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案4 苏教版必修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592253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案4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化学《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案4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化学《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案4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案4 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案4 苏教版必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知识要求:基本要求1、认识氮的氧化物的性质,了解氨、铵盐、硝酸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含氮化合物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2、通过对含氮化合物性质实验的探究,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3、了解氨的合成对氮肥生产的促进作用,知道氮肥的性质,认识科学使用氮肥的意义。发展要求1、形成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2、全面、系统地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网络。说 明1、不宜拓展二氧化氮和四氧化氮的转化。2、不宜拓展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的还原规律。1氮氧化合物的产生及转化雷电NONO2HNO3空气中N2化工汽车知识体系:核心知识: 从两个方面(自

2、然、人工)产生氮氧化物,以及氮氧化物的转化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空气中N2NH3物理性质NH4+弱碱性氯化铵的热分解铵盐与碱反应2氮肥的生产和使用知识体系:核心知识: 以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为载体,重点是学习氨和铵盐的性质3硝酸的性质NH3NONO2HNO3物理性质不稳定性、强酸性强氧化性(浓、稀硝酸与铜反应,浓硝酸与炭反应,钝化)硝酸工业制法硝酸的性质知识体系: 三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建议(1)对氮、硫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认识宜从物质的通性、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物质特性这三个角度去认识、理解。(2)采用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课本安排了较多的实验来帮助学生认识物质的性质,要认真完成每一个实验,做到使学生:理解

3、实验设计的原理;学会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去认识物质的性质;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3)本专题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将STS思想引入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氨的合成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体现化学科学的重要价值。通过对酸雨等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如何保护环境等问题的探讨,让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科学的价值,养成关心社会的积极态度,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4)教材设计了多种教学功能的栏目,教师应根据时间安排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对这些栏目进行详略不同的处理,并合理利用这些栏目来设计教学。如“你知道吗”及书中的相关图片可用来进行问题的提出;“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等

4、可用于对问题的探究;“问题解决”可用于对知识的应用。(5)到本专题止,基本完善了高中必修阶段无机物的知识体系,揭示了相应反应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构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网络,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2实验教学建议(1)SO2的漂白性实验 所用的品红溶液浓度要小,否则颜色变化可能不明显。教学时可与次氯酸的漂白作用进行比较。(2)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 在蔗糖中先加入少量水湿润,可加速浓硫酸的脱水作用。由于实验中同时有CO2和SO2放出,建议:在盛品红溶液的试管口塞上一团浸有碱液(或碳酸钠溶液)的棉花团,以吸收挥发出的有毒的SO2气体。由于此时还没有介绍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教学

5、时可先留一些疑问,待学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后,再讨论此现象。也可根据教学需要,将此实验安排在浓硫酸的氧化性教学以后,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浓硫酸与蔗糖的作用,浓硫酸不仅显示了脱水性,还显示了强氧化性。(3)浓硫酸与铜反应的性质实验 建议将铜片改为下端卷曲上端通过橡胶塞的粗铜丝,这样可通过上下抽动铜丝来控制反应的进行。在加热过程中,铜的表面往往会出现黑色沉淀物,溶液也会发黑,持续加热一段时间,颜色会变浅。由于反应比较复杂,不宜向学生作过多介绍。(4)氮气与氧气放电反应的实验 这是氮的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教学的关键。由于该实验大约需要10分钟,教学时在时间上要作好合理的安排。如果生成的氮的氧化物的量不多,

6、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建议补充NO2溶于水的实验。(5)影响氨的喷泉实验 关键因素是圆底烧瓶要干燥,充满氨气,且装置要密闭不漏气。教学时要结合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喷泉实验形成的原理、氨气的性质。(6)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的活动与探究 要引导学生根据反应物的特点、反应的条件等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并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认识,初步学会氨气的检验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7)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 可采用比较的方法,通过观察比较两者实验现象的差异,让学生认识浓、稀硝酸性质的差异和还原产物的不同,但不宜介绍活泼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有条件的学校可补充浓硝酸的不稳定性、与碳反应的实验。3本专

7、题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深广度要求建议通过实验认识硫单质、二氧化硫、硫酸的物理性质和主要化学性质,能书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限于教酸雨的危害和酸雨防治的方法,教材正文出现的方程式)。运用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了解氮及其化合物。通过实验认识氮气、氨气、铵盐及硝酸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能书写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此外,对于STS知识也不能随意扩展或者“一步到位”。例如硫酸的制备是传统课程中相当重要的核心知识内容之一,而新课程将其作为具有STS功能和意义的内容在栏目中出现,只要求“知道工业生产硫酸的基本原理”,但是,有

8、的教师将这样的STS知识处理得很细致,给学生全面介绍硫酸工业生产的原料、原理、设备、材料的循环利用等问题,一下子就回到旧的教学路子上,而硫酸工业生产中“硫元素间相互转化的实现”的应用则被忽视,违背了这些内容设计的初衷。实际上硫酸生产的具体技术问题是在“化学与技术”选修模块中才要求的。硝酸的工业制备也类似。五课时分配建议(说明同上)单元名称内容建议课时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1硫酸的制备和性质1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1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1氮肥的生产和使用1硝酸的性质1专题回顾和小结合 计6说明:上表的课时是配套教参的建议,课标规定每个模块学习时间为36课时,但这些课时是纯粹课堂教学,不包括单元、专题、模块的总结、考试、讲评及实验等所需时间,建议实际教学安排应把这些时间考虑在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