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2650899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选题(1.5*36=54)1商周时期,学习诗、书、礼、乐知识是贵族阶级享有的特权;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等代表人物中,既有士人阶层、小土地私有者,也有小手工业代表和农民代表。这种变化反映出()A平民阶级逐渐觉醒 B儒学成为了主流思想 C私学取代官方教育 D政治新秩序构建完成2司马迁之父司马谈曾对战国的诸子百家进行分类,把前几个世纪的哲学划分为六个学派,以下关于各学派描述匹配正确的是() 这个学派传授古代典籍,是古代文化遗产的保存者 这个学派主张好的政府必须建立在成文法典基础上 这个学派以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著称 这个学派

2、学说多围绕“道”这一概念展开A儒;墨;法;道 B墨;法;儒;道 C儒;法;墨;道 D道;法;墨;儒3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董仲舒的这些思想()A促成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产生B摆脱了传统“家国一体”观念束缚C意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D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政治需求4史书记载,汉顺帝即位后,发生一场大瘟疫,顺帝即招纳贤才,广开直言之路;汉冲帝即位当年发生大地震,冲帝随后进行贤良方正之选。据此可知当时()A天人感应思想已影响执政B天灾人祸已成为普遍现象C君主以民本仁政思想治国D形成开放民主的政

3、治风气5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理学与心学代表齐聚信州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激烈的辩论,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陆九渊在会上批评了某位思想家的主张:“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以下属于陆九渊所批评的思想家的主张是()A事异则备变 B弱者道之用 C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6宋代,在养亲法令的保障下,官员在履行养亲义务的过程中拥有较多的选择,他们可以迎侍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申请闲职来解决养亲问题,同时还可以辞官养亲。这说明宋代()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B家庭伦理取代政治伦理C儒家主导三

4、教融合D意识形态渗透官僚政治7明清之际,中国专制社会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但也出现了许多有别于传统的新社会因素和现象。下列项中属于“新社会因素和现象”的有()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长篇白话小说的创作盛况空前 江南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明初废除沿袭千年的丞相制度ABCD8中国古代一思想家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上述言论出自()A藏书 B明夷待访录 C日知录 D船山遗书9古代著名诗僧齐己有一首诗:“烘焙几工成晓雪,轻明百幅叠春冰。何消才子题诗外,分与能书贝叶僧。”齐己诗中称赞的书写材料,其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

5、哪个朝代()A秦朝B西汉C东汉D唐朝10西周实行“采诗观风”制度,设有专职采诗官负责巡游各地,采集民间歌谣,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该制度有利于() A加强中央集权B推动文化传承C巩固宗法制度D避免官员贪腐11魏晋时期,为摆脱宫斗残酷、朝廷更迭频繁造成的政局动荡,许多士人寄情山水、祟尚自然,以追求个性的真实与自由,摆脱环境对精神的羁绊,这即是后世所说的“魏晋风度”。下列能体现“魏晋风度”的作品是()A展子虔游春图 B王冕墨梅图 C顾恺之洛神赋图 D吴道子天王送子图12冯友兰先生在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一文中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他认为:“苏格拉底自以为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希腊人为已任,孔子亦

6、然。”由此可见,作者认为两位先哲有相似的()A民主思想B自由观念C政治主张D责任意识13在古希腊传统文化中,凡人是与众神同宗同源的,人与神的生活一直被相提并论。自荷马之后,希腊人把凡人的生活作为众神生活的参照,众神甚至被想象成是“具有凡人萌芽形式的生命”。这种观念()A促成了近代人文主义在希腊诞生B弘扬了神与人之间的平等精神C反映出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进步性D推动了人文精神在西方的觉醒14椅中圣母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于15141515年创作的艺术作品,传说画中圣母的原型是拉斐尔在梵蒂冈教堂偶然遇到的一位抱孩子的美丽母亲;有学者根据圣母相貌宣称,画中圣母正是拉斐尔的恋人芙纳蕾娜。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

7、传说无法证明,第一种说法不足为信 B椅中圣母的原型仍需严谨考证C芙纳蕾娜是画中圣母的原型 D综合考证即可确认历史的真相151338年,佛罗伦萨已有二百多家呢绒纺织工场,从业工人三万人,占全城人口的三分之一,年产呢绒七八万匹。该城的丝织业也远近驰名。这说明当时的佛罗伦萨()A是地中海最繁荣的工商业城市B具备文艺复兴运动的经济基础C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最大中转站D是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的中心16论法的精神提及“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拥有压迫者的力量。”据材料可知该书作者()A促进文艺复兴发展 B赞成实行共

8、和体制 C认同法官专权可行 D强调司法权的独立17卢梭和伏尔泰是同时代的人,两个人的思想争论激烈,甚至互相谩骂为敌,但伏尔泰的伟大在于,他虽然对卢梭的作品深恶痛绝,却又愤怒地谴责要把卢梭作品烧毁的瑞士政府。这一现象主要表明伏尔泰() A与卢梭思想存在根本性分歧B坚守言论自由的民主意识C不赞同卢梭改造社会的方案D谴责瑞士政府以避免革命18科学家利用高能加速器把电子的速度提高到十分接近光速的程度,这时候,就会出现尺变短、钟变慢、物体变重的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加速度取决于物体质量B四维时空是绝对存在的C时间与空间不是绝对的D世界真相是可以探知的19“正如以往哥白尼的天文学体系废除了地球在宇宙

9、中的中心地位一样,达尔文主义似乎废黜了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的中心地位。”这是因为“达尔文主义”()A彻底否定了上帝造人理论B最早提出了生物的进化学说C继承了哥白尼反神学精神D指明了人类与动物的同源性20互联网之父伦纳德.克兰罗克说:“人人都有自已的声音。即使你是矮穷挫,委身于地下室,香蕉皮等垃圾盖满地板,你却和那些坐在游泳池里的高富帅、有着同样的声音,只要你能上得了网。”这说明互联网()A加速了人们的信息交流B增强了人们的交往能力C客观上有利于人的平等D实现了海量信息的共享 21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小说变色龙,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虚伪逢合、见风使舵的巡警奥楚蔑洛夫,通过对人物如同变色龙似的不断变化态度

10、的细节描写,有力地嘲讽了沙皇专制制度下封建卫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脸。据此,可以判断变色龙所属的文学派别为()A浪漫主义文学 B无产阶级文学 C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D后现代主义文学22“当我们从近处观察时,我们看到的是许多不同的色彩凌乱的点,但是当我们从远处观察他们时,这些点就会像七色光一样汇聚起来,给人光的感觉,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与此论述描述相符的美术作品是() A日出印象 B自由引导人民 C拾穗者D格尔尼卡23摇滚乐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的美国,20世纪50年代早期开始流行并迅速风靡全球。典型的有鲍勃迪伦的反战歌曲在风中摇摆;迈克尔杰克逊呼吁拯救自然的我们同属于一个世界。这表明摇滚乐()

11、A广泛传播得益于新媒介的出现B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C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D商业化运作特点突出24维新变法期间,有官员斥责康有为利用圣人谋私利,讥笑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况今之公羊学,又非汉之公羊学也。汉之公羊学尊汉,今之公羊学尊夷。”并轻蔑地宣称:“其言即可用,其人必不可用。”这可以用来说明()A维新派照搬了西方的政治学说B变法遭到朝廷官员的一致反对C维新派利用儒家思想托古改制D维新改革和中国实际状况相悖25天演论制私按语:“不仁爱则不能群,不能群则不胜物,不胜物则养不足。能群者存,不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材料强调的是()A民族团结在竞争中的重要性B发愤图强救亡图存的必要性

12、C敢于竞争倡言开放的积极性D肯定人与自然争胜的进步性26“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与材料表达思想相符的时代是()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战争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27“劳工神圣”是一战后出现于中国社会响亮的口号。据统计,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新青年刊登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这反映()A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中国劳工的觉醒 B十月革命改变中国劳工阶层的社会地位C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与方向 D知识分子关注革命思想和工人运动结合28孙中山强调“并非是遇到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自然也“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如果满洲人不会阻碍革命,革命党人则“决无寻仇之理”。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A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汉族政权 B推翻满族政权是因为满洲人阻碍革命C是狭隘的民族观,带有种族复仇色彩 D以革命的形式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29孙中山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宣言中如是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