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学年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2614086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学年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学年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学年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学年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学年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学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学年(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摘 要】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在经过长期的酝酿和准备后正式上市,为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便利。创业板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缓慢的问题,其最大特点是低门槛进入,高要求运作,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创业板市场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因此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行研究,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若干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归纳分析、类比法和对特殊案例进行分析,从财务视角对影响创业板公司成长性的因素进行研究。本文旨在回答如何正确理解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

2、、上市后是否存在业绩变脸、哪些因素会影响它的成长性等问题、这对于促进创业板健康成长、帮助投资者理性地分析和投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另外对建立健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进行分心。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最后分别从公司层面、监管层面和投资者角度为提高创业板公司成长性提供一定建议、希望在促进创业板上市公司个体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我国创业板整体素质。【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调查分析;归纳分析;类比法;政策建议目 录文献综述1一、选题背景及意义2(一)选题的背景2(二)选题的意义2二、国外研究动态3(一)国外发展的历史及现状3(二)前沿发展情况5三、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和容6(一)论文提纲及各

3、部分容间的逻辑关系6(一)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6四、预计创新点或有见解的工作6五、论文完成的计划与进度安排7六、参考文献7论文9一、上市公司成长性的涵义10二、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11(一)“三高”现象”11(二)上市后迅速“变脸”12(三)原始股急于套现13(四)公司高管辞职13(五)创业板退市标准缺失14三、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发展问题的成因14(一)券商“直投+保荐”模式涉嫌利益输送14(二)造假上市,违规成本低15(三)现行监管制度存在缺陷15(四)PE腐败问题16(五)审计委员会有效运转存在障碍16四、 对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政策建议17(一)基于公司层面的政策建议17(二

4、)基于监管层面的政策建议18(三)基于投资者层面的政策建议19(四)完善我国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建议19(五)对创业板进行有效舆论监督的建议20参考文献21文献综述一、选题背景及意义(一)选题的背景创业板是指交易所主板市场以外的另一个证券市场,其主要目的是为新兴公司提供集资途径,助其发展和扩展业务。我国的创业板在2009年3月底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并于当年5月1日起施行,7月1日,证监会首次发布实施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暂行规定,投资者可于7月15日起办理创业板投资资格;10月23日,我国创业板举行启动仪式。最终,首批28家公司于2009年10月30日登陆创业板

5、。据此将会对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壮大、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大多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较好。一方面,创业板市场是高成长性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促生因素,同时又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关键部分,其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发展,上市公司成长性又是衡量创业板市场发展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对上市公司成长性的研究主要是分析成长性的影响因素,比如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等,由于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因而需要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二)选题的意义由于创业板在我国刚刚推出,发展尚不成熟,对我国创业板公

6、司的成长性进行研究与实证分析,具有较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在理论上,通过进一步了解、搜集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到公司成长性在募集资金和公司长远发展中的发挥的作用及其价值,从而为实证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意义。自2009年10月30日,十年怀胎的创业板在争论声中呱呱落地,截至到目前(2012年6月1日),创业板上市公司规模达到了319家,企业的成长性是指企业在持续挖掘外资源潜力基础上所展现出的整体扩的态势,它是指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不断变革的过程。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是创业板市场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旨在回答如何正确理解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创业板企业上市后是否存在“业绩变

7、脸”、哪些因素会影响它的成长性等问题,这对于促进创业板健康成长,帮助投资者理性地分析和投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二、国外研究动态(一)国外发展的历史及现状1国外相关文献研究创业板市场上市的主体是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成长潜力的中小型企业,海外学者对处于成长初期的高技术型中小企业和高成长性中小企业的成长因素进行了研究。Erkki K.Laitinen在2002 年选取了芬兰93家中小型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套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动态业绩评价系统。该评价系统由财务表现、竞争力两个外部因素和成本、生产要素、作业、产品、收入五个部因素及联接这七个因素的因果关系链组成。其中,中小型高技术企业非常重视雇员

8、积极性(生产要素)、顾客满意度(产品)、产品盈利性(收入)公司利润、流动性和资本结构(财务状况)等因素。国外学者在分析影响成长性因素的基础上,对企业成长性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Ardisshvili 和Delmar 等人(1997)对可能的成长性评价指标进行了归类,认为分别有资产额、雇员人数、市场份额、产出量、利润额和营业收入等。从实际应用来看,得到最为广泛运用的是营业收入和雇员人数指标,决定着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性。创业板市场高科技企业为主,它对其成长性的评价主要衡量的是企业在未来可能具有的成长潜力。以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为指导,运用增长期权理论对企业价值和成长潜力进

9、行评估,为新型的高成长性风险企业的成长潜力评估提供了新思路。2国研究动态国学者对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比较具体,结合公司本身的特点、找出影响公司成长性的各种因素来对其成长性进行评价。蔡宁和功道(2001)根据创业板市场上市条件、标准和地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现实发展能力,对地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筹资竞争能力进行了研究。从企业成长性、管理层的能力经验和企业运作的规性三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群组决策AHP 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对地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板市场的筹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估。优点是指标体系设计较为全面和系统,运作细腻和完整,各指标的权重设置合理;缺点是

10、选取指标繁多,评价分散和操作繁琐。金碚(2003)研究的企业竞争力评价系统将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指标分为测评指标和分析指标两大类。其中测评指标包括销售收入、近3 年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利润总额等10 个指标,反映企业竞争的结果和表现;分析性指标包括近3 年的技改与信息化建设投资占销售收入的比重,R&D 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拥有专利数3个指标,反映竞争力消长变化的原因或者决定因素。这套评价体系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将科技的投入和变化作为反映的重点;缺点是指标的测试点过于集中、分布不够系统,部分指标的相关性过强。佳(2005)从企业的业绩、所处行业、管理层素质、科研创新能力以及营销能力和公司治理结构等方

11、面构建了中小企业的成长性评价体系,选取了59 家2002 年上市中小企业进行成长性排名,并说明了59 家企业的最终排名与市场回报率的关联性,但该体系明显忽略了市场因素、外部环境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国学者在综合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研究上市公司成长性上取得了一定成果。惠恩才(1998)从微观财务与宏观总结两个方面,对影响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大体分析,他认为影响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在因素包括:上市公司的产品优势、财务状况、决策体系、开拓精神及在其在同行业中具有的优势;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国家的宏观调控及政策倾向、上市公司的市场需求状况、特殊优惠政策及其他独特优势、集团控股优势。此外,他还用企业盈利

12、水平、利润相对额、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指标对上市公司成长性进行了评价。朱和平、王韬(2004) 根据创业板市场中小高科技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的特点,设计了包括财务潜力、人力资本力量、市场和公共关系能力、技术与创新能力4 个层面20 项指标构造的成长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和测试企业的成长状况和潜力。章俊、唐敏(2009)对我国地中小企业到创业板上市后的成长性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 在创业板上市的地企业的成长性与盈利质量、风险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与资产质量、现金质量之间的关系不显著,说明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因素与其他板块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并针

13、对创业板的现状发展,提出地中小企业选择到上市应注意的问题。胡经生、蔡慧(2009)认为企业成长性是一个涵非常丰富的概念,主要包括提升效益和增长规模,还从企业管理理论的角度总结出企业成长性的关键因素包括管理团队、自主创新能力盈利模式、所处行业和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几个方面。其中,管理团队和自主创新能力起决定性作用。国学者从技术创新和无形资产的角度对上市公司成长性进行了相关研究。2010 年世彬对于技术创新与企业成长性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的产品价格、产品成本、市场份额方面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静稳(2010)运用因子分析法,主要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三个方面,综合评价了

14、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其中,三五互联成长性综合排名第一,其高成长性主要得益于企业自主创新因素的驱动。因该公司始终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主题,不_断进行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目前该公司已拥有10 项软件著作权和6 项国家级专利技术。这些研究都充分表明,技术创新和无形资产研发对企业成长性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二)前沿发展情况Chen和Huang(2004)发现市场潜力、政府支持程度、技术水平、产业相关性、土地供应、基础设施等会影响企业的成长,且影响程度依次减弱; Kevin Lam 等人(2002)发现技术领先产生竞争优势,导致较高的市场效率,进而又提高ROA水平,从而导致企业快速成长。Ghosh

15、 (2001)研究发现管理层责任心、抱负和能力、战略、能够识别和细分市场、增长能力和客户关系是决定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Baron和Markman( 2003) 的研究发现企业家的社会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对其财务成功有积极影响。Delmar 等人(2003)研究了企业取得高成长性的差异,总结出七种不同的企业成长模式。三、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和容(一)论文提纲及各部分容间的逻辑关系1论文题目: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2论文提纲:一,上市公司成长性的涵义二,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现状(一)、发行的“三高现象”(二)、上市后的“变脸”(三)、原始股急于套现(四)、公司高管辞职(五)、创业板退市标准缺失三,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发展问题的成因(一)、券商“直投+保荐”模式涉嫌利益输送(二)、造假上市,违规成本低(三)、现行监管制度存在缺陷(四)、PE腐败问题(五)、审计委员会有效运转存在障碍四, 对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政策建议(一)、基于公司层面的政策建议(二)、基于监管层面的政策建议(三)、基于投资者层面的政策建议(四)、完善我国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建议(五)、对创业板进行有效舆论监督的建议(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