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优质课件精选——《西学东渐》

上传人:高远 文档编号:132608863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优质课件精选——《西学东渐》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中历史优质课件精选——《西学东渐》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中历史优质课件精选——《西学东渐》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中历史优质课件精选——《西学东渐》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中历史优质课件精选——《西学东渐》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优质课件精选——《西学东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优质课件精选——《西学东渐》(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0课西学东渐 岳麓版历史必修 文化发展历程 西学东渐 是指西方学术思想 科技 文化 思想 宗教等 向中国逐渐传播渗入的历史过程 它对中国的学术 思想 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通常可分为是指明清之际以及晚清民国初期两个时期 明清之际 西学东渐 的史实和影响 影响 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生机 促进了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产生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掌握维新变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认识其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 一本新书 19世纪40 50年代 开眼看世界 海国图志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致函乾隆皇帝 如今我们国家同世界各国和睦相处 本国王认为正是谋求

2、我们两大文明帝国友好往来的好时机 本国臣民曾经常到贵国经商 无疑双方都能因此受益 故此希望特派一位有权柄之人常驻贵国 管束我国臣民的行为 有委屈也可以保护他们 这样的办法可保诸事平安 摘自 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咨尔国王 远在重洋 倾心向化 朕披阅表文 词意盹恳 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 深为嘉许 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 照管尔国买卖 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 断不可行 其实天朝德威无被 然从不贵奇巧 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摘编自 清实录 等 乾隆皇帝回复英国国王乔治三世 中英 南京条约 签订场景 图为五口通商后的广州 中华民族危机 清朝统治出现危机 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如何挽救 鸦片战

3、争 魏源 1794 1857 林则徐 1785 1850 海国图志 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筹海篇 讨论鸦片战争之得失 第二部分 地图册 展示完整的世界概念 第三部分 各国地理 沿革 政治 物产 第四部分 表 各国教门 历法 纪年 第五部分 各国资料汇编 第六部分 西洋船 炮 机械图说 第七部分 地球天文合论 未款之前 则宜以夷攻夷 即款之后 是宜师夷长技以制夷 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 二火器 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 海国图志 议战 是书何以作 曰 为以夷攻夷而制 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 海国图志 原叙 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问题 魏源在学习西方方面提出了怎样的思想

4、 仅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未涉及政治制度 进步性 开启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局限性 最终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统治 在理论宣传方面 没有大规模实践 实支配人心 直至今日 犹未脱离净尽 则其在历史上关系 不得谓细也 中国士大夫之稍有世界地理知识 实自此始 梁启超 二 一场运动 19世纪60到90年代 中体西用 今日议和既成 购成之后 始而演习 继而试造 不过一两年 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 可以剿发捻 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上面两幅图片反映出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面临怎样的形势 材料中怎么应对 其目的是什么 中国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中国第一批留学生 肆习西学 仍兼中学 课以孝经 小

5、学 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 以示尊君亲上之谊 不至于囿于西学 中国文物制度 时事远出西人之上 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 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 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身心 西学应世事 张之洞 有意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结果 失败 器物 层面的学习 导致后来中法战争后失利和甲午战争的惨败 咸丰初元 国家方讳言洋务 若于官场言及之 必以为其人非丧心病狂必不至是 以是虽有其说而不敢质之于人 不谓不及十年而其局大变也 今则几于人人皆知洋务矣 洋务运动 第一册 知其治乱之源 富强之本 不尽在船坚炮利 而在议院上下

6、同心 教养得法 育才于堂堂 论政于议院 君民一体 上下同心 务实而戒虚 谋定而后动 此其体也 轮船火炮 无论竭蹶步趋 常不相及 就令铁舰成行 铁路四达 果足恃欤 郑观应 盛世危言 自序 为早期维新思想的传播做了准备 将师夷长技思想付诸实践 开启近代化的第一步 三 一次 思变 19世纪90年代末期 维新思潮 戊戌变法 图一签订 马关条约 哪些因素推动维新思想在19世纪末走向成熟 图三早期维新派 图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郑观应 民权思想 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变科举 借孔子 否定专制 传播西方政治学说 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以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君主专制 宗法等级制 纲常礼教 倡导

7、男女平等 自由为体 民主为用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实行变法 荣禄 祖宗之法不能变 康有为 祖宗之法 以治祖宗之地也 今祖宗之地不能守 何有于祖宗之法乎 即如此地为外交之署 亦非祖宗之法所有也 因时制宜 诚非得已 廖寿恒 宜如何变法 康有为 宜变法律 官制为先 李鸿章 然则六部尽撤 则倒尽弃乎 康有为 今为列国并立之时 非复一统之世 今之法律制 皆一统之法 弱亡中国 皆此物也 诚宜尽撤 即一进不能尽去 亦当斟酌改定 新政乃推行 楼宇烈整理 康南海自编年谱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 包括洋务派 的论战 三个 要不要 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 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脑子之后转化为具有近代意识的知

8、识分子 就其历史意义而言 这种场面 远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 感受维新思想的影响 万国报馆 议论沸腾 咸以瓜分中国为言 若箭在弦 省括即发 海内惊惶 乱民蠢动 瓜分豆剖 渐露机芽 恐惧回惶 不知死所 恐自尔后 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 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 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五书 孔子改制考 新学伪经考 2 维新变法 实行君主立宪又是一场爱国救国的政治改良运动 1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北洋水师 以林则徐 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介绍西学 主张 师

9、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 学习西方的技术 并付诸实践 以康有为 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进行变法革新 课堂小结 我面对蓝色文明的海洋 问何处有路 通我华夏泊向国富民强 问什么是灯 照我民族航船前途敞亮 可那些阅尽历史风雨的智者 兀自在继续他的哲学徜徉 我忽然醒悟 岁月里潮退潮涨 引领前沿的 始终是不断变革的先进思想 惟此 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指南和力量 惟此 继往开来高山流水长 课后思考 2 近代西学东渐有学者认为 在近代西学东渐进程中 国人对西学的态度经历了 被动接受 主动效法 自主选择 的过程 你对此有何认识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 叙述这一

10、过程 1 鲁迅说 中国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就有为民请命的人 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为了近代的 中国梦 那一代的优秀代表成为了 中国的脊梁 同学们今天怎么对待西方文化 推荐书目 西学东渐与晚晴社会 熊月之 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 西学东渐记 容闳推荐视频 燃烧的黄龙旗 纪录片 凤凰大视野 回望梁启超 纪录片网站支持 历史学科网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谢谢各位专家评委指导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趋避之 请说说你眼中的林则徐 设译馆 翻译外国报刊和 各国律例 编译 四洲志 最先冲破传统的夷夏观的思想藩篱 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下诏鼓天下之气 迁都定天下之本

11、练兵强天下之势 变法成天下之治 公车上书 问题 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有什么特点 特点 将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相结合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马克思说 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 借用他们的名字 口号和衣服 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 用这种借来的语言 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顽固派指责康有为 其貌则孔也 其心则夷也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儒家思想处于正统地位 运用它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吾今一言一蔽之曰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中国需要制度革新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 请自嗣同始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严复翻译书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