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1.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500814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一、课内双基根据课内知识填空。1汉语同音词有两种类型,一种是_,另一种是_。【答案】同音同形,同音异形。2汉语同音词形成的原因基本有三条:一是_,二是_,三是_。【答案】(1)语音偶合(2)历史音变(3)词义分化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围歼信笺缄默草菅人命兼收并蓄B汲取亟待慰藉嫉恶如仇佶屈聱牙C惬意怯懦窃取锲而不舍雕栏玉砌D绚丽汛期驯服徇情枉法出言不逊【答案】A(A项均读jin;B项“藉”读ji,其他读j;C项砌读“q”,其他读qi;D项绚读“xun”,其他读xn。)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间杂渐染兽槛草菅人命三缄其

2、口B鹄立恍惚觳觫囫囵吞枣醍醐灌顶C墓碣孑遗攻讦桀犬吠尧精神矍铄D女红躬亲供销曲肱而枕觥筹交错【答案】D(D项均读n;A项“间”“槛”读jin,其他读jin;B项“惚”读h,其他读h;C项“矍”读ju,其他读ji。)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禅chn禅林禅机禅让禅宗B颤chn颤动颤抖颤音颤悠C倘tng倘或倘然倘若倘佯D朝cho朝奉朝野朝气朝昏【答案】B(A项“禅让”中的“禅”读shn。C项“倘佯”中的“倘”读chng。D项“朝气、朝昏”中的“朝”读zho。)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乘chng 乘机 上乘 乘风破浪B剥b 剥削 剥

3、皮 生吞活剥C血xu 心血 贫血 血淋淋D削xu 瘦削 削梨 日削月割【答案】A(B项剥皮bo,C项血淋淋xi,D项削梨xio。)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羁縻糜烂麾下望风披靡B谬论寂寥绸缪戮力同心C奴婢裨益稗史纵横捭阖D炫耀玄乎眩晕改弦更张【答案】B(A羁縻m糜m烂麾hu下望风披靡mB谬mi论寂寥lio绸缪mu戮l力同心C奴婢b裨b益稗bi史纵横捭bi阖D炫xun耀玄xun乎眩xun晕改弦xin更张)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yn 氤氲愠色蕴涵温故知新Bshn 讪笑禅让嬗变潸然泪下Czhn症结正月诤友狰狞可畏Dju 攫取倔强角斗云诡波谲【

4、答案】D(A氤氲yn温故知新wnB潸然泪下shnC诤友zhn)二、课外延伸9下面是一些同音字趣味对联。找出其中的同音字。鸡饥吃食呼童拾石逐饥鸡;鹤渴抢浆命仆响枪惊渴鹤。饥鸡盗稻童筒打;暑鼠凉梁客咳惊。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酒不留零。雨打沙滩,沉一渚,陈一渚;风吹蜡烛,流半边,留半边。天上星,地上薪,人中心字义各别;云间雁,檐前燕,篱边晏物类相同。_【答案】对联中的同音字有:鸡饥,食拾石。饥鸡,盗稻,暑鼠,凉梁。贾假,岛倒,刘留,伶零。流留;薪心,雁燕晏。10谐音,就是利用音同或音近的词语,构成语义的变异,具有音同义异的修辞效果。采用此修辞手法的广告,便称为谐音体广告。试从语音角度赏析下面几则广

5、告。(1)胃病患者“治”在“四方”。四方胃片广告(2)病口不治,笑口何来?华素片“快治”人口。华素片广告(3)中国电信,千里“音”缘一线牵国际长途电话广告(4)趁早下“斑”,不要“痘”留。化妆品广告_【答案】句(1)将成语“志在四方”中的“志”作了同音改动,简洁明了地突出了该产品的功能;句(2)借“脍炙人口”这一成语的谐音,巧妙地描述该药的特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句(3)“音”与“千里姻缘”中的“姻”谐音,读起来饶有风趣;句(4)“斑”与“班”,“痘”与“逗”谐音,增加了广告的幽默感,使消费者过目难忘。1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在扫赌反黑风暴下,去年虽没有假球,但我们

6、不敢保证几年后,假赌黑就能够彻底_。(2)学校要择生、收钱有政策限制,但有招生_;奥数班为了学校送考生可收取报名费、考试费,双方各有所需,从家长身上各挣各的钱。(3)公务员面试_的是考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工作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全面的知识体系。A消失权利考察B消失权力考查C消逝权力考察D消逝权利考查【答案】B(消失:隐去、失踪,事物或事物的功能不再存在;消逝:时间过去,事物消失。权力:政治方面的强制力量,也指(个人或机构)在职责范围内的领导和支配权,是国家、公众或上级赋予的职权、强制力;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享有的权力和利益。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查看评定;考察:到现场观察了解,也指深入推求研

7、究。)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本人昨日下午不慎在哈双北路58路公交车上遗失一张图书提货单,有拾到并归还者,本人愿付酬金二百元,决不_。他的男高音,在同学中是出了名的,这次艺术节,大家一致推举他代表班级表演,但他_身体不好,说什么也不肯出场。看品人录可知,其实,就算在封建时代,有识之士_官民关系也曾作过具有进步意义的阐述,有的还曾付诸行动。A失言推托关于B食言推脱对于C失言推脱关于 D食言推托对于【答案】D(“食言”是不履行诺言的意思。“失言”,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推托”借故拒绝。“推脱”,推卸。“关于”“对于”都引进涉及的对象,但“关于”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

8、对于”用于指出对象。)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钱,是要挣的,但是应该用正当的_去挣,绝不能突破社会道德底线甚至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任何一种药物都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起作用,常用抗生素的_大多为6小时。我那位亲戚在上海算是有门路的,可当我写信求他在上海给我谋份差事时,他却在回信中叫苦不迭,百般_。A手段实效推脱 B手段时效推托C手腕时效推脱 D手腕实效推托【答案】B(“手段”和“手腕”都指做事的方法,但“手腕”是指不正当的手段,含贬义。时效:在一定时间内起的作用。实效:实际效果。“推脱”和“推托”都有“推开”之意,但“推脱”是指不肯承担责任,“推托”是指找借口拒绝他人的请

9、托。)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这是我们白家祖辈_下来的秘方,就是掉脑袋,也不能让日本人拿去!几家上市公司的倒闭,引发了股市的大幅_;证监会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多年来,我养成了一种_,除夕总要到花市挤一挤,观花海,也观人海。A流传振荡癖好 B流传震荡嗜好C留传震荡癖好 D留传振荡嗜好【答案】C(流传:事迹、美名等传下来或传播开。留传:侧重遗留下来给后代。“震荡”着重指动荡不定,多指较强烈的,并带有一定的持续性,多用于具体事物,特别是较大的空间,有时也用于比喻。振荡:振动,电流的周期性变化。嗜好: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癖好:对某种事物特别爱好。)15下面的歇后语,不同类

10、的一项是()A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B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C下雨出太阳假晴(情)D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答案】B(B是喻意歇后语,其他是谐音歇后语。)1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谐音双关的一项是()A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B愁见蜘蛛起,寻丝到天明。C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答案】A(A中的“路”是意义双关,其它都是谐音双关。)17利用同音字可以构成双关的现象,为下面的歇后语写出后半部分。A旗杆上绑鸡毛_B膝盖上钉掌_C小葱拌豆腐_D上鞋不用锥子_【答案】A好大的掸(胆)子B离蹄(题)太远C一青(清)二白D针(真)好三

11、、高考热点1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世界上四大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都有悠久丰富的学术传统。时至今日,唯有中国的学术理论思想保存得最为完整,这与中国的学者有很大关系。学术思想之在一国,犹人之精神也。而政事、法律、风俗及历史上种种之想象,则其形传也。梁启超学术思想的兴替实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者。陈寅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明代思想家顾炎武从以上四位学者的话来看,中国的学者具有哪两个特点?请简要概括。_【答案】中国学者重视学术思想的传承;中国学者有一种强烈的面向社会的学术责任感。1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我国1400年左右的考试史,其中,长达1300年的科举考试是作文分占100%的。从民国开始,到1949年,近40年中,作文分占100%是屡见不鲜的;知识、阅读题型间或有一些,只是某种点缀(如古典诗文的标点和翻译,古典文献名称的解释),从来就没影响作文分占压倒的局面。1952年开始统一高考以后,百分比仍然没有多大改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文分值占70%80%(折合成今天的分值应该是105120分)。例如1955年和1956年作文分占80%,1957年作文分占100%。(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现象。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