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450145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省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南省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南省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南省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长郡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A.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 CH4分子的球棍模型C. Ca2+的结构示意图D. 乙醇的分子式C2H6O【答案】B【解析】【详解】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 A正确;B. CH4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半径比氢原子大,应为:,B错误;C. Ca2+的质子数为20,电子数为18,故结构示意图为:,C正确;D.乙醇的分子式为: C2H6O, D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B。2.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下列关于

2、核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原子序数为116B. 中子数为177C. 核外电子数为116D. 质量数为177【答案】D【解析】【详解】A. 第116号元素Lv的原子序数为116,故A正确;B. 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93-116=177,故B正确;C.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核外电子数为116,故C正确;D. 293代表该原子的质量数,故D错误;故答案为:D。3.下列物质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的是( )A. HClB. CO2C. NaOHD. MgCl2【答案】C【解析】【详解】AHCl中只含H-Cl共价键,故A错误;BCO2中只含碳氧共价键,故B错误;CNaOH中含离

3、子键和O-H共价键,故C正确;DMgCl2中只含离子键,故D错误。故合理选项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键的判断,注意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形成共价键。4.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某化学反应,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在3s内从2.0mol减少到0.8mol,则3s内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 0.6 mol/(Ls)B. 1.2 mol/(Ls)C. 0.3mol/(Ls)D. 0.2mol/(Ls)【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公式进行计算,3s内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故答案为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都能发

4、生水解B.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只是由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C.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 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答案】D【解析】【详解】A、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A错误;B、蛋白质中还含有N、S等,B错误;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以及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等均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D、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D正确;答案选D。6.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B.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C.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D. 碱金属元素

5、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强【答案】D【解析】【详解】A钾比钠活泼,与水反应更剧烈,选项A正确;B卤族元素单质的颜色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逐渐加深,所以卤素单质从F2I2颜色逐渐加深,依次为浅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选项B正确;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选项C正确;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非金属性依次减弱,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7.下列过程的能量变化符合下图所示的是A. 酸碱中和反应B. CH4在O2中燃烧C. NH4Cl晶体与Ba(OH)28H

6、2O晶体混合搅拌D. CaO溶于水生成Ca(OH)2【答案】C【解析】【分析】熟记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若为吸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该高于反应物总能量,若为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该低于反应物总能量,结合能量变化图,据此回答本题。【详解】A. 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该低于反应物总能量,故A错误;B. 燃烧反应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该低于反应物总能量,故B错误;C. NH4Cl晶体与Ba(OH)28H2O晶体反应为吸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该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符合图示,故C正确;D. CaO溶于水生成Ca(OH)2为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该低于反应物总能量,故D错误;故答案

7、为:C。8.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中制取干燥氨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制备氨气B. 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少量水C. 用装置丙收集氨气D. 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答案】D【解析】【详解】A为防止试管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A错误;B浓硫酸与氨气能够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故B错误;C应用双孔塞,该装置中气体不能导入烧瓶中,故C错误;D氨气极易溶于水,利用干燥管能防止发生倒吸,故D正确;故选D。9.下列有机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A. 苯和液溴反应为取代反应,Br原子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属于“上一下一”取代反应的

8、特点,故A正确;B. 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属于取代反应,生成物中没有单质生成,不是置换反应,故B错误;C. 丙烯和溴反应双键变单键,属于“只上不下”加成反应的特点,属于加成反应,但是溴原子应加在双键两侧的碳原子上,故C错误;D. 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生成物中应有水生成,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睛】取代反应特点“上一下一”,生成物至少两种;加成反应的特点“只上不下”,原子应加在双键两侧的碳原子上;置换反应必须有单质生成。10.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O2在400500下发生的催化氧化反应2SO2+O22SO3,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该反应在密闭容器

9、中进行,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B. 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相等C. 为了提高SO2的转化率,可适当提高O2的浓度D. 在上述条件下,SO2不可能100地转化为SO3【答案】B【解析】【详解】A. 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故A正确;B. 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要根据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进行判断,故B错误;C. 提高O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SO2的转化率提高,故C正确;D. 此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SO2不可能100地转化为SO3,故D正确;故

10、答案为:B。【点睛】易错选A项,注意生产效率不同于转化率,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反应时间,就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不会使提高物质的转化率。11.下列关于物质的制备、鉴別与除杂的说法正确的是A. 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使乙烯发生反应转化为乙烷B. 只用溴水就能将苯和己烯区分开来C. 氯气与甲烷按物质的量之比2:1混合后,在光照条件下充分反应,可制备纯净的二氯甲烷D. 苯与溴水混合后加入FeBr3,发生放热反应,可制备密度大于水的溴苯【答案】B【解析】【详解】A. 通入氢气会使乙烷中混有氢气,故A错误;B. 苯能够把溴水中的溴萃取出来,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为橙红色;溴水

11、和己烯发生加成反应,现象是溴水褪色,故B正确;C. 氯气与甲烷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为自由基式取代反应,反应过程不可能控制只发生某一步,所以四种氯代产物均有,故C错误;D. 苯与溴水发生萃取,与液溴才发生取代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熟记烷烃与氯气的反应条件;注意区分苯与液溴发生化学反应、苯与溴水萃取现象的差别。12.如图为发光二极管连接柠檬电池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铁环作为柠檬电池的正极B. 电子由发光二极管经导线流向Fe环C. 负极的电极反应为:Fe2 e-=Fe2+D. 可将柠檬替换成盛装酒精溶液的装置【答案】C【解析】【分析】在如图所示工作过程中,铜线、铁环插入柠檬,制成

12、柠檬电池,由于活泼性FeCu,所以铜线是柠檬电池的正极,Fe环是柠檬电池的负极。【详解】A. 铁环作为柠檬电池的负极,故A错误;B. 电子由负极Fe环经导线流向发光二极管,再由发光二极管流向铜线,故B错误;C.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Fe-2e-=Fe2+,故C正确;D. 酒精为非电解质,不能将柠檬替换成盛装酒精溶液的装置,故D错误。故选C13.苹果酸分子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mol H2B. 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反应C. 苹果酸分子中的官能团有羟基和羧基D. 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C【解析】【详解】A.

13、1mol羟基或羧基与足量金属Na反应均生成0.5mol H2,1mol苹果酸中有1mol羟基和2mol羧基,故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5mol H2,故A错误;B. 1mol羧基可消耗1mol NaOH,羟基与NaOH不反应,1mol苹果酸可与2mol NaOH发生反应,故B错误;C. 苹果酸分子中的官能团有羟基和羧基,故C正确;D. 与苹果酸是同一物质,故D错误;故答案为:C。14.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B. 钠元素的金属性比镁元素的强C. 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D. 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

14、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答案】C【解析】【详解】A.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O元素非金属性强于N元素,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故A正确;B. 在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金属性越来越弱,Na元素在Mg元素的左边,所以钠元素的金属性比镁元素的强,故B正确;C. 证明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稀盐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故C错误;D. 根据周期表元素位置,可以看出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故D正确;故答案为:C。15.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的是A.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

15、钾溶液褪色B. 苯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 苯的间位二氯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D. 苯能与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答案】A【解析】【详解】A. 苯若是单双键交替结构,就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能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故A正确;B. 苯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但是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不一定能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因为大键也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 无论苯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苯的间位二氯代物都没有同分异构体,苯的间位二氯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则不能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故C错误;D. 苯不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睛】易错选项为C,注意是间位二氯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若是邻位二氯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就能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16.某学习小组按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