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理论体系基本框架的研究.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449039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理论体系基本框架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信息化理论体系基本框架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信息化理论体系基本框架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信息化理论体系基本框架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信息化理论体系基本框架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化理论体系基本框架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理论体系基本框架的研究.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化理论体系基本框架的研究在“新春读书会读信息化论”上的演讲农业部信息中心周宏仁首先,要感谢中国科学院电子政务杂志社的倡导,在新春之后举行这样一个读书会,而且,以读信息化论这本书作为这次读书会的主题。我相信,这样的活动对于推进我国信息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是非常有益的。大家知道,我不是学“信息化”出身的,现代控制理论是我的本行。我也相信,在座的也没有一位是“信息化”的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的。因为,现在还没有一个这样的本科,或者在研究生阶段也还没有这样的一个研究方向。1984年10月,我从美国留学回国之后,从航空工业部调到国家计委工作。正式上班之前,宋平同志在办公室接见了我。交谈中,宋平同志和我谈到

2、当代的新技术革命和我们面临的挑战,同时,也交给我一个任务,就是研究中国的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究竟应该怎样建设。由此,我转变了自己的专业方向,开始研究中国的信息化问题。从那个时候起,直到这本书的出版,是整整的24年。因此,可以说这本书是我24年来研究和思考“信息化”问题的所得,既有国际的观察,也有国内的实践。这本书的写作,也是无意中被“忽悠”的结果。从2006年4月着手,到2008年3月底的最终脱稿,整整花了24个月,几乎用尽了这两年中所有的业余时间。所以“24x24”,是这本书的“特征数”。“信息化”是什么?很多人认为,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无非如此,还有什么可深究的?不仅国内这样

3、,国际上很多人也是这样认为的。这个话,当然没有全错,但是,也不全对。因为,仔细地推敲一下,就会发现,从这句话中可以衍生岀一系列需要探讨的重大问题。这句话涉及三个重要的关键词。第一,是“信息技术”。人们不仅要问,什么是信息技术?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核心技术是什么?它是怎样发展的,哪些技术导致了哪些重要的技术革新或技术革命?等等。第二,是“应用”。信息技术有哪些重要的应用,应用又怎样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对国家而言,战略重点在哪里,优先级如何选择?什么情况下应用成功,什么情况下应用失败,而关键的成功因子是什么?应用又涉及哪些战略、政策、标准、法规、管理问题,等等。第三,是“各行各业”。既然涉及全

4、社会,那么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等各个方面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和冲击,哪些行业受到的影响和冲击最大?这种影响和冲击的实质是什么,导致了什么样的经济社会变革,它是一场技术革命还是一场产业革命?这种经济社会变革对全球、对国家意味着什么,又将使人类走向何处,等等。显然,仅仅围绕这三个关键词,我们可以提出数以百计需要回答,但是很难回答,不是一句、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问题。把所有这些问题放在一个“篮子”里,就不难发现,“信息化”并不仅仅是一个新技术的应用问题,而是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而且,这些问题,几乎涉及了国际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所有重要的领域。由此,我们也可以体会

5、到,中央关于“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的论断,寓义确实极为深刻,意义确实极为重大。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L. S. Stavrianos)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指出(pg. 072)1:“人类历史中的许多灾难都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社会的变化总是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变化。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人们十分自然地欢迎和采纳那些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新技术;但是,人们却拒绝接受新技术所必须的社会变化,因为采纳新思想、新制度和新做法总是令人不快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许多灾难”,我们在研究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能只看到技术的一面,而忽略了

6、社会的一面。事实上,只有将注意力放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变革上,才是真正地抓住了构建信息化理论体系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动因。所谓体系,在英文里面就是system。一个理论体系或系统,是一套按照一定的思维逻辑组织起来的、相互关联的思想或原则。今天,主要讨论一下构造信息化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一、基本逻辑关系什么是与“信息化”相关的基本逻辑关系呢?“信息化”缘何而来,又向何处去呢?首先,是信息技术的出现。数字计算机的发明,开创了人类文明史上一个现代信息技术唱主角的新纪元。过去60多年,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pg. 010),数字计算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角色不断演变和扩充,在人类社会

7、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发了“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或技术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pg. 034)”。这些,都是我们所亲历的。显然,信息技术是信息化的“根”。其次,是信息革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无处不在的应用,使得人类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产生了一次新的飞跃,导致了信息革命的发生。恩格斯最先给出了产业革命的定义,他说:“产业革命是指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一次飞跃”(pg. 033)。这个“产业革命”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业革命”,在英文里面是同一个词,即industrial revolution。长期以来,我们将这个词翻译为工业革命,将工业(industry)定义为第二产业,并

8、因而导致对工业革命和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的误解,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失误(pg. 278)。长期以来,对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这种影响,直到今天,依然挥之不去。第三,是信息革命引发了一个全球性的信息化进程。正像工业革命在全球引发了一场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一样,信息革命也在全球引发了一场信息化的历史进程。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工业化将英国的工业革命推向世界(pg. 075);信息革命发生在美国,信息化将信息革命推向全球。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希望利用这“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或技术革命”,促进本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本国、本民族在全球竞争中求生存

9、,求一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第四,信息革命和信息化将人类社会导致何方呢?是信息社会。就像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进程将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导致工业社会一样,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的进程将会使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因而也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概念的一个基本方向和目标。离开了信息化和信息社会,我们的现代化就有可能迷失方向。因此,与信息化理论体系相关的基本逻辑关系是:信息技术信息革命信息化信息社会相应地,研究信息化的理论体系,就是围绕上述基本逻辑关系中的这四个要素,研究他们的理论问题及其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二、现代信息技术(IT)首先,什么是信息技术?我们中国人习惯于从字面上理解信息

10、技术,把凡是与信息的采集、处理、传播等相关的技术都叫做信息技术。这样,计算机、软件、互联网、数字电视是信息技术,印刷术、报纸、电报、广播,也是信息技术。但是,处理“信息技术”这个概念必须非常小心。中国人可以有自己关于信息技术的定义,但是,这个定义必须与国际上有共同的理解,否则,不仅会在国际交往中闹岀很多笑话,而且,还会误大事。事实上,在1971年Intel公司的微处理器发明之前,国际上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半导体技术等词汇,但是,是没有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这个词的。有学者认为,IT这个词出现在20世纪的70年代,而后逐渐使用频繁。按照维基

11、百科的说法,information technology这个词是Jim Domsic在1981年提出来的2。国际上,通常将IT理解为基于(数字)计算机的各种相关技术,既包括硬件技术,也包括软件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一体化(convergence),IT的概念有所扩展,即泛指与信息的生产、处理、存储、通信、交换、传播或利用相关的各种技术。但是,按国际共识,判断这些技术是否属于信息技术,即“information technology”,有两个参考座标:一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二是基于微处理技术,或者说,使用了微处理芯片的技术(pg. 003)。关于信息技术(IT)的定义,对于信息化理论体

12、系中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有重要的影响。考虑到我们的实际情况,也为了使我们对于信息技术和IT的认识与国际上比较一致,可以建议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信息技术”来区分不同时代的信息技术。例如,电报、模拟电话、传真机、模拟电视属于传统信息技术的范畴;电子邮件、网络电话、程控交换、数字电视则属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范畴。相应地,在理解information technology或IT的时候,虽然前面没有加上“现代(modern)”这个词,我们还是应该在心里明白,指的是“现代信息技术”(pg. 003)。很多人对于IT和ICT有什么不同,也感到不解。其实,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后者更强调通信技术在信息化

13、进程中的重要意义而已(pg. 004)。关于信息技术的最重要的全球共识,就是:信息技术是一门通用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GPT,pg. 035)。既然是一门通用技术,那就是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机构、任何一个企业,甚至任何一个人都不可或缺的技术。由此,凸现了信息技术有别于其它技术和技术革命之处。此外,有通用技术,就有通用产业(general purpose industry - GPI)。通用产业的重要性显然远高于一般产业,因为他影响其它产业的发展。那么,什么是信息时代的通用产业,成为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认识信息时代的通用产业,我们的工业

14、化有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因为,通用产业不发达和不先进,其它产业必然落后和缺乏竞争力。关于信息技术在过去60年发展的基本特征,理论上有一些概括性的描述:一是衡量信息技术发展状况的三个主要参数是存储量、网络带宽、计算能力,而在过去60年,三者各自的容量、带宽、或能力增加一倍时,其价格均下降一半;而性能增加一倍的时间则各约为12个月、9个月、和18个月(pg. 004);二是描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有所谓“四大定律”,即摩尔定律、贝尔定律、吉尔德定律、梅特卡夫定律(pg. 005-008);三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即:主机阶段,微机加局域网阶段,及互联网或网络计算阶段(pg. 010),网格计算和

15、近来风靡一时的云计算,都是网络计算的表现;四是信息技术处理内容的演变,由数据管理转变为信息管理,并进而走向知识管理(pg. 016);五是在应用信息技术的指导思想上的演变,由计算机化转向业务流程再造,又向机构改造发展(pg. 026)。后面两点,即四和五,看起来不是有形的信息技术;实际上,是信息技术中的软技术,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研究信息技术的时候,人们往往容易重视信息技术中的硬技术,如计算机技术和微处理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而忽视其中的软技术。软技术是组织和使用硬技术的技术,如方法学(methodology)就有很多讲究,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关于信息技术未来的走向,信

16、息化论一书在第六章中从8个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讨论(pg. 163-228):微电子与纳米技术、电子通信技术、对等网络与网格计算、数字电视与“三网融合”、泛在计算与射频辨识、海量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多媒体信息处理、计算科学与高端计算。值得强调的有两点。第一点,有一些学者、专家问我,信息革命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后面还有什么花样?实际上,过去60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是一场真正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序幕,而精彩纷呈的高潮还在后面,在未来的半个世纪(pg. 163)。上述8个方面的讨论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第二点是要说明,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地为新的应用创造新的条件,而新的应用需求又反过来催生新的技术发明和促进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pg. 099)。技术和应用就是这样交替促进的,从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发展是无止境的。从这些讨论也不难看出,信息革命方兴未艾,我们正处于人类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