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437362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 2020.11考生注意:1、本卷考试范围:必修1第一三章。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上填写好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在非答题区位置作答无效。第I卷 (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金属材料的开发一直是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一些新的金属材料相继被开发出来并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例如,铀(U)用作核电厂反应堆的核燃料,镅(Am)在烟雾探测器中用作烟雾监测材料;特点是被誉为“21世纪的金属”钛(Ti),应用前景更为广阔。钛(titanium

2、)是一种活泼金属,但因其表面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使它不易跟其他物质反应,而具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除此之外,它还具有熔点高、硬度大、可塑性强、密度小等优点。根据以上背景资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钛不属于稀土金属B 钛是很好的航天航空材料C 钛在空气中不与其他物质反应D 钛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是很好的防腐材料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含有NA个原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B 25 ,1.01105Pa,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C 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则其100 mL溶液中含Na数为0.1NAD

3、 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3.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A 浓硝酸易挥发,应贮存于磨口细口瓶中,加盖橡胶塞,并放置于阴凉处B 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 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D 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4.粗盐溶液过滤,除去泥沙后的滤液中,含有可溶性的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将上述杂质除去:加入稍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加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B C D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检验稀

4、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可在反应后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恰好完全反应B 某液体可能是海水或蒸馏水,将其蒸发结晶,液体消失,无残留物,该液体为蒸馏水C 某溶液完全蒸发后无固体残留物,该溶液中一定含硫酸根离子D 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溶液中一定含碳酸根离子6.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如图是实验室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的一部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步骤的操作是过滤B 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步骤的反应是否进行完全C 步骤、的操作分别是过滤、萃取D 步骤中加入的有机溶剂可能是酒精或四氯化碳7.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Mr(Y)0.5Mr(Z),下列

5、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ZB 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C 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1 molD 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2 g Y气体和1 g Z气体,则其压强比为218.3.6 g碳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2 gmol1,则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是()A 3.3 g B 6.3 g C 8.4 g D 13.2 g9.将质量均为mg的O2、X、Y气体分别充入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Y气体可能分

6、别是() A C2H4、CH4 B CO2、Cl2 C SO2、CO2 D CH4、Cl210.配制100 mL 1.0 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 容量瓶使用前用1.0 molL1的碳酸钠溶液润洗B 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 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D 用敞口容器称量碳酸钠且时间过长11.某温度下,VmL不饱和NaNO3溶液ag,蒸发掉bg水或加入bg NaNO3固体(恢复到原温度)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则下列量的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 该温度下NaNO3的溶解度为100 gB 原不饱和溶液中NaNO3质量分数为%C 原不饱和溶液中NaNO3

7、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D 原不饱和溶液的密度为gmL112.把500 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A 0.1(b2a) molL1 B 10(2ab) molL1C 10(ba) molL1 D 10(b2a) molL113.下列关于氧化物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组合为()金属氧化物也可以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

8、定是酸性氧化物A B C D 1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含有大量 Ba2的溶液中:ClKB 含有大量H的溶液中:Mg2NaC 含有大量OH的溶液中:Mg2D 含有大量Na的溶液中:HK15.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球a膨胀鼓起。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出现上述现象的是()A X为一氧化碳、Y为氢氧化钙溶液B X为二氧化碳、Y为氢氧化钠溶液C X为氯化氢、Y为氢氧化钡溶液D X为二氧化硫、Y为氢氧化钠溶液16.有关胶体等分散系的制备、性质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氯化铁饱和溶液

9、,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制得氢氧化铁胶体B 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现象为先生成红褐色沉淀,之后沉淀溶解C 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D 将氢氧化铁胶体与硅酸溶胶相互混合,混合液变浑浊17.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性。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是以YmOn、BaO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则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中Y元素的化合价是()A 2 B 3 C 4 D 51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Ca(HCO3)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Ca2

10、+2OH=CaCO3+H2OB 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H4HSO4在稀溶液中反应:Ba2+2OH+2H+=BaSO4+2H2OC 向100 mL 1 molL-1FeBr2溶液中通入0.5 mol Cl2:2Fe2+2Br+2Cl2=2Fe3+Br2+4ClD 氢氧化铁与足量的氢溴酸溶液反应:Fe(OH)3+3H+=Fe3+3H2O19.对于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B 被氧化的氯原子和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C Cl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D 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之比为5120

11、.常温下,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2A2+B2=2A3+2B;16H+10Z+2X2+5Z2+8H2O;2B+Z2=B2+2Z,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Z2+2A2+=2A3+2Z反应可以进行B Z元素在反应中均被还原C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2、B2、A3+D 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是A2+、B、Z、X2+21.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图所示),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 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C 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

12、热量D 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化合物22.为了配制100个水分子含有1个钠离子的溶液,90.9 g水中需要投入钠的质量是( )A 4.6 g B 2.3 g C 1.161 5 g D 1.15 g23.装置甲、乙、丙都是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装置中氯化钙的作用是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B 选用丙装置,实验结束时先移去酒精灯,再将导气管拿出水面C 用乙装置实验时,蒸发皿中产生大量肥皂泡,点燃肥皂泡发出爆鸣声D 三个装置相比较,乙装置简单、操作简便、节约原料、安全性好24.已知X、Y、Z、W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则W、X不可能是()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25.(14分)某小组同学为探究H2O2、H2SO3、Br2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记录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实验操作吹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3)装置C的作用是_,C中盛放的药品是_。(4)实验操作,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5)由上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