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基本能力教育.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448430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165 大小:2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小学基本能力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5页
浅谈中小学基本能力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5页
浅谈中小学基本能力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5页
浅谈中小学基本能力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5页
浅谈中小学基本能力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中小学基本能力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小学基本能力教育.doc(1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小学基本能力教育1、相关定义1.1、中小学”绿色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绿色教育”的概念界定 “绿色”本应归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引入社会科学后,又被赋予了人本、人性、 人文的意义和内涵。当前学术界对”绿色教育”的理解可谓百家争鸣。 通常意义上的”绿色教育”即指环境教育,旨在通过教育促进环境保护。但它经常 需要借助环境来进行,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或专门的课程来进行。然而,即便这种作为 工具的环境也只是”环境教育的体系”或”环境教育的微观环境”,与作为保护对象的 外部大环境并不一致。 清华大学的校长王大中院士认为”:绿色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的意识教育,就是将这种教育思想

2、渗透到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综 合性教学和实践的环节,”总体上看,绿色教育的内涵大体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 教学和科研中,充分体现”绿色”的思想现状,用绿色观念教育人;二是建设绿色校园, 形成绿色校园文化,用绿色环境培养人。 马广柏认为,”绿色教育”是指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以促进教育主体、受教育主体 与教育环境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其中,在教育实体上, 它指向”绿色校园”;在基础教育単元上,它又指向”绿色课堂”。 于清臣指出,中国”绿色教育”的时代内涵应该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即教育内涵和 社会内涵。在教育内涵上,中国”绿色教育”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

3、根本的目 标,要在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最终实现学生”绿色”健 康发展。在社会内涵上,中国”绿色教育”应该把环境保护作为最终的目标,以此来促 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侯爱荣着重从世界观的角度来阐释”绿色”的内涵,他认为绿色的世界观应该是世 界有机统一、整体协调的关系。在他看来,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有机的、互动的、统一的 8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整体,具有关联、有机、自组织、和谐共生等特征。? 朱智贤先生曾在环境教育中这样界定:”绿色教育”是一门属于教育范畴的跨 学科课程的教育科学,立足于教育基本理论,以实现公民的环境意识、价值和态度、知 识和技能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成为具

4、有综合环境素质的人的教育。 叶澜认为,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把班级归还给学生,使班 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归还给教师,使教师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 归还给师生,使学校充满勃勃的生机,以此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共同可持续发展, 这就是绿色教育。 杨叔子主张教育应该成为”绿色”教育。他认为,教育面对的是人,是有感情、有 思维、有精神境界、有个性的人,不是材料、动物、机器人;而且教育应该培育出好人、 能人,而不是坏人、庸人。因此,教育应该是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交融,首先应 看到教育的对象是单个的人,有脑,有人性,有灵性,有灵魂,应该引导学生的内在因 素全面、主动

5、地向健康方面发展,既要重视学生的灵性、智力,更要重视学生的人性, 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其次应该营造一个与引导和发展相适宜的绿色环境。 综合所述,结合当前学术界对”绿色教育”的理解,笔者认为由浅至深至少包含三 层意思:第一层是源于环境保护而产生的环境保护教育;第二层是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 展结合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第三层是当前交融和借鉴生命教育思想的以学生生命为 核心的教育。 本文提出的”绿色教育”,其含义是指遵循学生成长的自然规律,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在课堂教学、学校管理、校园建设等三个方面渗透”绿色”的理念,用”绿色”的 教育理念教育学生、管理学校、建设校园,使课堂充满活力、管理充满和谐、校

6、园充满 生机,打造绿色的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和校园,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共同的可持 续发展。鉴于此,本文所研究的”绿色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绿色教学 就是综合运用教学论、心理学、技术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来探讨每一 门学科的规律,用人、社会、自然相统一的观点去思考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 求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而建立新型的教学系统I。在新型的教学系统中,学 陆建龙:中小学实施”绿色教育”的调汽勾研究以泰州市G区为例9 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非常重要。绿色的学习方式应该是以彰显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 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通过若干具体的方式构成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

7、;注重强调学 生的主体性参与、重视直接的经验;注重强调学生的活动、实践、考察、调查、探究、 经历。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首先要积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重建 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平等民主的师生、生生沟通的新型关系。其次要积极创设最佳的 学习情境,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因势利 导,进而最优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身心的成长。作为教师,要牢固树立”教 学适合学生,能够发展学生各种潜能”的现代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的内容、知识的类 型、学生的智能结构的不同,选择适合各种需要的教学模式群。绿色的教学还应该包括 如何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好、处理好整体利益

8、和局部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意识;提倡学生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那些不适当的消费 现象,等等。同时,要使学生从小就关注地球的环境问题,真实了解战争的危害,关心 人类社会的和平幸福,关心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真正将生态环保的意识融入到学 生的血液。绿色教学还注重培养提出、分析、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例如在社 区方面,鼓励学生将学习的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在自己的家里或者更广泛的社区,实 现多层次的绿色教学目标。 2.绿色管理 就是指学校的管理以人的生命发展为本,尊重人性、人格,充分体现对人的终极关 怀,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和利益,即合理满足其自然性和

9、社会性的要求,并充分发 挥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教与学的热情,使他们的潜在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录 色校园的建设和学校对师生的管理,即一系列规章制度、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过程,都 应该从师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尊重人、信任人,以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潜能作为出发点, 把学校的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摆在学校绿色发展的中心位置,将学生的成 长成人、教师的成才成家、学校的成功成名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谋求三者之间协调快速 的发展。学校管理要重在诚信,经营学校就是经营民心。管理是解决矛盾,消化矛盾, 在某种程度上”理”比”管”更为重要。 3.绿色校园发,把它改造为 新型的生态绿色基地,如打造动植物生态链

10、,建设现代文明发展长廊,让它们成为绿色 校园的补充和延伸。虽然绿色物质环境的建设确实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校的思想生态 化。学校应该鼓励变革,支持创新,追求发展,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鼓励支持师生参与 学校的规划,共同研究制定校园环境和发展的各项政策举措。 (二)中小学”绿色教育”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随着对绿色社会的呼声R益增强,”绿色教育”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广泛宣传、引领 教育发展方向的概念。笔者对”绿色教育”的感悟是:绿色,是自然的色彩,更是生命 的色彩。绿色是破土后经太阳抚摸的嫩芽,绿色是种子萌发时的清朗春光,绿色是生命 力发展的象征。”绿色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更是教育者一种科学与

11、 人文的思想方式和管理模式。”绿色教育”可以被理解为焕发活力并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 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而2020年能否实现中央提出来的目标,真正实现绿色_起,”绿色 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绿色教育”基本理念应该是:学校管理必须关注学生、教师及管理层的共同成功; 关注师生、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管理,既要建章立制,又要给教师以人文的关怀; 既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提升教师的教育品位,又要把学校建设成师生共同的精神 乐园。同时,它又以师生的

12、发展为本,把师生看成完整的生命体,尊重他们的内心需求, 通过唤起需要、激活行为动力以及适时适度的奖酬,引领师生为自己的成功而努力。 绿色教育应该达到这样的境界:”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使课堂充满生命力;把班级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给学生留 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探索现实中的问题。 2.实施”绿色教育”是中小学生自主成长的需要 绿色教育理念有两个核心的内涵:一个是生机和活力,再一个就是和谐和平衡。其 含义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要让学生走上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成长之路, 即要构建一种生态的、绿

13、色的、和谐的氛围。绿色教育崇尚关爱:关爱重任,关爱生命 的质量,关爱人的全面发展,健康向上。绿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3”.实施绿色教育”是中小学生走向社会生活的需要 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是生态环境与可持 续发展,而它们又是绿色教育的内容。绿色教育能帮助学生确立民主与法制观念,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 1.2、教育惩罚相关概念辨析 (一)教育惩罚不同于社会惩罚 通过对教育惩罚的内涵的分析,可以发现教育惩罚与其他领域的惩罚具有一定 的相同点,也存在较大的区别。相同之处在于,教育惩罚必须以教育法等法律 法规为依据,不能滥用,否则就可能违法,在这一点上

14、教育惩罚与法律意义上的惩 罚具有一致性。教育惩罚的实施者也必须为法律所规定合法的机构或个人,不是任 何人都可以任意为之。即只有学校和教师在教学管理中才一拥有一定的教育惩罚权。 L(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檀传宝.论惩罚的教育意义及其实现Jj.中国教育学刊,2004,5(2):23一26. 纂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5 THESfS 然而,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方法,教育惩罚又不同于法律意义上的惩罚。 第一,惩罚的对象不同。教育惩罚对象是学生,他们不像成人那样己经成熟, 他们还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在对他们实施惩罚时,要注 意惩

15、罚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改过从善,同时,还要注意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二,惩罚手段的强度不同。一般来说,社会惩罚尤其是刑罚所要惩治的错误, 一般都是比较严重的,有的是性质特别恶劣的,如杀人、抢劫等犯罪行为,因此需 要强制手段保证惩罚的实施。而学生的错误一般比较较轻,错误的性质一般也不是 很恶劣,因此惩罚的强度也应该比社会惩罚尤其是刑法的惩罚的强度要小的多。 第三,惩罚的方式和程序不同。社会惩罚的方式和方法一般都有严格的程序, 而教育惩罚方式则是灵活多样的,程序也不是那么严格和正式。 第四,实施惩罚的目的不同。教育惩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其教育性,不是 为了惩罚而惩罚,而是以关爱、引导、教育学生作为

16、出发点和归宿。教育惩罚的母 的不仅仅是为了使不当行为得到控制,更是出于教育的目的,希望通过惩罚这一方 式使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二)教育惩罚不同于体罚、变相体罚 当前,许多对教育惩罚持否定态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把教育惩罚与体罚、 变相体罚混为一谈。例如有人在文章中写道:”其(惩戒权)实质是现行教育体制 的衍生物,是寄生于一部分素质低下、对教育的内涵理解肤浅的教师头脑里的一种 病毒,一旦发病,便会使寄生客体无端侵犯学生的名誉权、人身权,轻者使学生的 人格和尊严受损,重者则导致鲜活生命的消失。可见,惩戒权对学生来说是丧失人 性、泯灭人性、扼杀人性的一种违法行为。”这里作者直接将惩戒等同于体罚。 体罚是指”施加惩罚使学生身心感受痛苦,以促使其避免痛苦,改正错误。”但 惩罚与体罚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二者绝对不能混为一谈。正如有点学者所说的那样, “惩戒与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同一性并不代表其具有同质性。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在 于惩戒是以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的,是以小惩大戒为最终目的的。”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首先,二者的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