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品牌认证 实施要求》

木92****502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81.67KB
约12页
文档ID:132788696
《品牌认证 实施要求》_第1页
1/12

品牌认证实施要求 Brand certification Implementation requirements 征求意见稿 202X XX XX 发布202X XX XX 实施 广州市标准化协会 发 布 ICS 03 120 20 CCS A 00 团体标准 T GZBZ XX 202X T GZBZ XX 202X I 目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认证模式 2 5认证等级 2 6初次认证 2 6 1认证申请与评审 2 6 2认证准备 3 6 3现场评价 3 7认证决定 4 8证书和标志及使用 5 9获证后监督与再认证 5 9 1监督原则 5 9 2监督内容 5 9 3监督结论 5 9 4再认证 6 9 5非例行监督 6 10认证证书的变更 6 10 1 基本要求 6 10 2 扩大和缩小认证范围 6 10 3 证书的暂停 注销和撤销 6 11认证公告 7 12认证延伸服务 7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品牌认证 初次认证 监督 再认证 现场评价人日最低要求 8 T GZBZ XX 202X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 T 1 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广州市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广州市标准化协会 盟标国际认证有限公司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广东中誉认证有限公司 北京五洲天宇认证中心 广东新达检测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中政国誉认证检测 股份有限公司 中标联合 北京 认证有限公司 北京中水卓越认证有限公司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华糖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环亚化妆品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南洋电缆有限公司 精益和泰质量检测股 份有限公司 广州华南新材料创新园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T GZBZ XX 202X 1 品牌认证 实施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品牌认证的术语和定义 认证模式 认证等级 初次认证 认证决定 证书和标志及 使用 获证后监督与再认证 认证证书的变更 认证公告 认证延伸服务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品牌认证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T 27000 2006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 GB T 27925 2011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指南 GB T 29185 2012品牌价值 术语 T GZBZ xx 202X品牌认证 基本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 T 27000 2006 GB T 27925 2011和GB T 29185 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 件 为了便于使用 以下重复列出了GB T 27925 2011和GB T 29185 2012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 1 品牌brand 与营销相关的无形资产 包括 但不限于 名称 用语 符号 形象 标识 设计或其组合 用于 区分产品 服务和 或 实体 或兼而有之 能够在利益相关方意识中形成独特印象和联想 从而产生 经济利益 价值 GB T 29185 2012 2 1 3 2 企业品牌enterprise brand 企业 包括其商品和服务 的能力 品质 价值 声誉 影响和企业文化等要素共同形成的综合形 象 通过名称 标识 形象设计等相关的管理和活动体现 GB T 27925 2011 3 1 3 3 品牌评价brand evaluation 对企业品牌能力 品质 价值 声誉 影响力和企业文化等要素做出的判断 GB T 27925 2011 3 5 3 4 品牌认证brand authentication T GZBZ XX 202X 2 由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或备案的认证机构 依据GB T 27925 2011 GZAS xx 202X 和本标准要求 对申请认证组织的商业企业品牌能力 品质 价值 声誉 影响力和企业文化等要素开 展的以等级表示组织品牌管理成熟度的认证活动 4认证模式 服务特性检验 品牌特性检测 服务设计审核 服务管理审核 获证后监督 非例行监督 必要时 5认证等级 品牌认证等级依据GB T 27925 2011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四个等级 二星品牌 三星品牌 四星 品牌和五星品牌 6初次认证 6 1认证申请与评审 6 1 1申请组织的基本条件 a 5 年内获得过中国驰名商标 广东省著名商标 广东省名牌产品 工业 服务业 农业类 广东省出口名牌企业 广州市著名商标称号的企业 b 工业 服务业 农业规模以上企业 c 按照 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等级评定确定为二甲以上医疗机构 d 各级各类学历教育机构 e 按照 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 等级评定标准为 4A 级以上社会组织 f 取得高新技术企业或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或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 且在有效期内的 企业 g 其他各级政府部门的资质要求等 6 1 2申请组织应按要求提交认证申请书及以下拟认证的相关信息 包括必要的技术文件 a 申请组织的基本情况 包括 1 申请组织的名称 地址及其生产 服务提供场所的必要信息 2 涉及多个生产 服务场所时 各场所的名称 地址及其内容 3 证明其法律地位的文件及适用时从事相关生产 服务的资质和任何行政许可 b 拟认证的信息 包括 1 生产 服务范围和内容 2 生产 服务流程 以及适用时为生产 服务运作提供支持的主要设施设备 c 影响生产 服务符合性的任何外包的信息 d 申请组织寻求认证的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 e 申请组织已按认证标准 规范要求建立并实施的相关文件 如生产 服务规范 生产 服务提供 规范和生产 服务检验规范等 f 适用时的任何特殊要求 如特殊的语言 环境 安全要求等 g 需要时的其他信息 6 1 3认证机构应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评审以确保 a 满足 T GZBZ xx 202X 中 5 1 和本标准中 6 1 1 的要求 T GZBZ XX 202X 3 b 认证过程所需的申请组织信息和其他信息是充分的 c 认证机构和申请组织之间任何已知的理解上的分歧已经得到解决 包括在相关标准或规范性文 件方面达成一致 e 认证范围得到确定 f 实施所有认证活动的方法是可行的 g 认证机构有能力并能够实施认证活动 6 2认证准备 6 2 1评价计划 6 2 1 1认证机构应选派有能力的人员组成现场审核 审查组并编制评价计划 不同的认证机构其称谓 可以有所不同 如审核计划或审查计划 以执行所要求的评价任务 在决定审核 审查组的规模和组成 时 应基于认证范围 生产 服务特性及其提供过程的技术特点 并考虑审核 审查员所具有的专业背景 和实践经验来确定 6 2 1 2通常情况下 执行服务特性测评和服务管理审核的审核 审查组中至少有一名成员应具备以下 特定能力 a 熟悉组织的专业术语和服务特性 b 熟悉适用于组织的法律法规及其运用 c 熟悉组织的生产 服务流程 能识别该组织在服务 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 2 2评价活动的时间 认证机构应基于以下方面 但不限于 的考虑 为实施所要求的各项审核 审查任务确定需要的时 间 详见附录 A a 组织的行业特点 规模和运作的复杂程度 b 场所的数量 c 生产 服务类别 审核 审查范围 d 技术和法规环境 e 服务接触方式 f 所使用的测评方法和技术 g 生产 服务活动的外包情况 h 与生产 服务活动相关联的风险 6 3现场评价 6 3 1认证机构应按照 GB T 27925 2011 T GZBZ xx 202X 和本标准的要求对拟获证组织进行现场 评价 6 3 2对特定服务的评价通常可采用一组由服务特性测评与服务管理审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评价方 式包括但不限于 a 服务管理审核 b 服务特性测评 含特性检验及特性检测 c 暗访 适用时 注 服务特性测评旨在证实顾客服务 真实瞬间 的符合管理审核旨在证实特定服务持续符合服务规范或 认证技术规范要求的能力 T GZBZ XX 202X 4 6 3 3为确保实施正确的评价 认证机构应提供适用的工作文件下达评价任务书 任务书应至少明确 以下内容 a 申请认证的范围 评价依据 类型及目的 b 申请组织的多场所情况 适用时 c 其他信息 6 3 4服务管理审核 6 3 4 1认证机构应按照评价计划所确定的认证标准 规范 就申请组织的服务管理进行审核 6 3 4 2认证机构的服务管理审核至少需确认下列各项 a 对申请组织服务能力的审核 包括对与申请组织服务管理体系相关的结构 方针 过程 程序 记录及文件的现场审核 b 人员及资源配置与管理 c 服务特性控制及其运行管理 d 用于支持生产 服务的设施设备 信息技术及相应的环境条件 如安全 环境 e 服务承诺和顾客服务 f 对服务中断或意外事件的响应和服务补救措施 g 服务投诉的处理 h 企业自我审核 6 3 5服务特性测评 应由认证评价人员 审核 审查员 对特定服务的客观数据和信息 证据与规定要求 或检验或检 测 实施比对 核实 核算判断其满足规定要求的符合性 审查结论的判定应基于审核发现 采用成熟 度评价方法给出服务综合能力成熟度等级水平 6 3 6评价报告 认证机构应为每次评价活动提供书面评价报告 不同的认证机构其称谓可以有所不同 如审核报告 或审查报告 评价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评价目的 范围和准则 b 申请组织的基本情况 包括名称 地址等 c 抽样及样本信息 d 评价结果及其说明 e 与有关认证要求符合性的陈述 包括任何不符合 f 报告覆盖的时间段 g 结论 7认证决定 7 1认证机构应根据对认证过程中收集到的有关信息 包括从认证过程之外获取的任何可作为认证决 定依据的信息 如来自行政监管部门 顾客 行业协会的信息等 进行复核 并作出认证决定 确定品 牌认证等级并颁发品牌认证证书 7 2对经评价不合格的认证申请组织 应做出不予以认证注册的决定 并将不能注册的原因书面通知 认证申请组织 T GZBZ XX 202X 5 8证书和标志及使用 8 1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 有效期内 认证证书的有效性依据由获证后定期监督结果获得保持 8 2认证证书应至少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a 认证机构的名称及其认证标志 b 证书持有人的名称 地址及其生产 服务提供场所的地址 c 认证范围 d 认证所依据的标准 技术规范或其他规范性文件 其中认证所依据的标准至少包括 GB T 27925 2011 T GZBZ xx 202X 和本标准要求 e 发证日期和认证有效期 f 证书编号 g 其他需要标注的内容 8 3认证机构准许证书持有人在获得品牌认证的区域内使用认证标志 8 4认证机构应就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所有权 使用和展示实施适当的控制 包括误用时应采取的 措施 注 此类措施可以包括要求纠正或采取纠正措施 暂停认证 撤销认证 收回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公告违规行为 等 8 5证机构应要求证书持有人在认证结果的宣传和使用中 仅就获得认证的范围方面进行有关认证的 声明 防止认证证书及其认证标志的误用和滥用 8 6认证机构应对证书持有人持续使用的认证证书及认证标志进行定期检查 9获证后监督与再认证 9 1监督原则 为确保被认证组织持续满足认证要求 在证书有效期内应进行两次监督 初次认证后的第一次监督 应在认证决定日期起的 12 个月内进行 监督应至少每个日历年 应进行再认证的年份除外 进行一次 且两次监督的时间间隔不能超过 15 个月 9 2监督内容 监督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获证组织的代表性区域和活动 包括品牌管理体系运行的主控部门 与顾客接触的品牌提供过 程 b 依据关键绩效目标和指标对绩效进行的监视 测量 报告和评审 c 获证组织的任何变更 d 获证组织开展的持续改进活动 e 顾客投诉的处理 f 认证证书 标志的使用情况 9 3监督结论 当监督的评价结果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