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第一汽车厂学校2020届高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608271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第一汽车厂学校2020届高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疆第一汽车厂学校2020届高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疆第一汽车厂学校2020届高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疆第一汽车厂学校2020届高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疆第一汽车厂学校2020届高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第一汽车厂学校2020届高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第一汽车厂学校2020届高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第一汽车厂学校2020届高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15页,38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 纸上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对应

2、题号右边的方框,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 涂黑。考生应根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答题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 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1. CPAE是蜂胶的主要活性成分,也可由咖啡酸合成下列说法不正确是A. 咖啡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B. 可用金属Na检测上述反应否残留苯乙醇C. 1 mol 苯乙醇在O2中完全燃烧,需消耗10 mol O2D. 1 mol CPAE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

3、最多消耗3 mol NaOH【答案】B【解析】【详解】A.由于苯环和碳碳双键均是平面型结构,所以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咖啡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A正确;B.CPAE分子中含有酚羟基,也能和金属钠反应,所以不能用金属Na检测上述反应是否残留苯乙醇,B不正确;C.苯乙醇的分子式为C8H10O,苯乙醇燃烧的方程式为C8H10O+10O28CO2+5H2O,C正确;D.CPAE分子中含有2个酚羟基和1个酯基,所以1 mol CPAE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D正确;答案选B。2.NO2、O2和熔融K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

4、墨I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Y可循环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O2在石墨附近发生氧化反应B. 该电池放电时NO3向石墨电极迁移C. 石墨附近发生的反应:3NO2 +2eNO+ 2NO3D. 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NO2和O2的体积比为4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石墨通入氧气,发生还原反应,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方程式为O2+2N2O5+4e-4NO3-,A错误;B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NO3-向石墨电极迁移,B错误;C石墨I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NO2+NO3-e-N2O5,C错误;D电极方程式分别为NO2+NO3-e-N2O5、O2+2N2O5+4e-4NO3-

5、,则放电过程中消耗的NO2和O2的体积比为4:1,D正确,答案选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燃料电池的有关判断与计算【名师点晴】该题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由化合价的变化推测电极产物等,侧重于有关原理的应用的考查,明确原电池放热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3.某有机物的结构式为,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反应有()加成 水解 酯化 氧化 中和 消去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含苯环和醛基,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含羟基和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含醛基和-CH2OH,能发生氧化反应;含羧基,能发生中和反应;虽然含醇羟基,但邻碳上没有H原子,不能发

6、生消去反应。详解:含苯环和醛基,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含羟基和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含醛基和-CH2OH,能发生氧化反应;含羧基,能发生中和反应;虽然含醇羟基,但邻碳上没有H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反应有,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类型,熟悉各官能团的性质和能发生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理解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的规律:“同碳有H可氧化,邻碳有H可消去”。4.常温下,pH3的HA溶液V1mL与pH11的KOH溶液V2mL混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V1V2,则反应后溶液的pH一定等于7B. 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V1一定小于V2C

7、. 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V1一定大于V2D. 若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液中一定存在c(H)c(OH)2107molL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如果二者体积相等,酸是弱酸,酸浓度大于碱,混合溶液呈酸性,pH7;如果酸是强酸,二者混合溶液呈中性,故A错误;B如果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如果酸是强酸,则V1一定大于V2,如果酸是弱酸,V1可能大于V2,可能等于V2,故B错误;C如果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如果酸是强酸,则V1一定大于V2,如果酸是弱酸,V1可能大于V2,可能等于V2,故C错误;D若混合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c(H+)c(OH-)10-7molL-1,所以c(H+)+c(OH-)210-7

8、molL-1,故D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5.人工肾脏可用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CO(NH2)2,原理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为电源的正极B. 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升高C. 电子移动的方向是B右侧惰性电极,左侧惰性电极AD. 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2Cl2e=Cl2、CO(NH2)2+3Cl2+H2ON2+CO2+6HCl【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反应装置可确定为电解池,右边电极H原子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左边电极为阳极,阳极室反应为6Cl-6e=3Cl2、CO(NH2)2+3Cl2+H2O=N2+CO

9、2+6HCl,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电子从负极流向阴极、阳极流向正极;【详解】A通过以上分析知,B为电源的负极,A错误;B电解过程中,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增大,所以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升高,B正确;C电子从负极流向阴极、阳极流向正极,所以电子移动的方向是B右侧惰性电极、左侧惰性电极A,C正确;D通过以上分析知,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2Cl2e=Cl2、CO(NH2)2+3Cl2+H2O=N2+CO2+6HCl,D正确;答案为A。6.分子式为C5H12的烃,其分子内含3个甲基,该烃的二氯代物的数

10、目为A. 8种B. 9种C. 10种D. 11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子为C5H12为戊烷,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2-CH3、,烃的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可以采用定位法,共10种。考点:考查烷烃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书写知识。7.下列有关物质与应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甲醛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所以福尔马林可作食品的保鲜剂B. Cl2和SO2都具有漂白性,所以都可以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C. 碳酸氢钠溶液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D. 氯化铝是强电解质,可电解其水溶液获得金属铝【答案】C【解析】【详解】A甲醛可使蛋白质变性,可以用于浸泡标本,但甲

11、醛有毒,不能作食品的保鲜剂,A错误;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体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错误;C小苏打能够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C正确;D电解氯化铝的水溶液得到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铝,制取不到Al,电解熔融氧化铝生成铝,D错误;答案为C。【点睛】Cl2和SO2都具有漂白性,但漂白原理不同;二氧化硫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体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二氧化硫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二、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 考题,考生根椐要求作答8.氯酸镁M

12、g(ClO3)2常用作催熟剂、除草剂等,实验室制备少量Mg(ClO3)26H2O的流程如下:已知:卤块主要成分为MgCl26H2O,含有MgSO4、FeCl2等杂质。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过滤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_,加MgO后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2)加入BaCl2的目的是除去SO42,如何检验SO42已沉淀完全?答:_。(3)加入NaClO3饱和溶液发生反应为:MgCl22NaClO3Mg(ClO3)22NaCl,再进一步制取Mg(ClO3)26H2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_;_;_;过滤、洗涤。(4)产品中Mg(ClO3)26H2O含量的测定:步

13、骤1:准确称量3.50 g产品配成100 mL溶液。步骤2:取1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 mL稀硫酸和20 mL 1.000 molL1的FeSO4溶液,微热。步骤3:冷却至室温,用0.100 molL1K2Cr2O7溶液滴定至终点,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步骤4:将步骤2、3重复两次,平均消耗K2Cr2O7溶液15.00 mL。写出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产品中Mg(ClO3)26H2O的质量分数为_。【答案】 (1). 漏斗、玻璃棒、烧杯 (2). BaSO4和Fe(OH)3 (3). 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若无

14、白色沉淀,则SO42沉淀完全 (4). 蒸发浓缩 (5). 趁热过滤 (6). 冷却结晶 (7). ClO36Fe26H6Fe3Cl3H2O (8). 78.3%【解析】【分析】卤块主要成分为MgCl26H2O,含有MgSO4、FeCl2等杂质,加入KMnO4将FeCl2氧化成FeCl3;加入BaCl2与Mg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MgCl2;加入MgO调节pH=4使FeCl3转化成Fe(OH)3沉淀,过滤所得滤渣中含BaSO4和Fe(OH)3,向滤液中加入饱和NaClO3,发生反应MgCl22NaClO3Mg(ClO3)22NaCl,结合溶解度曲线,再经过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

15、过滤、洗涤得到Mg(ClO3)26H2O。【详解】(1)加入高锰酸钾将Fe2+氧化为Fe3+,加入氯化钡形成硫酸钡沉淀,加入氧化镁调节pH=4将Fe3+转化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所得滤渣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铁,过滤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玻璃棒。(2)检验SO42-已经沉淀完全即检验上层清液中不含SO42-,其操作为: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SO42-沉淀完全。(3)相同条件下,四种物质中氯化钠溶解度最小,Mg(ClO3)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所以加入饱和氯酸钠溶液发生反应MgCl22NaClO3Mg(ClO3)22NaCl后,蒸发浓缩,氯化钠析出,趁热过滤,滤液为氯酸镁溶液,将滤液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Mg(ClO3)26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