能量和物质,如顶板事故中具有很大势能的岩石,突水事故中有很大压力的地下水或地表水。根据宝雨山煤矿矿井的特点分析,重大危险源有以下几种:矿井突水事故重大危险源、矿井顶板事故重大危险源、矿井火灾事故重大危险源、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重大危险源、矿井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重大危险源。以上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和财产重大损失,破坏和影响采掘工作面、以至整个矿井的系统、巷道、设备和设施等,后果一般局限于矿井内部。危险源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见下表)。危险源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存在地点

12、类型可能造成的后果采煤工作面、煤巷掘进工作面瓦斯燃烧爆炸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破坏通风系统采煤工作面、煤巷掘进工作面、岩巷揭煤煤与瓦斯突出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破坏通风系统东翼胶带大巷、采煤工作面胶带顺槽、库房火灾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采煤工作面、断层破碎带和过断层的掘进工作面透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其它巷道顶板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井上、井下大面积停电、停风瓦斯超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井筒、大巷、斜坡道提升、运输事故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井上、井下破坏性地震 房屋塌陷及人员遇险、井架、井筒、巷道破坏 第三节 危险源监控一、监控系统矿井建设规模60万吨/年,根据矿井灾

13、害种类、程度及生产的需要,系统重点对矿井的瓦斯、通风系统、设备、电力参数等进行监测监控。(一)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矿井安装有KJ101N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在地面设有监控中心站,井上下设立了26台监控分站,安设风速传感器8个,风门传感器28组,温度传感器5个,瓦斯传感器60个,水位传感器1个,设备开停传感器18个,一氧化碳传感器22个,负压传感器1个,断电仪14个。(二)通讯联络系统通讯联络系统的建设要求是能够实现井下人员、设备之间的运输、安装、调试配合信息传输及时、准确,煤矿地面的生产调度管理部门、辅助单位能够及时沟通协调,因此通信联络系统必须既满足井下的安全生产需要,又要满足地面生产、指挥、管

14、理等各方面的通讯需求。目前井下各采掘工作面和避难硐室内均按照要求安设了电话,能够保证与井上调度室、各作业地点之间的及时沟通。(三)人员定位系统矿井安装有人员定位移动目标安全监测系统,对入井人员进行实时定位监测。目前采用的是南京北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KJ222(A)型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井下共设监控分站70余个,能够及时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干部跟班下井情况、井下人员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入井、升井时间及运动轨迹,方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以及考勤管理系统。该系统运行稳定,连续正常,能够满足矿井正常安全监测监控需要。目前该系统运行稳定,连续正常,能够满足矿井正常安全监测监控需要。 (四)压风自救系统矿井地面共安设3台压风机组,有2台压风机组正常运转向井下供风。各采掘工作面均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敷设压风自救管路及安装压风自救装置,建立有压风自救系统。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在以下每个地点都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内、放炮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等。每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