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的庭审准备.ppt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476485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6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益诉讼的庭审准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公益诉讼的庭审准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公益诉讼的庭审准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公益诉讼的庭审准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公益诉讼的庭审准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益诉讼的庭审准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益诉讼的庭审准备.ppt(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政公益诉讼出庭规范及相关问题 授课人 贾云鹏黄大为 教学目的 通过对行政公益诉讼出庭工作的常见问题和重点 难点问题进行研讨 总结出庭诉讼规律 规范出庭诉讼工作 提高出庭诉讼能力 教学内容 1 庭前准备部分2 法庭调查阶段3 法庭辩论阶段 第一部分庭前准备 检察人员以何身份出庭公益诉讼 庭前会议如何进行 庭前准备应当做好哪些工作 1 检察人员以何身份出庭公益诉讼 正确的名称 出庭身份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在 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案件试点工作实施办法 第十四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以公益诉讼人身份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诉讼权利义务参照行政诉讼法关于原告诉讼权利义务的规定 出庭身份问题 2 行政公

2、益诉讼人与行政诉讼原告有何区别 一是 出庭诉讼代表的利益不同 二是 出庭的职责不同 三是 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 但诉讼权利和义务有区别 出庭身份问题 庭审中 与公益诉讼人身份特点不相符的 不合理的一些情况和做法 出庭传票问题 法定代理人身份证明 授权委托书 组织机构代码3 法庭组织公益诉讼人与被告互相发问4 检察机关是上诉还是抗诉问题 2 庭前会议 庭前会议提起方式 组织方式 提起方式 公益诉讼人 被告 法庭组织参加人的要求 出庭人员参加公益诉讼人参加庭前会议 向法庭提供派员出庭通知书 庭前会议 庭前会议应当解决那些问题 一是 明确诉讼请求和答辩意见 明确争议焦点 确定举证方式 二是 与被告交换

3、证据 对无异议的证据予以确认 三是 对管辖 回避 出庭证人 鉴定人名单进行确定 出庭准备工作 1 进一步熟悉案情 掌握证据情况2 深入研究行政机关有关执法规定和专业知识3 制定举证 质证方案 4 拟定出庭意见书 准备辩论提纲 出庭准备 1 熟悉案情 掌握证据案件事实和证据是定案的基础 也是控辩双方在庭审中争论的重点 公益诉讼人对于案件事实和证据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出庭效果 公益诉讼人应当做到对证据和案情烂熟于心 可随时出示证据表明观点 2 深入研究行政机关执法规定和专业知识法定权责规定行政执法权责违法责任的规定鉴定结论损害法定标准相关行业标准 制定举证 质证方案 1 意义 举证 质证是公益诉讼人

4、出庭诉讼的首要职能 通过举证 质证证明行政违法行为和公共利益受损的事实 是衡量公益诉讼质量的重要标准 制定举证 质证方案 准备工作 1 统筹归纳全案证据 证据分类 归纳 重点突出 层次分明 2 精心设计举证方案 3 充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 4 准备多媒体资料 拟定出庭意见书 制作要点 一是对公益诉讼人出庭支持诉讼的法律依据 身份和职责进行简要说明 二是根据法庭调查情况 对本案事实 证据情况进行综述 对质证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三是阐述保护国家 公共利益 的重要意义 进行必要的依法行政的法制宣传 四是要根据庭审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的调整庭审意见 制定辩论提纲 要点 一是从全案事实 证据的矛盾点预测辩论焦

5、点 二是从庭前被告方提出的整改意见 答辩意见进行分析预测 三是从法律争议问题或理论问题入手预测 四是学会 换位思考 即站在被告方的角度预测辩点 第二部分法庭调查阶段 1 庭上举证质证2 庭上发问方式 如何有效的举证和质证 1 要注意举证方法 举证时应一事一证 尽可能逻辑清楚 重点突出 举证时应将关联的证据归纳连接 化为一组 衔接出示 形成一体 共同证实同一事实 如何有效的举证和质证 2 注意质证方法 首先 要抓住实质答辩 直击要害 其次 分析被告方的质疑 积极应对被告的质证 最后 对于被告方提供证据的质证 从证据真实性 合法性 关联性予以阐述 并依据整体证据综合证明 表明相互印证 如何有效的举

6、证和质证 3 举证 质证要契合庭审变化动向 被告答辩意见变化委托代理人发问动向庭审变化动向 审判人员发问动向证据的变化动向等 举证和质证有关问题应对 1 公益诉讼人应当承担怎样的举证责任 依据行政诉讼法 举证责任倒置为原则 同时 应当承担对于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证据初步证明责任 包括 一是 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证据 二是 被诉行政机关具有法定职责的证据 三是 被诉行政机关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初步证据 举证和质证有关问题应对 区别几种情况 一是 在证明行政机关已经做出的行政行为存在违法的情况下 举证责任倒置 二是 在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职责 怠于履行职责的情况下 需要证明行政机关应为一定的

7、行政行为而没有做出行政行为 举证责任应当由公益诉讼人承担 三是 在证明违法的行为造成损害公共利益及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上 举证责任应当由公益诉讼人承担 举证和质证有关问题应对 2 法庭归纳的争议焦点存在疏漏 公益诉讼人如何应对 在庭前会议中 应尽量在关于争议焦点问题上取得共识 以此作为举证质证和法庭辩论的基础 如果与审判人员不能取得共识 在庭审中法庭归纳的争议焦点与出庭的公益诉讼人归纳的争议焦点不一致 可以在庭审中建议对法庭归纳的焦点进行补充 如果法庭归纳的争议焦点少于公益诉讼人归纳的焦点 也可在举证和辩论环节对相关内容进行说明 举证和质证有关问题应对 3 庭审中 被告方提出了新证

8、据 如何应对 公益诉讼人应明确被告方的作为违反了 关于被告方应当在开庭前向法庭提供证据的规定 有证据突袭之嫌 请法庭予以注意 同时 公益诉讼人可以围绕证据三性进行质证后做如下回应 举证和质证有关问题应对 1 如被告方提供的证据程序违法或有瑕疵 对其真实可靠性进行质疑 请法庭不予采信 2 对于被告方提出的证据与起诉事实不具关联性 或者现有证据足以反驳新证据的 公益诉讼人可说明理由或进行反驳 要求法庭不予采信 3 如果该证据对认定事实有重大影响 当庭又难以判断的 公益诉讼人可以建议法庭延期审理 再延期审理期间 公益诉讼人应对该证据进行复核或补充其他证据 举证和质证有关问题应对 4 被告方当庭提出申

9、请调取新的证据 传唤新的证人或者要求重新勘验 鉴定 如何应对 首先 如果认为调取的新的证据 传唤新的证人所证实的情况与案件无关或者与在案证据重复 不影响案件事实认定 可以简要分析在案证据足以认定案件事实 调取新的证据已无必要 建议法庭驳回被告方申请 其次 如果认为勘验笔录已客观 完整的反映了案件现场情况 且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 重新勘验并无实质意义 可以通过说明勘验情况符合证据三性 建议法庭驳回申请 举证和质证有关问题应对 被告方当庭重新申请鉴定的 如下答辩 第一 卷宗中的鉴定均是依据一定的证明材料做出 可出示鉴定所依据的相关证明材料 据此提出鉴定的可信性和可采性 第二 鉴定意见是由专业人员依据

10、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做出 并且检察机关在庭前会议上已经出示并问其是否有异议 请被告方当庭说明申请重新鉴定的理由和依据 并要求其拿出证明其论点的依据 否则建议法庭驳回其申请 第三 若法庭同意被告方的申请 应建议法庭延期审理 举证和质证有关问题应对 5 被告方提出公益诉讼人未将全部证据移送法院 即移送部分证据 如何处理 首先 公益诉讼人应当说明在庭前已经客观全面的移送了相关案卷材料和证据 其次 如果被告方所指的证据并不存在 或者与案件无关联 或者与公益诉讼人出示的其他证据证明的内容相同无移送必要 可说明情况与原因 最后 如果法庭认为该证据确实与案件存在关联性 可能影响案件事实认定 但检察机关审查

11、认为该证据不真实 公益诉讼人可说明情况 并阐明法庭确要调取 公益诉讼人将在休庭后三日内移送 举证和质证有关问题应对 最后 如果双方对于鉴定意见的认识仍存在重大分歧 且被告方的质疑有合理依据 从而对案件的事实认定产生重大影响 可以向法庭建议延期审理 由双方共同选定司法鉴定机构 对争议问题进行重新鉴定 法庭询问 1 法庭上 公益诉讼人发问主要包括 对被告方的发问对证人的发问对鉴定人和专业知识人的发问 法庭询问 2 公益诉讼人发问注意以下几点 1 目的要明确 2 针对性要强 3 过程要连贯 4 内容完整 5 繁简有度 法庭询问 对证人发问的一般技巧 1 问题简洁清楚 确保 一问一答 2 从没有争议

12、无法回避的问题开始 3 确保询问节奏 过程的把握 4 询问证人自身直接感知的问题 第三部分法庭辩论 1 法庭辩论的概念是指公益诉讼人和被告 被告委托代理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对案件事实 证据及法律适用问题发表意见 互相辩论的过程 法庭辩论时法庭审理的重要阶段 此环节重点在综合运用证据认定事实和法律适用问题 法庭辩论 法庭辩论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全面预测辩点 构建防御体系 突出重点答辩 临场灵活应对 法庭辩论焦点问题 1 被告方称被损害的国家 公共利益不属于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范围 如何应对 法庭辩论焦点问题 2 被告方称案件仅存在损害国家 公共利益现实危险 客观损害并没有造成 如何应对 法庭辩论焦点问题 3 被告方称 行政机关不具有法定职责或法律规定不明确 如何应对 法庭辩论焦点问题 4 被告方称 被诉行政机关已经依法履行了法定职责 积极进行整改 如何应对 法庭辩论焦点问题 5 因客观情况限制 被诉行政机关客观上不能完全依法履行职责 应当如何应对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