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至五文言文复习要点.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459815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至五文言文复习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必修一至五文言文复习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必修一至五文言文复习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必修一至五文言文复习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必修一至五文言文复习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至五文言文复习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至五文言文复习要点.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一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1)无能为也已 通: (2)共其乏困 通: (3)秦伯说 通: (4)失其所与,不知 通: (5)秦王必说见臣 通: (6)往而不反者 通: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通: (8)卒起不意 通: (9)秦王方还柱走 通: (10)皆为龙虎,成五采 通: (11)距关,毋内诸侯 通: 通: (12)张良出,要项伯 通: (1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 (1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通: (15)令将军与臣有郤 通: (1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通: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1)且贰于楚也:(2)朝济而夕设版

2、焉:(3)何厌之有:(4)唯君图之:(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6)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7)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8)唯大王命之:(9)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10)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11)秦王复击轲,被八创:(1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13)卮酒安足辞:(1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15)旦日飨士卒:(16)鲰生说我曰: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 今义:妻子。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 今义:泛指主人。(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 今义:贫穷。

3、(5)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古义: 今义:鼻涕。(6)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 今义:货币。(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古义: 今义:偏袒双方中的一方。(8)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9)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 今义:副词,很。解释下列多义词(1) 越国以鄙远: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蜀之鄙有二僧: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2)因人之力而敝之:摄敝衣冠:曹操之众远来疲敝:(3)见陵之耻:图穷而匕首见:秦王必喜而善见臣:(4)顾计不知所出耳:顾笑武阳:三顾臣于草庐之中:(5)沛公军霸上:为击破沛公军:沛公已去,间至军中:(6)乃令张良留谢:旦日不

4、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哙拜谢,起,立而饮之: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7)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夜缒而出:(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3)越国以鄙远:(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邻之厚,君之薄也:(6)因人之力而敝之:(8)樊於期乃前曰:(9)使使以闻大王:(10)皆白衣冠以送之:(11)乃朝服:(12)函封之:(13)太子迟之:(14)群臣怪之:(15)则秦未可亲:(16)素善留侯张良:(17)籍吏民,封府库:(1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19)此亡秦之续耳:(20)沛公已去,间至军中:(2

5、1)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22)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邻之厚,君之薄也:行李之往来:子犯请击之:辍耕之垄上:顷之未发:夫晋,何厌之有:7.重点虚词系列练指出下列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1)客何为者:(2)窃为大王不取也:(3)我为鱼肉:(4)为击破沛公军:(5)谁为大王为此计者:(6)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7)吾属今为之虏矣:(8)何辞为:(9)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8.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2)晋侯、秦伯围郑,以其

6、无礼于晋:(3)夫晋,何厌之有:(4)常痛于骨髓:(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6)群臣侍殿上者:(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8)欲呼张良与俱去:(9)大王来何操:(10)沛公安在:(11)吾属今为之虏矣: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以乱易整,不武 易:替代 C.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D.又欲肆其西封 肆:肆意课本素材活用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适用话题 不拘小节 精彩运用 曾国藩以方圆谋人生,坚持着“定准方向, 不把心思花在小事上”的信条;越王勾践,在失败后以当奴隶于吴为“小节”,卧薪尝胆,十年积蓄,一朝灭吴,最终成

7、就了立国的大事;韩信不拘于胯下之辱,最终成了西汉的开国功臣。这些成大事者其志不在小,将目标放远,从大局着眼,不拘小节,最终获得成功。必修二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兰亭集序 (1)悟言一室之内 通赤壁赋 (2)举酒属客 通(3)冯虚御风 通 游褒禅山记 (4)长乐王回深父 通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1)列坐其次:(2)足以极视听之娱:(3)信可乐也:(4)向之所欣:(5)凌万顷之茫然:(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7)山川相缪:(8)而吾与子之所共适:(9)苟非吾之所有:(10)纵一苇之所如:(11)知不可乎骤得:(12)而卒莫消长也:(13)则天地

8、曾不能以一瞬:(14)褒禅山亦谓之华山:(15)其文漫灭:(16)余与四人拥火以入:(17)有碑仆道:(18)夫夷以近: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兰亭集序 (1)是日也 古义: 今义:判断词。 (2)有感于斯文 古义: 今义:常指“文化”“文人”。(7)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 今义:数字。(8)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 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4.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1)引以为流觞曲水:将军夜引弓:(2)一觞一咏:俯仰一世:固知一死生为虚诞:(3)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未尝不临文

9、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居高临下: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4)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5)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言耸听:(6)举酒属客:序属三秋:(7)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8)有碑仆道:何可胜道也:策之不以其道:(9)独其为文犹可识:皆披发文身:(10)莫能名者:有仙则名: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群贤毕至:(2)少长咸集:(3)映带左右:(4)一觞一咏:(5)引以为流觞曲水:(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7)歌窈

10、窕之章:(8)西望夏口,东望武昌:(9)下江陵:(10)顺流而东也:(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12)侣鱼虾而友麋鹿:(13)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1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15)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16)火尚足以明也:(17)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18)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19)则其至又加少矣:(2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当其欣于所遇: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月出于东山之上: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2)独其为文犹可识:而余亦悔其随之

11、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孰能讥之乎:(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可以无悔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一毫而莫取:7.重点虚词系列练 将下面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句子归类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麋鹿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耳得之而为声 扣舷而歌之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穷山之高而止箕踞而遨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 者已少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A.表示修饰关系的:B.表示承接关系的:C.表示并列关系的:D.表示转折关系

12、的: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8.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3)当其欣于所遇:(4)不能喻之于怀:9.将下列句子按要求归类固一世之雄也 而又何羡乎 月出于东山之上客有吹洞箫者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今安在哉 寄蜉蝣于天地 渺渺兮予怀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然力足以至焉有志者,不随以止也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1)判断句:(2)宾语前置句:(3)状语后置句:(4)定语后置句:(5)被动句:(6)主谓倒装句:(7)省略句:练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殊:不同 B.修短随化 修短:长短,这里指寿命的长短 C.终期于尽 期:约定 D.虽趣舍万殊 趣:趋向,取向2.下列虚词的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