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重点讲解: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2651134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重点讲解: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重点讲解: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重点讲解: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重点讲解: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重点讲解: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重点讲解: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标要求】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与教育”的深刻含义。【重点讲解】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1、重大成就如下:时间重大成就作用与意义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2、星,世界上第五个掌握此技术(苏、美、法、日)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1983年研制出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标志着中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90年代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唯一参加此活动的发展中国家1991年秦山核电站和平利用核能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2003年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1)“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对中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的环境;2)

3、杂交水稻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重要贡献;3)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密切,科技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科学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1)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2)保证:党和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科学发展远景规划、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科教兴国战略)3)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以及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二、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1、“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

4、鸣”1)提出: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2)内容: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即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的艺术可以自由发展;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即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3)意义:“双百”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2、“双百”方针贯彻历程1)活力初现(1956年至“文革”前)生物学领域:摩尔根学派与李森科学派之争文学领域:老舍茶馆、郭沫若蔡文姬、杨沫青春之歌;“难忘的1959年”2)遭遇挫折(“文革”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艺术成就被一笔抹杀大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受到无情批判无数优秀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

5、,戏曲电影中只有所谓“样板戏”一枝独秀。3)重现春天(“文革”结束后)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坚持“双为”方向(“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其中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是最基本的)作品主题:“反思文学”、“伤痕文学”、改革实践三、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1、建国初:初步发展阶段1)新中国教育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2)政策的重要内容: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措施: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开办工农业余学校)3)性质: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成就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

6、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建设人才。2、“文革”:惨遭破坏阶段1)表现:“上山下乡”运动;招生制度、教学体制(高考中断)被破坏殆尽2)影响:“人才断层”、“文化断层”,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现代化建设。3、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蓬勃发展阶段1)邓小平主抓教育(1977年恢复高考)2)方针政策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7、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普及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教育投资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社会办学应运而生,还启动了“希望工程”、支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等等。四、“双百”方针的提出及发展历程1、“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2、该方针的基本精神是要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和艺术、学术民主。其适用的领域分别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领域。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实际上规定了它的实施界线和范围;它是一条政治界线,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即是为人民服务的,是多数人的自由。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所主

8、张的自由是少数人的自由,是资产阶级的自由。3、“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到了“左”倾错误的干扰。4、从“双百”方针贯彻的进程来看,以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待学术问题、文艺问题,将学术问题、文艺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就无法实现“百家争鸣”;不能实事求是,就无法分清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政治生活不民主,学术界、文艺界就无法实行民主化,就无法实现“百花齐放”。5、历史证明,“双百”方针得到贯彻执行,社会文化就能兴旺发达。例如,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后,在文艺界和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起来了,学术文化各部门都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文学理论界

9、思想活跃,文艺创作的题材、风格得到扩展,涌现出一大批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因此,“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技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旺的方针。五、“双百”方针的实质和意义1、实质:就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性格局,不是一“花”一“家”的单调形态。2、意义:1)它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这个毛泽东思想活是灵魂。2)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科学上的不同学派都能得到发展。六、“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从我国国情出发,为实现现代化而提出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主题含义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快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决策,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