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章 国际贸易理论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32714149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五章 国际贸易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二—五章 国际贸易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二—五章 国际贸易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二—五章 国际贸易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二—五章 国际贸易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五章 国际贸易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五章 国际贸易理论(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篇国际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 绝对利益学说 比较利益学说 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 1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一 重商主义的历史背景形成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贸易差额论 是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出现的国际贸易理论 基于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导致了早期国际贸易理论的萌芽和形成 重商主义盛行于16 18世纪中期的欧洲 16 18世纪中期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 地理大发现 文艺复兴 民族国家的形成等 这些事件对重商主义的观点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商业资本不断发展 在经济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 为了扩大产品销路 商业资本不满足于国内市场 积极扩大对外贸易 于是便出现了反映这种商业资本向外扩张要

2、求的理论 代表人物 英国的约翰 海尔斯 托马斯 孟 二 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1 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2 世界上的资源是一定的 有限的3 通过贸易 商业 是一国除掠夺外获得金银的唯一途径 特别是金银矿藏不丰富的欧洲 4 贸易的做法是 多卖少买或者不买5 与他国的矛盾和冲突是难免的 本国强大的军队 特别是海军 是本国商人的后盾6 要有强大的军队 就必须有大量金银支出思考 一国财富的衡量 三 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 一 货币差额论早期的重商主义者主张直接采用行政手段 禁止货币 金银 输出 在贸易上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的原则 这种把货币禁锢在国内作为财富积累的思想就是 货币差额论 政策 1 严格限制进口

3、许多国家规定进口必须国王亲自批准 2 禁止金银外流 许多国家规定输出金银者为重罪 有的甚至为死罪 3 鼓励出口 包括对出口成绩卓越者授以贵族爵位 优惠运输 鼓励生育等 二 贸易差额论晚期的重商主义不主张直接控制金银的输入输出 而主张一国应该在总体上保持贸易顺差 即 贸易差额论 政策 1 通过高关税限制外国商品进口 2 保护本国航运业以利出口 3 扶助鼓励出口 禁止原料 半成品出口 奖励制成品出口 对原料进口免税 禁止优秀技工擅离国境 鼓励生育 压低工资等 2亚当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一 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一 关于财富的定义重商主义 金银货币亚当 斯密 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商品 二 关于国家干预经济重

4、商主义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亚当 斯密 主张放任自流 三 关于积累财富的思想二 主要内容亚当 斯密分析了分工的利益 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熟练程度 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工作 可以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 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主要观点是 在两国都能生产相同产品的条件下 一国生产其中效率较高 成本较低 卖价较便宜的产品 从而形成各国之间的商品交换或贸易 进而形成专业化分工 则参加贸易分工的国家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 根据这种理论 一个国家所需的物品 不必样样依靠自己生产的办法去解决 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 生产自己最擅长的 成本最低的物品去交换别国生产的自己需要的物品 这样花费最少 最

5、为有利 根据绝对优势理论 各国应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不生产但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绝对优势的衡量方式 劳动生产率 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 Qj L 这个比例高的产品有绝对优势 生产成本 生产1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要素投入量 L Qj 这个比例高的产品有绝对劣势 举例来说 生产50吨小麦 在美国需要100个劳动日 在英国需要150个劳动日 生产20匹布 在美国需要100个劳动日 在英国只需要50个劳动日 见下表 从表中可见 当英国和美国各自需要50吨小麦和20匹布 又都靠自己的力量去生产时 每个国家各需付出200个劳动日 两国共付出400个劳动日 生产了100吨小麦和40匹布 按

6、照分工理论 两国应各自生产其优势产品 再相互交换 本例中显然应由美国生产小麦 英国生产布匹 分工后的结果见后页 从总的效果看 美国以200劳动日生产了100吨小麦 英国以200个劳动日生产了80匹布 比分工前多生产了40匹布 设两国的需求不变 当美国 英国各自以自己的一半产品去交换对方的一半产品时 两国各获得50吨小麦和40匹布 比没有分工时 都多得了20匹布 贸易利益 即无论是从总的效果还是从两国各自的利益 分工的结果是多获得了财富 问题 关键的交换比率问题回避了 若交换比率不是一比一 例如 交换比率是3 1 即3吨小麦换一匹布 则分工后美国可供交换的小麦有50吨 国内对布匹的需求是20匹

7、对布匹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这是这一理论的局限性 此外 要注意其前提条件 绝对优势理论有两个基本条件 1 参加交换的国家必须各自都有在生产成本上占绝对优势的产品 2 这种交换不能受到限制 如果交换不能自由进行 则分工就是去了意义 有的需求就不能通过交换得到满足 此外要注意理论的其他前提条件 如不考虑运输等 理论总结 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可以使一国专门生产自己在生产和对外贸易方面有优势的产品 如果各国都按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 将会使各国的资源 劳动力和资本都得到有效利用 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绝对优势说的假定 1 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的产品 2 两种产品的生产

8、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 劳动 以劳动量表示生产成本 3 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 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 4 给定生产要素 劳动 供给 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分流动但不能在国际之间流动 5 规模报酬不变 6 完全竞争市场 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 无经济利润 7 无运输成本 8 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三 亚当 斯密的贸易观点亚当 斯密主张 国际分工 和 自由贸易 国际分工 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 国与国之间的劳动分工自由贸易 FreeTrade 贸易不受任何限制和制约国际分工应该建立在 绝对优势 Absoluteadvantages 的基

9、础上交换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四 理论的贡献与不足 一 贡献1 新的财富观2 提出所有的国家都可以通过自由贸易获利3 倡导自由放任 二 不足1 未能说明一国在各部门均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如何开展贸易 因而不具有一般性 2 只能解释现在世界贸易中的一小部分交易 3 它只从供给方面研究了国际分工和国际商品流动的方向 而忽略了需求方面对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影响 4 在资源向绝对优势部门转移的过程中 成本是否会发生变化 如果是变化的 国际分工应进行到何种程度 5 贸易流量如何确定 讨论 一国在纺织品上有绝对优势 成本低 另一国在高科技产品上有绝对优势 按照绝对优势理论分工 会带来什么问题 3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

10、利益学说 一 问题的提出斯密的绝对优势模型认为 一国应专业化地生产并出口其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而进口其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 但如果一个国家在其能生产的所有产品都有绝对优势 或都处于绝对劣势 该国如何参与国际贸易 针对绝对优势模型的缺陷 1817年 李嘉图发表的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中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 圆满地弥补了绝对优势模型的缺陷 比较利益学说认为 各国应集中生产优势较大或者劣势较小的商品 这样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换句话说 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国家 应集中生产优势相对大的商品 而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的国家 应集中生产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 原则 两劣取其轻 两优择其重

11、 二 模型的假定两国两产品模型 只有劳动一种要素 所有的劳动是同质的 生产成本不变 单位产品成本不因产量增加而增加 运输成本为零 没有技术进步 物物交换 排除货币因素的影响 完全竞争市场 但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 在国际间不能自由移动 充分就业 国民收入分配不变 三 模型举例假定分工前英 葡两国同时生产酒和呢绒布 其生产成本 单位产品所耗费的人 年数 如下表 葡萄牙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势 即以比英国更少的劳动生产这两种商品 但是 葡萄牙在这两种商品上所具有的优势程度是不同的 同样 英国的劣势也有程度的不同 计算两国的比较优势 用相对成本 葡萄牙 用葡萄牙的成本比英国的成本呢绒

12、 90 100 90 酒 80 120 67 葡萄牙生产呢绒的成本是英国的90 而生产酒的成本只有英国的67 葡萄牙在酒生产上有比较优势英国 用英国的成本比葡萄牙的成本呢绒 100 90 1 1酒 120 80 1 5英国生产呢绒的成本是葡萄牙的1 1倍 酒的成本是葡萄牙的1 5倍 英国在呢绒生产上有比较优势结论 分工方式为葡萄牙专门生产酒 英国专门生产布 也可以用机会成本法机会成本法 opportunitycost 指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 因而不能用它来生产另一种产品的代价 即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必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对于英国 增加一个单位布的机会成本是100 1

13、20 0 833 增加一个单位酒的机会成本是120 100 1 2 也就是说 酒的机会成本大于布的机会成本 英国在布上有比较优势 对于葡萄牙 增加一个单位布的机会成本是90 80 1 125 增加一个单位酒的机会成本是80 90 0 89 也就是说 布的机会成本大于酒的机会成本 葡萄牙在酒有比较优势 五 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说其局限性是 模型简单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 是一种静态分析 没有看到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变化 如上例 劳动时间不变 但劳动生产率变化 上面的分析中各国的比较优势就会变化 此外 李提出这一理论时还有许多假设 例如 不存在技术进步 交换是物物交换 没有运输费用等 六 比较优势的现代解释

14、李提出比较优势理论时是以劳动价值为基础 认为劳动是唯一要素 且劳动在各国是同质的 这一点在实际上难以成立 例如发达国家一个单位的劳动和发展中国家一个单位的劳动一样么 此外 根据李的理论 每个国家应完全专门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但现实世界不完全这样 两国可能同时生产同一种产品然后交换 用李的理论就难以解释 之所以这样 按新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 仅用劳动成本衡量产品价值是不全面的 必须以机会成本分析 所以 新古典经济学家抛弃了劳动价值论 用机会成本等新的分析工具和概念 来分析国际贸易的发生及其利益 一 引进的新概念1 机会成本和边际机会成本机会成本 OpportunityCosts 是指把一定的资

15、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 所放弃的生产另一种产品的产量的价值 或者说 机会成本是指利用一定的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 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在决定资源的利用方向时 应使机会成本最小 边际机会成本是指追加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 因追加生产也需要使用资源 2 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在一定的偏好 一定的技术和一定的资源条件下 选择消费不同组合的商品能够得到相同满足程度的曲线 3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资源条件下 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的生产两种产品的各种可能的产量组合线图 特点 1 凹向原点 原因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或边际成本递增规律 2 线上各点表示了在技术 资源既定条件下 生产X Y两种产品的各

16、种产量组合 例如 100吨钢材生产汽车和摩托车 3 负斜率 因资源 技术即定 如上图中 X的机会成本是增加X的生产必须减少的生产Y的数量 即 X的机会成本 减少Y的产量 增加X的产量 PX PY 它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 产品X 产品Y 二 对比较利益理论的解释仍假设一国生产和消费两种商品X Y 在封闭条件下 没有国际贸易 一国生产的X Y产品的数量可由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消费无差异曲线决定 因生产多少不仅仅决定于生产 还要考虑需求 在A B点 两国分别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社会福利最大化 封闭条件下 该两点的斜率分别表示两国在封闭条件下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PX PY 这一点可以证明 此处略 显然 A点的斜率大于B点斜率 故甲国在Y产品 乙国在X产品上有比较优势 是用机会成本解释 因此 甲国应放弃部分X产品的生产 把让出来的资源用于Y产品的生产 甲国 乙国 4要素禀赋理论 代表人物 赫克歇尔 E Heckscher 俄林 B Ohlin 理论体系 1 要素供给比例理论2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资源禀赋说的重要推论贸易的首要条件是有些产品在某一地区比在其他地区能够更便宜地生产出来 一个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