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_徐宜兵_第一章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32649105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_徐宜兵_第一章阴阳学说五行学说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医基础理论_徐宜兵_第一章阴阳学说五行学说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医基础理论_徐宜兵_第一章阴阳学说五行学说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医基础理论_徐宜兵_第一章阴阳学说五行学说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医基础理论_徐宜兵_第一章阴阳学说五行学说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_徐宜兵_第一章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_徐宜兵_第一章阴阳学说五行学说(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医学 哲学基础 中医哲学基础 理论化 系世界观和中医精气学说哲学 统化的世界 方法论指 哲学阴阳学说观和方法论导科学研究基础五行学说自然观 说明天地万物的物质统一性 奠定中医哲了中医学理论基础学思想方法论 说明一切生命现象中都包含阴阳矛盾运动 说明物质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调节方式 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 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 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源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家理论 精气学说发展沿革 精气学说元气说气一元论 先秦 易经 两汉 董仲 两汉 管子等 舒 王充等 精气的基本概念 1 存在于宇宙中运行不息的无形精可见的极细微物质古代哲学中2 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源概念是相同

2、气3 推动宇宙万物发生 发展的与变化的动力由于气与精的概念的来源不同 内涵也有所区别 精的概念 古代各家论述 1 精是指水 地中之水 是万物赖以生长发育之源泉 引伸为 万物之源 2 精指宇宙的本源之气 精即精微的 能运动的气 宇宙万物由气所构成 3 精指气中最精粹的部分 精是气中最精华的部分 烦气为虫 精气为人 4 精是人体的生殖之精 指男人的生殖之精 是精的本始意义 精的概念 精是充塞于宇宙之间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气的概念 古代各家论述1 气体状态物质 为常识的气概念 如云气 雾气 蒸气 呼吸之气等 2 客观存在的精微物质 为哲学气概念 指宇宙万物构成的本源

3、如 易经 天地氤氲 万物化生 庄子 通天下一气耳 3 一切可感的现象和状态 在上述两种含义的基础上 推而广之 泛指一切可感的现象学和状态 如民气 士气 勇气 人气 神气 怒气等 气的概念 本义 指存在于宇宙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 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泛义 是指任何现象 包括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 精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天体演变 宇宙弥漫着浑气的气的轻清者散而为天天气化气 浑沌沌的烟云 运动下降交生样无形物质气的重浊者凝而为地地气感万上升物气的存在形式无形 气 弥漫而剧烈运动状 其细而分散 肉眼难以气的两种看见 基本状态形质 形 凝聚状态存在 形成看得见摸得着

4、的实体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二 运动是精气的根本属性精气是活动力很强 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 动物 生 长 壮 老 已自然界植物 生 长 聚 散无不根于精气的运动无生命物质 生 化 聚 散 素问 物生谓之化 物极谓之变 三 气是万物之间的中介气充斥于天 地 万物之间 成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中间 因此 大千世界一气牵系 相互贯通 相互影响 天人一体 日月 昼夜 季节 气候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的影响 是通过气的中介作用而实现的 四 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素问 天地合气 命之曰人 浊气为虫 精气为人 人是万物之灵 化生人体的气是气中最精粹的部分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 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1 精气是世界的本

5、原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天地精气所化生 2 人始生 先成精 生殖之精是生命的原始物质 是生命之本 3 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二 说明生命活动的整体性1 宇宙万物的本原皆为气 即 同源性 2 人类为自然界万物之一 与自然界万物存在着共同的生化之源 3 气充塞于宇宙之间 具有传递信息的中介作用 4 人的生理 病理与自然 社会息息相关 治疗应 同时因地因人制宜 三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气者人之根本也 夫精者 身之本也 精 气 神 为人之三宝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四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百病皆生于气 一切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气的生成与运行失常有关 气机失调 气滞 气结 气逆

6、 气陷 气脱等 五 指导疾病的诊断人体真气的盛衰可以从神色 形态 舌脉等表现出来 神 神者 水谷之精气也 形色 精神 舌象 面色变化 寸口脉 与胃气有关 六 指导疾病的防治养生之道 保精为本 调气为法 摄神为先 治病之道 以调气为法 调其不调 以平为期 阴阳学说主讲人何晓晖 矛盾的普遍性 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 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数学 正数负数宇宙 天地奇数偶数日月化学 正离子负离子气象 暑寒分解合成晴雨物理 阳电阴电时间 昼夜正作用负作用空间 左上外右下内生物 生长衰老运动 动升静降兴奋抑制人类 男女计算机 开关动物 雄雌 阴阳学说概述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理论

7、是古人探索宇宙本质和解释宇宙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阴阳的概念大约形成于西周 周易 把阴阳从哲学高度进行概括 指出 一阴一阳谓之道 立天之道 曰阴与阳 古人以阴阳学说作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论 广泛应用于天文 地理 气象 历法 农学 医学等自然科学之中 黄帝内经 运用阴阳学说全面阐释人体的生命现象 阴阳学说与中医学密切结合 牢不可分 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和重要内容 是理解和掌握中医理论的一把钥匙 阴阳学说萌生于商周时代的 易经 阳爻 表示太阳之光 男性 阴爻 表示星月之光 女性 阴阳二爻八卦六十卦无穷大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创立二进制数学参考了 易经 的阴阳学说理论 二进制数学是计数机的最基本数

8、学原理 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类经 说 阴阳者 一分为二也 阴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并不专指某一具体的事物和现象 灵枢 说 阴阳者 有名而无形 事物的阴阳属性 阳 朝向日光的 光明温暖 代表积极的进取的刚强的特性 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 象征 火阴 背向日光的 黑暗寒冷 代表消极的退守的柔弱的特性 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 象征 水 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归类 自然界现象阳 上外白天温热干燥春夏轻光亮上升动阴 下内黑夜寒凉湿润秋冬重晦暗下降静人体生命现象阳 外向中空弥漫推动温煦兴奋升举阴 内守实体凝聚宁静凉润抑制沉

9、降 阴阳的普遍性关联性相对性可分性 阴阳的普遍性 内经 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都普遍存在着阴阳两种对立的势力 宇宙中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发生 发展和变化 都是阴和阳的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结果 阴阳的关联性只有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 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才能构成一对矛盾 才能用阴阳来说明 阴阳的相对性事物的阴阳属性 并不是绝对的 不可变的 而是相对的 可变的 如 春与冬相比 春属阳 冬属阴 但与夏比较 夏属阳 春属阴 60OC水与30OC相比属阳 与100OC相比则属阴了 阴阳的可分性阴中有阴阳可分 阳中也有阴阳可分 如此分下去 以至

10、无穷 如 白天属阳 夜晚属阴 上午属阳中之阳 下午属阳中之阴 上半夜属阴中之阴 下半夜属阴中之阳 分子原子 原子核 电子 原子核 中子 质子 质子 夸克 轻子 即粒子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制约 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排斥 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 对立 相互制约对抗斗争阴阳对立统一统一 互根互用互藏统一是对立的结果 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 没有相反也就没有相成 阴阳的互根互用 互根 相互依存互为根本互用 相互资生相互助长阴依存于阳 阳依存于阴 双方均以对方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内经 阳根于阴 阴根于阳 无阳则阴无以生 无阴则阳无以化 人体阴阳的互根关系遭到破坏

11、阴阳双方就失去了互为存在的条件 有阴无阳谓之 孤阴 有阳无阴谓之 独阳 孤阴不生 独阳不长 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交感 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道德经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周易 天地氤氲 万物化醇 男女构精 万物化生 阴阳交感的原理 基础 阴阳二气的运动 平衡协调 和 的最佳状态动力根源 阴阳互藏 周易 本乎天者亲上 本乎地者亲下 阴阳二气的运动是阴阳交感得以实现的基础 阴阳交感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的一种最佳状态 即 和 阴阳交感的意义 易经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男女构精 万物化生 太极图说 二气交感 万物化醇 自然界 天之阳气下降阴阳二云

12、雾雷沐浴万物地之阴之上升气交感雨露滋润生长人类 男女构精新的生命诞生人类繁衍阴阳互藏概念 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 即阴中涵阳 阳中涵阴 阴中有阳 阳中有阴 阴阳互藏是阴阳二气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 又是构建阴阳双方相互依存 相互为用关系的基础 阴中寓阳 因而阴依阳机时存在 阴以阳为根机时化 阳中涵阴 因而阳依阴而存在 阳以阴为源而生 阴阳的消长平衡 消长 是指事物的盛衰变化 平衡 是指协调 匀平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阴阳对立的双方 一消一长 一盛一衰 一进一退 始终处于不断运动状态 阴阳的消长平衡 就是指阴阳在不断消长运动中维持着相对而言的平衡状态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13、消长是绝对的 平衡是相对的 阴阳在绝对的消长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 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的量变过程 这一消长运动是在一定范围 一定限度内进行 如果这种消长运动超过一定限度 便将出现阴阳的偏盛或偏衰 平衡被破坏 在自然界则形成灾害 在人体则发生疾病 阴阳消长的四种类型 此长彼消 阴长阳消 阳长阴消此长彼长 阴随阳长阳随阴长此消彼长 阴消阳长 阳消阴长此消彼消 阴随阳消阳随阴消 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 是指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 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原理 物极必反 阴阳转化一般都必须发生在事物变化的 物极 阶段 阴阳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 则由量变发生质变 事物内部阴与阳比例出现了颠倒 则该事

14、物的属性即发生了变化 阴阳的相互转化 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即 物极 阶段 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而阴阳转化则是一个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阴阳转化是阴阳消长超过一定限度的必然结果 形式 突变 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的阴阳转化 渐变 在较长的时间内发生的阴阳转化 举例 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 重阳必阴 重阴必阳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素问 宝命全形论 人生有形 不离阴阳 素问 金匮真言论 夫言人之阴阳 则外为阴 内为阴 言人身之阴阳 则背为阳 腹为阴 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 则脏者为阳 腑者为阴 肝 心 脾 肺 肾五脏皆为阴 胆 胃 大肠 小肠 膀胱 三焦六腑皆为阳 人体部位脏腑组织

15、阳上部体外背四肢外侧六腑络脉气皮毛阴下部体内腹四肢内侧五脏经脉血筋骨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内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 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 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进程 素问 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 精神乃绝 生理活动 阳兴奋亢进温煦功能活动阴抑制衰退滋润营养物质气机运动 阳升出阴降入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阳胜阳胜则热 实热证阳胜则阴病 阴亏阴阳偏胜阴胜阴胜则寒 寒实证阴胜则阳病 阳损阴阳失调阳虚 阳虚则寒 虚寒证阴阳偏衰阴虚 阴虚则热 虚热证阴阳互损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用于疾病的诊断 素问 善诊者 察色按脉 先别阴阳 由于疾病的发生 发展 变化的根本在于阴阳失调

16、 所以任何疾病 尽管其症状与体征千变万化 错综复杂 但都可以用阴阳来加以概括说明 一 分析四诊资料颜色光泽语言呼吸脉位脉率脉形阳赤黄鲜明高亢洪亮声高气粗寸部数浮大洪滑阴青白黑晦暗低微无力声低气怯尺部迟沉小细涩二 概括疾病证候表里寒热虚实阳证表证热证实证阴证里证寒证虚证 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 指导养生 素问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胜 损其有余 寒者热之 以热治寒 热者寒之 以寒治热 阴阳偏衰 补其不足 阳病治阴 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阴病治阳 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 阴阳俱损 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归纳药物的性能 阳阴四气温热凉寒五味辛甘 淡 酸苦咸升降沉浮升浮降沉 人类对构成世界的元素认识的过程 化学元素是在宇宙演化过程中逐步产生的 宇宙暴胀 H元素生成 原始大气 原始汤 H CH4 NH3 有机小分子物质 氨基酸 核酸 大分子生物体 蛋白质 原始生命 细胞 生物圈 人类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记载104种元素 而目前已发现108种化学元素 所以说人类对化学元素的认识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认为人是由火 热 空气 冷 土 干 湿 水 四种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