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新整理版教学材料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2438415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新整理版教学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新整理版教学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新整理版教学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新整理版教学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新整理版教学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新整理版教学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新整理版教学材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星球版)第五单元 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名称位置范围划分依据北方地区季风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秦岭淮河以北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边界西北地区非季风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阿尔金山以北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青藏高

2、原边界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2)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3)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北方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夏季风的影响。主导因素是地势和地形。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的边缘, 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二、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该界线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项目秦

3、岭淮河线以北(北方地区)秦岭淮河线以南 (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月平均气温低于0C高于0C年降水量占全国的20 % 以下占全国的80% 以下面积与人口占全国的面积 20% ;人口 40%占全国的面积 25% ;人口 55%气候温带季风(夏高温多雨,冬寒冷干燥)热带,亚热带季风(夏炎热,冬温暖)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代表地形:东北平原(黑土)、华北平原(黄土)、黄土高原。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代表地形: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红壤。河流流量水量较小、汛期短、冬季有结冰现象水量大、汛期长,冬季不会结冰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生产活动差异农业耕

4、作方式旱地水田粮食作物小麦、 玉米水稻油料作物大豆、花生油菜糖料作物甜菜甘蔗(产地: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棉花、蚕丝(四川盆地-植桑养蚕-蚕丝的主要产区)、橡胶(云南)主要水果苹果(产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梨柑橘 香蕉作物熟制一年一熟(东北地区)、两年三熟(华北地区)一年二熟至三熟能源,矿产煤、石油水能、有色金属、核能丰富生活文化差异住宅特点土坯垒墙,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保暖防寒)砖瓦竹木,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通风散热)传统交通具陆路运输为主(马)水运为主(船)生活主食面食为主、小米(黄土高原)米饭为主运动项目滑雪、溜冰赛龙舟、游泳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三

5、、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位置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区域特征干旱高寒(由高生“寒”)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以高原、山地为主(有“世界屋脊”之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河湖稀少,水量小,流程短,多内流河、多季节性河道,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河湖众多,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中华水塔,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植被温带草原,自东向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降水量自西向东越来越少)高寒草地牧场特色温带草原牧场(内蒙古)山地牧场(新疆)高寒牧场(青海和西藏)畜种特色三河牛、三河马(内蒙古)细毛羊(新疆)滩羊(宁

6、夏)牦牛(青海和西藏)、藏绵羊农业类型灌溉农业(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绿洲农业河谷农业(湟水谷地、藏南谷地)主要农物小麦、玉米、长绒棉、瓜果等青稞、青稞、豌豆、小麦、油菜资源风能太阳能、地热能、聚宝盆,察尔汗盐湖区1、“干旱”的西北地区(1)地理位置: (课本P13 图)位于大兴安岭以西, 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2)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区域特征是气候干旱。原因:由于本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并有高大山脉阻隔,使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早。本区有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3)受气候的影响: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表现为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7、、风蚀作用显著、西部有生成的戈壁、沙漠。自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沙漠的变化。(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由东向西减少的缘故)河流稀少,而且多水量小,流程短,多内流河、内流湖,其中塔里木河是最长的内流河。农田、村镇、城市的分布多沿河流或山麓水源呈带状或点状。(4)西北地区的干旱的原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区2、 “高寒”的青藏地区(世界的屋脊)(1)地理位置: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啊尔金山以南(2)气候:独特的高原和山地气候为主(冬寒夏凉、气温日较差大、太阳辐射强烈)本区有两个显著的自然特征:“高”本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

8、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属于地势第一阶梯,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或者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在此(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此外雅鲁藏布江也发源与青藏高原。由高生“寒”,海拔高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原因,由于气候寒冷、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3)能源和矿产资源:太阳能、地势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阳光穿射强、热量耗损少、到达地面热量多,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首府-拉萨被称为“日光城”。地热能,也是我国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羊八井是已建成我国最大的地热能发电站。水能蕴藏丰富,但开发甚少。柴达木盆地,矿藏丰富被称为“聚宝盆”察尔汗盐湖附近建设成我国最大的钾肥厂。最大

9、的湖泊为青海湖(咸水湖)。(4)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植被:高原高寒草地。(5)青藏地区的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的原因空气稀薄洁净、水汽含量很少,阳光穿过大气时损耗少,直接辐射较强。西藏首府拉萨,年日照时间长达3000多小时,被称为“日光城”。 羊八井地热站(6)水源:高山冰雪融水,特有的引水工程坎儿井。第六单元 首都北京(认识省级区域)1、区域全貌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40N,116E海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东面面向渤海。温度带暖温带。干湿地区半湿润地区。邻省东南与天津相邻,三面被河北省包围。自然环境地形平原为主。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河流潮白河、温榆河、永

10、定河,自西北向东南流。主要城市职能我国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历史古城“五朝帝都”,我国六大古都之一。(北京城址自辽代以来在空间上有两次大的变迁,都是与水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名胜古迹故宫、长城、颐和园、周口店、天坛、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一、地理位置: (课本P20范围)图华北平原西北端背靠群山(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北京市的面积1.68万平方千米,现有人口1382万人。二、自然理理特征:温带季风气候区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 地形:华北平原西北端背靠群山(西部

11、、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东南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气候:北京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年降水量609毫米;河流:北京的河流属海河水系,三大河流:永定河、温榆河、潮北河三、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枢纽、科研、教育、对外交往、政治中心。人民大会堂(政治活动参政议政)、中南海(党中央和政府所在地),也是国际交流中心。四、名胜古迹: 北京建城已有3000的历史最早为周武王的(蓟城)。先后有辽、金、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在此建都,明清两代,北京的旧城格局基本形成。为此北京留下了群多的名胜古迹如长城、颐和园

12、、天坛、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等被列入联合国。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五、北京在发展中的问题:人口猛增、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沙尘天气加剧、环境污染和城市发展与古老建触之间的矛盾等。六.政治、文化、交往中心1、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利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都在北京;2、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化、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样和科研机构,还有从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3、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

13、际交往机构、各国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七、现代都市建设中,北京所做的工作。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2、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3、北京是中国的心肝所在,是中国的象征,因此北京必须朝着现代化大都市方向发展,因为北京是历史文化古城,历史深刻地影响着今天。因此在北京的建设和发展中,应在注意保持旧城格局和原有风礼貌的同时修建现代化建筑,这使得北京的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殊景观。4、月为了北京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

14、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北京越来越成为人地协调发展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第七单元 黄土高原(认识跨省区域)一、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1)地理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地跨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2)地貌景观(地形的分类):长期的流水冲刷和切割作用下形成了典型的塬、梁、峁是黄土高原地貌。(3)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4)成因:风吹来的高原。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来源“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5)证据: “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戈壁沙漠黄土)”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黄土的矿物成分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漠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有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自然与人文方面是过度性特征:地形:(平原向高原山地过度)气候:(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农业生产:(旱地农业区、农耕区向畜牧农业区、畜牧业区过度)。2、严重的水土流失(1)形成原因自然因素:地形:地形一般为山区并且坡度较陡,地面较长,冲刷侵蚀力强。 植被: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土质: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裂隙。(或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