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和运动实验探究专题训练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486261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力和运动实验探究专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力和运动实验探究专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力和运动实验探究专题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力和运动实验探究专题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力和运动实验探究专题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力和运动实验探究专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和运动实验探究专题训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和力实验探究专题训练1. 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大较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位:cm)18302683(1)(2分)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2)(2分)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3)(2分)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 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

2、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 _的原因2. 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分别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11所示。(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的_相同。(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速度减小得越慢。(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_。 3. 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请回答:(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

3、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_。(2)实验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_。(3)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_。(4)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_运动。(5)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6)画出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7)汽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突然前方有行人横穿马路,司机紧急刹车,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幸亏系着安全带,才没有破窗飞出。请你解释这一现象。答:刹车前人和车都是 的。刹车后车速突然减慢,坐在副驾驶

4、位置的人由于具有 要保持原来的 状态。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8)一辆小型汽车的质量是1.2t,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是汽车车重的0.2倍,此时汽车的牵引力大小是,汽车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大小是(g=10N/kg) 4. 图9甲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图9乙是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实验表明: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距离越 。联想到在雨雪天驾驶汽车应适当 选填“增大”或“减小”)汽车之间的距离。(2)图乙实验表明,钢球质量越大,动能越 。联想到高速公路的限速牌上同时标明“120”和“100”字样, (选填“大客车”或“小轿车”的限

5、速应该是100km/h。 (3)由此看来,无论是保持车距还是限制车速,都是由于汽车具有 ,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刹车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所以要遵守交通规则。5.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危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

6、,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转6.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14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和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

7、,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8. 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古希腊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 。这一根据生活经验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2000年。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地提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13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继续减小二

8、个斜面的倾角,最后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持续运动下去。上述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科学推论,将这些事实和推论进行分类排序,以下正确的是( )A、事实事实推论推论 B、事实推论推论推论C、事实推论推论推论 D、事实推论推论推论伽利略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将会 。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9. 学习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知识后,小林想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一定的夹角,那么合力F的大小与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是否还有F等于F1F2的关系昵?于是他应用教材中学过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探究 (1)如图12所示,橡皮筋

9、原长为AB,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互成一定夹角的两个力F1和F2,使橡皮筋伸长到C,记录此时F1、F2的大小,撤去力F1和F2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一个力F的作用,为了使这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那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 ,应使橡皮筋 ,记录此时F的大小 (2)先后两次改变F1和F2的夹角,重复步骤(1),得到三次突验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F1/NF2/NF1和F2的夹角合力F/N14518.724528.334537.8备注:123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两个力在不同一直线上时,其合力大小F F1F2,且在F1、F2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合力F的大小随着F1与F2夹角的增大而

10、。 实验探究专题训练(二)答案1. 31.20 小 远 ) 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状态 2. (1).速度 (2)远 小 (3)匀速直线运动3. (1)相同(2)使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3)小 、 慢 (4)匀速直线(5)D(6)(7)运动 惯性运动(8)2400N12000N 4. 远;增大;大;大客车;惯性 5. 相反 钩码的数量 不能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把小纸片一剪两半 A 6. (1)小车(2)大小;方向;(3)同一直线(4)7.(1)相等 同一直线(2)甲、乙 受力面积 转换(3)压强计 实验检验 类比 盐水(或其它液体)8. 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 做匀速直线 运动9. (1)相同 仍然伸长到C (2)不等于 减小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