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三区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438514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三区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三区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三区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三区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三区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三区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三区无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化学学科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Fe 56 Cu 64 Mn 55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0年3月12日,日本9.0级大地震引起福岛核电站大爆炸,大量的放射性核素释放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互为同位素 B.与互为同位素C. 与质子数相等 D. 与中子数相等2、 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化学反应会产生新的物质C化学反应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化学反应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3、下列物质中含有化学键种类相同的是( )A.NaF和H2O

2、B.D2O与TCl C. Na2O与CO2 D. 氢气与氦气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B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C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D同周期A族与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一定为15、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7Cl-所含有的电子数为18NAB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制取11.2L氯气,转移电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22.4L35Cl2气体所含中子数为36NAD18gD2O与18gH2O含有电子数都为10NA6、利用下列化学反应可以设计出原电池的是 ( )A

3、.CaO+H2O=Ca(OH)2 B.NaOH+HCl=NaCl+ H2OC.Cu+2HCl=CuCl2+H2 D.Cu+2FeCl3=CuCl2+2FeCl2 7、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电子式为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H5属于离子化合物 B. NH5属于共价化合物C. NH5只含有离子键 D. NH5只含有共价键8、原子序数大于4的主族元素A和B的离子Am+和Bn-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A、A和B所属同周期 B、A和B的核电荷数之差为m+nC、B和A的族序数之差为n-m D、m+n=89、等质

4、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量在不同时间t产生的气体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下图,则曲线b对应的实验组可能是( )组别C(HCl)/mol/L温度/铁的状态A2.025块状B2.530块状C2.550块状D2.530粉末状10、 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人1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2NH3(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N2将完全转化为NH3B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C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

5、浓度不再变化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11、有关如图所示原电池(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可构成闭合回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铜片上有气泡逸出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C.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D.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12、 下列各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利用吸收多余的氨气 B装置可用于除去Cl2中的HClC装置可用于干燥氨气D装置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H2、CO2、Cl2、HCl等气体13、 关于如图所示的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B. 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的硫酸根浓度减小C. 铜是正极,铜片

6、上有气泡产生,锌片质量减少D. 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保持不变14、 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无电子,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且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B. 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C. 元素Y与元素Z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之比一定为1:2D. 元素X、Y、Z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因此是共价化合物15、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7、是:Zn+Cu2+=Zn2+Cu,该反应的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AZnCuCuCl2BZnCuZnCl2CCuZnCuSO4DCuZnZnSO416、某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此种烃的分子式可以是( ) A. C2H6B. C3H8C. C4H10D. C5H12第卷.(非选择题4小题,共52分)17、(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ABDEFCGH(1)H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D的氢化物比G的氢化物稳定,其原因是 。(3)在一定条件下,A与E可形成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态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该物质的水

8、溶液中滴入酚酞后,溶液显 色。(4)用元素符号表示出D、E、F、G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 ;(5)“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内需要有一种化合物来吸收航天员呼出的CO2,同时为航天员提供需要的气体,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吸收原理: ;飞船中需要制造一种适合航天员生存的人工态环境,还应该在氧气中充入一种稀释气体,该气体化学式为_。18、(10分)某研究小组为比较Al和Fe的金属性强弱,设计了图1所示的装置,甲中锥形瓶内盛放的是100ml稀盐酸(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可以忽略不计)。(1)若要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比较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另一种是比较 。(2)为了确保“Al和Fe的金属

9、活动性不同是导致产生气体速率不同的唯一原因”,实验时需要控制好反应条件。实验时除需保证甲中液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和温度相同外,还需保证 。(3)实验测得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t1t2时间内速率逐渐加快说明该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t2t3时间内速率逐渐减慢的主要原因是 。(4)能使甲中的反应停止的操作是 。 图1 图219、(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A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规律。下图中A、B、C是三个可供选择制取氯气的装置,D的玻璃管中依次放置蘸有NaBr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NaOH浓溶液和品红溶液的棉球,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装

10、置B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 ; b (2) 该小组查阅资料显示实验室制取氯气还可采用下列原理: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根据该原理需要选择A、B、C装置中的 装置制取氯气。(3)反应装置的导气管与D装置的 导管(选X或Y),写出D装置中处棉球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处棉球的现象: ;处棉球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D装置中的作用: 。(5)某同学根据两处棉球颜色的变化得出结论:Cl、Br、I原子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你认为上述实验现象能证明上述结论吗?说明理由。 。20、(10分)分别按如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甲中G为电流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_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H+浓度均减小 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2)甲装置中的能量转化方式:_ 能转化为 _能,乙装置中的能量转化方式是 _能转化为 _能。(3)在甲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不仅在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而且在锌片上也产生了气体,分析原因可能是 _。(4)在甲实验中,如果把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请写出铜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