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宁、江浦、六合三校2020届高三化 学上学期1月联考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607284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江宁、江浦、六合三校2020届高三化 学上学期1月联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江宁、江浦、六合三校2020届高三化 学上学期1月联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江宁、江浦、六合三校2020届高三化 学上学期1月联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江宁、江浦、六合三校2020届高三化 学上学期1月联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江宁、江浦、六合三校2020届高三化 学上学期1月联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江宁、江浦、六合三校2020届高三化 学上学期1月联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江宁、江浦、六合三校2020届高三化 学上学期1月联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江宁、江浦、六合三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化 学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Cu-64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为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A用反应物、产物中键能数据可判断对应反应的反应热B用沸点数据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用分镏的方法分离开来的可能性C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快慢D用卤素阴离子半径数据推断其还原性的强弱 2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水玻璃、水银 化合物:CaCl2、NaOH、HCl、HD电解质:明矾、石膏、冰醋酸、氯化银 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放热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碳酸钙高温分解、甲烷燃烧 A BC D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L液态水中含有的H+ 数目大于107NAB足量Zn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标准状况下产生22.4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C常温下,pH=1的醋酸溶液中,醋酸分子的数目一定大于0.1NAD1molFeCl3完全水解生成NA个胶体粒子4某金牌直径为70mm,厚6mm。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金牌成

3、分提出猜想:甲认为金牌是由纯金制造;乙认为金牌是由金银合金制成;丙认为金牌是由黄铜(铜锌合金)制成。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请你选择一种试剂来证明甲、乙、丙猜想的正误A硫酸铜溶液B盐酸 C稀硝酸 D硝酸银溶液5NH4Cl是强酸弱碱盐,它在水溶液里的水解过程可用下图表示:则下列有关NH4 Cl溶液里存在的微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存在NH3H2O,其结构式为 B存在NH4+,其电子式为 C存在H3O+,其结构式为 D存在OH,其电子式为6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B在强碱性溶液中:Na+、K+、AlO2-、CO32- C常温下在c(

4、H+)=1013molL1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 D常温下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7右图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若在加稀硫酸时,发现锌粒与稀硫酸没有接触,而稀硫酸准备的又不够了,为使该反应顺利进行,则可 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食盐水 KNO3溶液 适量硫酸铜稀溶液Na2CO3溶液CCl4 浓氨水A B C D8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事实结论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Cl2是电解质将燃烧的镁条放入CO2中能继续燃烧还原性:MgC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非金属性:PN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

5、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溶液中一定有NH4+A B C D全部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9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德尔是因为他在表面化学所作的开创性研究。下列选项与物质的表面特征无关的是A用明矾来净水B硫酸工业生产中沸腾炉中的反应为:送进沸腾炉中的矿石(主要成分为FeS2)常被粉碎成细小矿粒C用还原铁粉和石棉绒混合与水蒸气反应制Fe3O4和H2D配制FeCl3溶

6、液时,将FeCl3固体溶于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10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aO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2O2 BPCl3的水解产物是HClO和PH3CNaClO的水解产物之一是HClO DMg3N2的水解产物是两种碱性物质11“酸化”是实验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用浓盐酸酸化B抑制Fe2的水解,用稀硝酸酸化C检验某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先加盐酸酸化,再加AgNO3检验 D确认溶液中含有SO42-时,用盐酸酸化,再检验12

7、某工厂用CaSO4、NH3、H2O、CO2制备(NH4)2SO4,其工艺流程如下:CaSO4悬浊液甲足量NH3乙适量CO2过滤滤液CaCO3提纯煅烧生石灰(NH4)2SO4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直接蒸干滤液得到纯净的(NH4)2SO4B生成1mol(NH4)2SO4至少消耗2molNH3CCO2可被循环使用D往甲中通CO2有利于(NH4)2SO4生成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在碳酸氢铵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NH4+H+2OH-=NH3H2O+H2OB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Ba2+SO42-=BaSO4C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碘化氢气体:2Fe3+2I

8、-=2Fe2+I2D稀硝酸除银镜反应中试管内壁附着的银镜:3Ag+4H+NO3-=3Ag+NO+2H2On(B2)起始AB3的平衡体积分数abcT1T214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2(g)3B2(g)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如图可得出的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abcB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C若T2T1,则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达到平衡时,AB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c b a 第卷(选择题 共48分)15(8分)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

9、取的。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从海水晒盐后的盐卤(主要含Na+、Mg2+、Cl、Br等)中模拟工业生产来提取镁,主要过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 从过程得到的Mg(OH)2沉淀中混有少量的Ca(OH)2 ,除去少量Ca(OH)2的方法是先将沉淀加入到盛有 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经 (填操作方法)可得纯净的Mg(OH)2。(2) 右图是该兴趣小组设计进行过程的实验装置图:其中装置A的作用是 。(3) 写出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6(14分)不同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活泼程度不同,早在1812年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根据大量实验现象首先提出了金属活动顺序的概念,后来俄国化学家贝开托夫在大

10、量实验和系统研究之后,于1865年发表了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1)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工具,许多“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规律可以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来掌握。例如,工业上冶炼金属,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其中可以用“热分解法”冶炼的金属是 、 。工业上又常用下列反应进行金属钾的冶炼: ,似乎“违背”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试解释钠能将更活泼的钾置换出来的原因 。(2)在实践中发现还有许多化学事实 “违背”金属活动性顺序,但这些“反常”现象都可以通过化学原理得到合理解释。某学生

11、在做探究实验时,把锌粒投入1molL1氯化铁溶液中,观察到如下实验现象:锌粒表面有一定量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变浅,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浑浊,试用相关反应方程式进行解释 、 。(3)研究金属活动性顺序还可以指导对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弱的认识,工业上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制电路板。 请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结合该反应原理,比较Cu2、Fe3、Fe2的氧化性强弱 。请运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验证Cu2、Fe3氧化性强弱的结论。方案及现象: 。17(10分)甲醇(CH3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为:CO(g)+2H2(g) CH3OH(g) H 0。 在一定条件下,上述反应在一密闭容器中达到平

12、衡。(1)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CO的转化率的是 (填字母)。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通入CO D通入H2 (2)在保证H2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容器的体积,平衡 (填字母)。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不移动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原料气的加工过程中常常混有一定量CO2,为了研究不同温度下CO2对该反应的影响,以CO2、CO和H2的混合气体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原料气各组分含量不同时,反应生成甲醇和副产物甲烷的碳转化率是不相同的。实验数据见表下:CO2%-CO%-H2%(体积分数)03070228704267082270201070反应温度/225235250225235250225235250225235250225235250碳转化率(%)CH3OH4.98.811.036.550.768.319.033.156.517.733.454.48.012.022.6CH40000000000002.82.82.8(3)由上表数据可得出多个结论。结论一: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温度越高,碳转化率_。结论二:_18(10分)2020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与美籍华裔科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