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20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过关检测试题1 新人教版选修4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599491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2020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过关检测试题1 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川省成都市2020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过关检测试题1 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川省成都市2020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过关检测试题1 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川省成都市2020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过关检测试题1 新人教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川省成都市2020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过关检测试题1 新人教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2020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过关检测试题1 新人教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2020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过关检测试题1 新人教版选修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物质燃烧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B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反应条件是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都能发生2现在电视上有一个“自热米饭”的广告播得很火,它介绍在食用时,将一无色液体加入到一白色固体中,放上装米饭的盒子,过几分钟米饭就热气腾腾,可以食用了,非常方便。请你推测其白色固体和无色液体可能是如下哪个组合( C )A 硝酸铵和水 B浓硫酸和水 C氧化钙和水 D氯化钠和水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过程的是(B)液态水变成水蒸气酸碱中和反应浓硫酸稀释 固体氢氧化钠溶于

2、水H2在Cl2中燃烧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 A. B. C. D.4.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了新物质硫化亚铁。该现象说明(C)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容易发生反应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5.在相同条件下,下列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用H1和H2表示: 2H2(g)+O2(g)2H2O(g)H1 2H2(g)+O2(g)2H2O(l)H2 则(B) A.H2H1 B.H1H2 C.H1=H2 D.无法确定6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

3、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能量,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能量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7.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 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 C.用50 mL 0.55 molL-1的NaOH溶液与60 mL 0.50 molL-1的盐酸反应,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大D.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加大反应速率,减小实验

4、误差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 B.1 mol酸与1 mol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 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D.表示中和热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H=-57.3 kJmol-19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0.25 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D)A2CH4(g)4O2(g)=2CO2(g)4H2O(l) H890 kJmol1BCH4(g)2O2(g)=CO2(g)2H2O(l) H890 kJmol1C2CH4(g)4

5、O2(g)=2CO2(g)4H2O(l) H890 kJmol1DCH4(g)2O2(g)=CO2(g)2H2O(l) H890 kJmol110.在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 kJ(Q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需要消耗5 molL-1的KOH溶液100 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C4H10(g)+O2(g)=4CO2(g)+5H2O(g)的H为( D )A.+8Q kJmol1 B.-8Q kJmol1C.+16Q kJmol1 D.-16Q kJmol1【解析】:0.5 mol KOH与0.25 mol CO2恰好反应生成K2CO3,丁烷完全燃烧生成0.

6、25 mol CO2放出Q kJ热量,则生成4 mol CO2放出的热量为16Q,所以H=-16Q kJmol-1,D对。11.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所示),与白磷分子相似。已知断裂1 mol NN键吸收193 kJ热量,断裂1 mol NN键吸收941 kJ热量,则(D) A.N4与N2互称为同位素 B.1 mol 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吸收748 kJ能量 C.N4是N2的同系物 D.1 mol 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放出724 kJ能量1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烷的燃烧热为H=-890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

7、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H=-890 kJmol-1B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386kJmol-1 C已知:H2(g)+F2(g) = 2HF(g);H= 270 kJ/mol,则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D在C中相同条件下,2 mol HF气体的能量小于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13.由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 A.

8、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 B.AB+C是放热反应 C.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有的能量总和 D.AB+C是吸热反应,则B+CA必然是放热反应14. 在298 K 1. Pa下,将32 g 通入750 mL 1 K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x kJ的热量。已知在该条件下,1 mol通入1 L K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 kJ的热量。则与KOH溶液反应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A. H=-(4x-y) B. H=-(2x-y) C. H=-(2y-x) D. H=-(8x-2y) 【解析】:1 mol 通入1 L KOH溶液中,生成1 mol 放出y kJ的

9、热量,32 g 通入750 mL 1 KOH溶液中充分反应,生成、各0.25 mol,测得反应放出x kJ的热量。由比例可知,生成、各1 mol,放出4x kJ的热量,则生成1 mol 放出的热量为(4x-y) kJ。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4分)15(每空3分,共10分)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如下图)。(1)量取反应物时,取50mL0.50molL1的盐酸,还应加入的试剂是_(填序号)。A50 mL 0.50 molL1 NaOH溶液B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C1.0 g NaOH固体(2)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需要测定并记录的实验数据有_(填序号)。A盐酸的浓度

10、B盐酸的温度 C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D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E水的比热容 F反应后混合溶液的终止温度(3)若用50mL0.5molL1醋酸溶液代替上述盐酸测定中和热,所得数据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答案】:(1)B (2)B、D、F (3)偏小16(每空2分,共14分)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 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g)的H99 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分别表示_、_,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_(填“有”或“无”)影响。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_(填“升高”还

11、是“降低”),H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_。(2)图中H_kJmol1。【答案】(1)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无降低不变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之差,即不改变反应热 (2)19817.(每空2分,共8分)H2SO4溶液和KOH溶液反应时有热量放出,并已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试回答下列问题:(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中和反应的实质:。(2)判断E1和E2的大小关系:E1E2。(3)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计算下列中和反应中放出的热量。用20 g NaOH配成稀溶

12、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能放出 kJ的热量。用0.1 mol Ba(OH)2配成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能放出kJ的热量。【答案】:(1)H+(aq)+OH-(aq)H2O(l)(2)(3)28.6511.46【解析】:(1)中和反应实质是H+(aq)+OH-(aq)H2O(l);(2)因为酸与碱中和有热量放出,所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即E1E2;(3)依据题意:H+(aq)+OH-(aq)H2O(l)H=-57.3 kJmol-11 mol 57.3 kJ20g/40g.mol-1QQ=(20g/40g.mol-1)57.3kJ/1mol=28.65 kJ依据题意:H+(aq)+O

13、H-(aq)H2O(l)H=-57.3 kJmol-1 1 mol57.3 kJ 0.1 mol2QQ=11.46 kJ18. (每空3分,共12分)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 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滴入5 mL稀盐酸,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由实验推知,生成的MgCl2和H2的总能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的镁片和HCl的总能量。【答案】:(1)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镁片逐渐溶解;烧杯中溶液变浑浊(2)镁与盐酸反应产生H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a(OH)2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析出Ca(OH)2固体 (3)Mg2H=Mg2H2 (4)小于【解析】:镁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而放热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由于Mg与盐酸反应放热,导致饱和石灰水的温度升高。而Ca(O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