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第四次网上测试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2683331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第四次网上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辽宁省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第四次网上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辽宁省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第四次网上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辽宁省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第四次网上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辽宁省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第四次网上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第四次网上测试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第四次网上测试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第四次网上测试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1. 仿答题卡模板自制答题卡,务必把自己班级、姓名、考号写在答题卡上。2. 认真审题,规范答卷,数字符号力求规范,表述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减少涂改。3. 遵守时间、诚信答卷,真实检测自己学习现状,杜绝查阅资料或抄袭。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有学者认为,改苹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研究经历了从学徒心态到色我反省的转变过程,包括对“西马”的学习、对外国哲学的学习、对阐释学的学习等。其实,我们现

2、在依然处在从“拿来主义”到“消化吸收”的转化过程之中,这也是我国哲学研究从外在驱动向内在自觉转变的过程。但随着“学徒补课”阶段不断深化推进,我们应逐步培养主体自觉的批判意识,适时提炼出其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提升中国学术话语的影响力。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推动下,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兴起了哲学关注现实的讨论热潮,比如关于东方社会理论、世界历史理论、实践哲学、价值哲学等问题的讨论,都是以一种迁回的形式回应、呼应、反映时代问题。最近这些年党中央已走在理论界前面,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将马克思主义概括为九个方面,提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群众观、阶级

3、观、发展观、矛盾观,这是高屋建瓴的,也是对理论界提出的“命題作文”。中国哲学既要深入阐释和论证这些“命题作文”,又要关注现实,主动契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主题,不断拓展哲学研究视嫩域,瞄准社会发展涌现出的新课题展开前沿研究,努力贡献出一大批具有前瞻性、髙品质的理论成果。哲学特別注重主体性的问题,但按照传统哲学范式,“照着讲”所能发挥的主体性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应以哲学的方式介入其他学科,从其他学科中发掘新的哲学素材,吸取新的哲学智慧,进而拓展“接着讲”的理论空间。如果只会用哲学的话语,只喜欢以哲学的方式阐释哲学,我们的哲学话语必定是空洞无物的,不能引起人们的广泛思考和共鸣。如果只

4、局限于哲学领域搞哲学,就很容易被其他学科边缘化,哲学精神也很难在其他学科领域得到彰显。我们应鼓励以哲学的方式介入文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介入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动物医学、天文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促进这些学科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处, 进而彰显哲学“在场”的时代价值。增强中国的哲学自觉,必须科学把握哲学的规律、本质和社会功能,不能仅停留在文本阐释层面的“照着讲”,还应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时代境遇“接着讲”,在“照着讲”与“接着讲”之间应该始终贯穿“中国逻辑”。这个“中国逻辑”既是指与中国实践,中国理论、 中国价值直接统一的研究范式和立场观点,也是指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相关联的思

5、维方式和理论品格。“中国逻辑”是当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应坚持以新时代的重大课题为导向,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和世界和平发展为目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基础,以中华优秀文化为根基,以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为载体。哲学界应在紧扣“中国逻辑”方面多下功夫,将自身的哲学旨趣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紧密联系起来, 为増强新时代中国的哲学自觉贡献更多力量,(摘自郝立新新时代中国的哲学自觉与哲学自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学徒补课”阶段不断深化推进,中国哲学提炼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B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哲学已经开始以一种迂回的形

6、式回应、呼应、反映时代问题。C如果只局限于哲学领域搞哲学,哲学精神就不能在其它学科领域得到彰显。D“中国逻辑”是指与中国实践、中国理论、中国价值直接统一的研究范式和立场观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主要从关注社会现实、介入其它学科的方式、把握“中国逻辑”等方面论证增强新时代中国哲学自觉的途径和方法。B.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文章运用层进式结构论证如何实现新时代中国的哲学自觉。C. 文章第二段通过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国哲学需要关注现实,使文章更具说服力。D. 文章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论述在“照着讲”与“接着讲”之间应该始终贯穿“中国逻辑”。3. 根

7、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研究实现了从外在驱动向内在自觉的转变。 B哲学要引起人们的广泛思考和共鸣,就不能只以哲学的话语和方式阐释哲学。C新时代,应鼓励哲学介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彰显哲学“在场”的时代价值。 D新时代中国哲学应将自身的哲学旨趣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紧密联系起来。(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材料一:“为什么地球出现危机后,中国人不是逃离地球,而要带着地球一起跑?”面对外国人问 出的问题,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回答:“我们买房子买的不是物理空间,而是一个家庭,里面 住着父母、

8、老婆、孩子,这个物理空间承载着我们所有的情感。中国人特别有家国情怀,即便发生了灾难、战争,很多人也不愿离开家乡,死也要死在那儿。”这与费孝通乡土中国的主题不谋而合。在过去以农为主的中国社会,人们极少迁移, 因为所谓农耕,就是要靠土地吃饭。农业的固定性,使得勤劳的人民逐渐世代安居,终日和土打交道的经历,则让他们周身都环绕着泥土的气息。在现代说法中,“土气”是一个贬义词,但在费孝通看来,“土气”实际上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土气”,也就是接地气,它象征着人们与大地的亲密接触,充分熟悉,“土气” 其实是辛劳、知足的代名词。也因此,大批的中国人逐渐变得守旧而崇古:老祖宗留下的都是财富,那么凡事照搬

9、经验去做就行。因此在现在看来的“食古不化”,殊不知,是因为在以土为生的年代,“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久而久之,整个社会变得稳定而缺乏流动,再加上交通工具的落后,很多人一辈子就只在一个小范围内活动。周边人抬头不见低头见, 遇事总是能热心帮一把,人们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固而与外部隔绝的乡邻关系,慢慢地也就有了“万事不求人”“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状态。带着地球流浪,是一种回馈,也是一种责任,感谢你当年的养育,如果可以,我也不会扔 下你独自逃亡。不靠土吃饭、早已经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大概很难懂中国人的传统恋根情结。(摘编自外国人看不懂流浪地球的背后,藏着深层的文化认同差异)材料二:中

10、国人讲的“家”是很有弹性的,小到一家三口大到无限远。比如平常我们都喜欢说“我们是自家人”。什么叫“自家人”呢?你再扩大点,比如“国家”,在英文里面“国家”是“State”,并没有一个“家”的意思在里面。其实,几乎各个地方的语言要表述“国家”的时候,他们的概念之中都不包括“家”,只有我们中国,或者受我们中华文化影响的地区,比如日本,的确也 会有“国家”这个说法。所以“家”你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它挺麻烦的。它牵涉的范围非常之广,因为它是一个不断有伸缩弹性的东西。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人讲这个“家”恰恰能够说明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他说“西 方的社会像一捆柴”。我们把这一捆柴里面每根柴,理

11、解为不同的个体、个人。把他们绑起来就成为一个社会或者团体,叫做“团体格局”。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 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的影响力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 发生联系。费孝通就用这个形象界定了我们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他给它一个名字,叫“差序 格局”。费孝通说,因为整个社会是个差序格局,“家”的概念是可以伸缩的,跟我友好的那个关 系网也是可以不断伸缩来回的。正因为“公”“私”的界限没那么分明,中国传统社会里面特别喜欢讲人情、讲关系, 又要讲面子,因此那些规矩就包括了很多不言自明的

12、东西,包括了很多我们叫“礼”的东西, 这是一种礼治。我们不太需要讲契约,我们就讲信用,好比你跟别人做生意、做买卖,你丧失了信用之后,就没人再找你做了。假如这个社会,什么都是讲规矩、讲礼治、讲面子、讲关系、讲人情,那么法律在哪里呢?所以费孝通说,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的贪污问题很严重,是因为我们其实不太有法律观念, 也不太有公共观念。我们过去讲儒家道德,都是从小的教化,而这个教化都是有社会土壤的。但是假如今天城市不是乡土社会,农村也不再是过去的乡土社会的时候,这个儒家伦理就纯粹只是一套抽 空现实环境的教条,那又该怎么办呢?(摘编自梁文道乡土中国:家,到底是什么呢)材料三: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

13、,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家与国的统一性,中国社会以家为本位。由家到家族再到胞族,由胞族到胞族联盟,在此基础上,扩大到非血缘关系的社会联盟,由此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准国家性质的社会。尽管此后在国家层面上,血缘关系的实际意义有所淡化,但它一直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精神纽带。家庭伦理用于治国就成为政治原则。治家与治国具有内通性,所以,大学说“治国必先齐其家”, “一家仁,一国兴仁”。国与族的统一性,国是政权概念,族是种群概念。中国这块大地上,存在过许多民族。这 许多民族,不管是共时态存在还是历时态存在,均可以寻到某种内在的关系。族与族之间的关 系有两种:一为血缘性;另为社会性。民族之间不只是存在着血

14、缘性的关系,也还存在社会性的关系,其中最主要是文化关系。文化关系当它内化为民族精神,就具有类血缘的意义,这就是说,民族不只是具有自然的血缘性,还具有文化的血缘性。国与国民、国土(国域)的统一性,中国的国土其核心地区是相当稳定的。谈到中国,人们会自然地联系到中国这一疆域。这疆域既是国之域,也是民之家。国土即疆土是国家之本; 国民是国家主干;国权是国家的基础,与他国进行交往,国权是首位的原则;国学即“伦质”, 是国家意识形态;君臣和睦是国家稳固的枢机即关键。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国家、国土、国 民、国君、国权、国学、国枢是一体的。家国情怀究其本是一种哲学意识,是人对其本家与国的意识。与别的哲学意识不

15、同 的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是情理合一。在生活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 还不如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情感一种既厚重又绵长的家国浓情。正因为如此,家国情怀也被视为一种美学情怀。(摘编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家国情怀是中国人的一种共同的情感,在流浪地球与乡土中国中其表现形式是完 全一样的。B.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在不断地发展中积淀的共同情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一种精神与情 结。C. 材料二详细地解读了中国人对于“家”的理解,并可以对材料一中的家国情怀进行必要的 补充。D. 材料三认为家国情怀是人类共同的意识,是情与理的合一,全面地体现为厚重绵长的家国 浓情。5.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以农为主的中国社会相对固定,人们主要靠土地吃饭,而这种不流动使中国社会呈现出了 土气。B. 带着地球去流浪,是中国人传统恋根情绪的体现,早已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是很难 去完全读懂的。C. 费孝通运用比喻形象通俗地界定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差序格局下的“家”的概念是可 以伸缩的。D. 中国传统社会中“公”“私”界限不太分明,是一种礼治,人们之间讲信用,是不需要任何 契约的。6.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 分)(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