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438350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第卷 选择题(共60分)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展史,下列过程不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A. 用胆矾炼铜 B. 点制豆腐C. 黑火药的使用 D. 用铁矿石炼铁【答案】B【解析】【分析】用胆矾炼铜是用铁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点制豆腐是向豆浆中加入石膏,利用胶体聚沉;黑火药爆炸是硝酸钾、硫粉、木炭反应生成硫化钾、二氧化碳、氮气;铁矿石炼铁是用一氧化碳还原出铁矿石中的铁。【详解

2、】用胆矾炼铜是用铁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铁元素、铜元素化合价改变,故不选A;点制豆腐是向豆浆中加入石膏,利用胶体聚沉,没有化合价变化,故选B;黑火药爆炸是硝酸钾、硫粉、木炭反应生成硫化钾、二氧化碳、氮气,氮元素、碳元素、硫元素化合价变化,故不选C;铁矿石炼铁是用一氧化碳还原出铁矿石中的铁,铁元素、碳元素化合价变化,故不选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B. 当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有大量红色固体铜出现C. 实验后剩余的钠粒,需要放回原试剂瓶中D.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水中【答案】C【解析】【分析】钠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过氧化钠;当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钠先与水反应生

3、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钠属于活泼的金属,剩余的金属钠不能随意丢弃;水与钠能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详解】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故A错误;当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所以有蓝色沉淀生成,故B错误;钠属于活泼的金属,剩余的金属钠不能随意丢弃,应放回原试剂瓶中,故C正确;钠属于活泼的金属,水与钠能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少量金属钠保存煤油中,故D错误。【点睛】实验室中一般从试剂瓶中取用试剂,用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但有些特殊的试剂是要及时送回或处理掉的,目

4、的是防止火灾或其他危害等,而钠的取用是从一块钠上切取一小块,切剩下的要放回试剂瓶。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硫酸、纯碱(Na2CO3)、氯化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碱性氧化物B. 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C. 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D. H2O、C2H5OH、S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答案】B【解析】【分析】纯碱(Na2CO3)是盐;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生石灰与水混合生成氢氧化钙;C2H5OH含有3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详解】纯碱(Na2CO3)是盐不是碱,故A错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5、故B正确;生石灰与水混合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C2H5OH含有3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氧化物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下列关于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两者都有“丁达尔效应”B. 两者都能透过半透膜C. 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说明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D.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二者都能沉淀,Fe(OH)3胶体发生聚沉,MgCl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答案】D【解析】【分析】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胶体不带电,胶体粒子带电;

6、胶体加入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现象,MgCl2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详解】MgCl2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Fe(OH)3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故B错误;胶体不带电,胶体粒子带电,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说明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正电,故C错误;胶体加入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Fe(OH)3胶体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聚沉现象,MgCl2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D正确。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的摩尔质量为28gB. 1molL-1 NaOH溶液中所含有Na+数目为NAC. 8g NH4NO3中含有0.2mol N原子D. 0.5

7、mol H2所占的体积约为11.2L【答案】C【解析】【分析】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根据n=cV,没有溶液体积不能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8g NH4NO3的物质的量是0.1mol;非标准状况下,0.5mol H2所占的体积不一定是11.2L。【详解】CO的摩尔质量为28g/mol,故A错误;没有溶液体积不能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8g NH4NO3的物质的量是0.1mol,所以N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2mol,故C正确;标准状况下,0.5mol H2所占的体积约为11.2L,故D错误。6.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3gNa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

8、0.2NAB. 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C. 1L 0.5molL1的AlCl3溶液中所含Cl数目为3NAD. 0.1 mol 氯气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2NA【答案】D【解析】【分析】Na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过氧化钠,钠元素化合价由0变为+1;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1L 0.5molL1的AlCl3溶液中含有AlCl3的物质的量是1L0.5molL1=0.5mol;0.1 mol 氯气中含有0.2mol原子。【详解】2.3gNa 的物质的量是0.1mol,Na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过氧化钠,钠元素化合价由0变为+1,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故A错误;标准状

9、况下水是液体,22.4 L水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故B错误;1L 0.5molL1的AlCl3溶液中含有AlCl3的物质的量是1L0.5molL1=0.5mol,所以Cl数目为1.5NA,故C错误;0.1 mol 氯气中含有0.2mol原子,所以原子数是0.2NA,故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计算,明确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等之间的关系。7.下列物质中,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A. FeCl2 B. CuCl2 C. HCl D. Na2O2【答案】A【解析】【分析】Fe、Cl2点燃生

10、成FeCl3;Cu、Cl2点燃生成CuCl2;H2、Cl2点燃生成HCl;Na、O2点燃生成Na2O2。【详解】Fe、Cl2点燃生成FeCl3,所以FeCl2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故选A;Cu、Cl2点燃生成CuCl2,CuCl2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故不选B;H2、Cl2点燃生成HCl, HCl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故不选C;Na、O2点燃生成Na2O2,Na2O2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故不选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O2、NO2、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B. 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C. 淀粉溶液、雾均属于胶体D. 液氯、“84”消

11、毒液都属于混合物【答案】C【解析】【分析】NO2不是酸性氧化物;NH3、CO2是非电解质;淀粉溶液、雾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液氯中只含氯分子。【详解】NO2不是酸性氧化物,SO2、CO2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但不是NH3、CO2自身电离出的离子导电,所以NH3、CO2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淀粉溶液、雾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所以淀粉溶液、雾均属于胶体,故C正确;液氯中只含氯分子,液氯是纯净物,故D错误。9.在2L 0.1molL-1 BaCl2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l物质的量为0.2molB. Cl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

12、olL-1C. Ba2+物质的量为0.1molD. Ba2+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答案】B【解析】Cl物质的量为2L0.1molL-1 2=0.4mol,故A错误;Cl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 2=0.2 molL-1,故B正确;Ba2物质的量为2L0.1molL-1=0.2mol,故C错误;Ba2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 1=0.1 molL-1,故D错误。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配制5%食盐溶液时,将称量的食盐放入烧杯中,加适量的水搅拌溶解B.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C. 用10mL的量筒量取8.58mL浓盐酸D. 配制0.1molL1的硫酸

13、溶液时,将量取的浓硫酸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答案】A【解析】【分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时,只需将计算称量好的溶质溶于一定量的溶剂中即可;氢氧化钠易潮解,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容器中称取;量筒的精度是0.1mL;容量瓶不能用来稀释溶液。【详解】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时,只需将计算称量好的溶质溶于一定量的溶剂中即可,故A正确;氢氧化钠易潮解,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容器中称取,故B错误;量筒的精度是0.1mL,可以用10mL的量筒量取8.6mL浓盐酸,故C错误;配制0.1molL1的硫酸溶液时,将浓硫酸加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稀释,冷却后移入容量瓶,故D错误。11.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关于电离方程式错误

14、的是A. MgCl2 = Mg2+ + 2ClB. Ba(OH)2 = Ba2+ + 2OHC. CH3COOH = H+ + CH3COO-D. KHSO4 = K+ + H+ + SO42-【答案】C【解析】【分析】氯化镁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生成镁离子和氯离子;氢氧化钡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生成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醋酸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可逆号连接;HSO4-为强酸的酸式酸根离子,拆分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详解】氯化镁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MgCl2Mg2+2Cl-,故A正确;氢氧化钡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B正确;醋酸是弱电

15、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是CH3COOHH+ + CH3COO-,故C错误;HSO4-为强酸的酸式酸根离子,KHSO4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是KHSO4 = K+ + H+ + SO42-,故D正确。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盐酸与石灰石反应:CO32+2H+ = CO2+H2OB. 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 = 2Fe3+3H2C. 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2H+ Cl + ClOD. 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Ba2+2OH+Cu2+SO42 = BaSO4+Cu(OH)2【答案】D【解析】【分析】碳酸钙难溶于水,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写成离子;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次氯酸是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写成离子;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两种沉淀。【详解】碳酸钙难溶于水,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 = Ca2+CO2+H2O,故A错误;铁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H+ = Fe2+H2,故B错误;次氯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