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438332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模块检测高一化学试题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共50分)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标志的是( )A. 甲烷的产量B. 乙烯的产量C. 乙醇的产量D. 苯的产量【答案】B【解析】乙烯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标志,答案选B。2.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 可溶于水B. 具有较高的熔点C. 水溶液能导电D. 熔融状态能导电【答案】D【解析】【详解】A.可溶于水的物质不一定含有离子键,如硫酸,故A错误;B.具有较高熔点的物质不一定含有离子键,如二氧化硅,故B错误

2、;C.水溶液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含有离子键,故HCl,故C错误;D.固态不导电,但熔融状态能导电,说明该化合物熔融状态能电离出阴阳离子,含有离子键,故D正确;答案:D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A. CaCl2和Na2SB. Na2O和Na2O2C. CO2和NaClD. HCl和NaOH【答案】A【解析】【详解】A.CaCl2和Na2S都为离子化合物,并且只含有离子键,化学键类型相同,故A正确;B.Na2O只含离子键,Na2O2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同,故B错误;C.CO2为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NaCl为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化学键类型不同,故C错误;

3、D.HCl为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NaOH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二者化学键类型不同,故D错误。故选A。【点睛】一般来说,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离子键(AlCl3、BeCl2除外),非金属元素间形成共价键(铵盐除外)。4.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A. 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B. 碳酸钙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C. 锌和稀硫酸制氢气D. 烧碱固体与浓氨水制氨气【答案】B【解析】ANO易被氧化,不能利用排空气法收集,故A不选;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利用浓硫酸干燥,然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选;C生成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应选

4、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不选;D烧碱固体与浓氨水制氨气,氨气能被浓硫酸吸收生成硫酸铵,不能干燥气体,故D不选;故选B。点睛: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气体的制备实验、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由图可知,为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备气体,且浓硫酸可干燥气体,然后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易错点为选项D,不能忽视氨气与浓硫酸的反应,以此来解答。5.下列变化中,不存在化学键断裂的是( )A.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B. 干冰气化C. 氯化钠固体溶于水D.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氯化氢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有化学键的断裂,A不符合题意;B干冰气化,只是物质状态的

5、变化,化学键没有断裂,B符合题意;C氯化钠固体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有化学键的断裂,C不符合题意;D氢气的氯气中燃烧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考点:考查化学键判断6.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B. 1H与D互称同位素C. 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D. 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答案】C【解析】氘(D) 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A对;1H与D互称同位素,B对;同素异形体都是单质,不是化合物,C错;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20,D对。【考点定位】本题

6、考查核素。7.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取的是( )A. FeCl2B. H2SiO3C. CaSiO3D. Cu2(OH)2CO3【答案】B【解析】化合反应概念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A.铁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方程式为Fe+2FeCl3 3FeCl2,故A不选;B.二氧化硅和水不反应,所以硅酸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故B选; C.氧化钙与二氧化硅高温化合生成硅酸钙,方程式为CaO+SiO2CaSiO3,故C不选;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与二氧化碳等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属于化合反应,故D不选;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化合反应的概念。涉及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7、、硅酸制备等。本题的易错点是D。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 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C. 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D. 原子半径:r(X)r(Y)r(Z)r(W)【答案】B【解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应为F,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且原子序数小于F,应为O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A族,由原子序数关系可知Z为Na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W应为S元素。A元

8、素X、W的简单阴离子分别为O2-、S2-,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故A错误;BY为F,Z为Na,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F,是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C非金属性F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C错误;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半径r(F)r(O)r(S)r(Na),故D错误;故选B。【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9.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会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 增加 C的质量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体系压强增大D.

9、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答案】B【解析】A. C是固体,增加 C的质量反应速率不变,A错误;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C.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C错误;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D错误,答案选B。10.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断裂1mol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mol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Q1 + Q2 Q3B. Q

10、1+ Q2 2Q3C. Q1 + Q2 Q3D. Q1 + Q2 2Q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来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热H0,据此解答。【详解】破坏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则H-H键能为Q1kJ/mol,破坏1mol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则Cl-Cl键能为Q2kJ/mol,形成1mol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则H-Cl键能为Q3kJ/mol,对于H2(g)+Cl2(g)=2HCl(g),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Q1kJ/mol+Q2kJ/mol-2Q3kJ/mo

11、l=(Q1+Q2-2Q3)kJ/mol,由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热H0,即(Q1+Q2-2Q3)0,所以Q1+Q22Q3。故选D。11.在一定条件下的恒容容器发生可逆反应:2A(g)2B(g)3C(g)+D(g),反应达化学平衡的标志是(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同时生成n molDB. B的浓度保持不变C.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D. 单位时间内消耗nmolB,同时消耗nmolA【答案】B【解析】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n mol D,两者速率之比不是2:1,不满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是平衡状态,故A错误;BB的浓度保持不变,量一定,能说明到达平衡状

12、态,故B正确;C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C错误;D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B,同时消耗n mol A,均为正反应速率,无法判断是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B。点睛:化学平衡的标志有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两大类。一、直接标志: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注意反应速率的方向必须有正向和逆向。同时要注意物质之间的比例关系,必须符合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的比值。二、间接标志:1、各物质的浓度不变。2、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变。3、对于气体体积前后改变的反应,压强不变是平衡的标志。4、对于气体体积前后不改变的反应,压强不能做标志。5

13、、对于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反应,气体体积前后改变的反应密度不变是平衡标志。6、对于恒温恒容下的反应,有非气体物质的反应,密度不变是平衡标志。12.下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指针指向M,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指针指向M,这说明构成原电池,原电池中,负极材料比正极材料活泼,且负极材料是随着反应的进行质量减少,正极材料增加或放出气泡,根据题意可知,N极是负极,M极是正极,且N极材料比M极活泼,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M是锌作负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

14、电,故A错误;B.铜是正极,但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电极质量不变,故B错误;C.银是正极,溶液中的银离子放电,质量增加。锌是负极,锌失去电子,质量减少,故C正确;D.锌是负极,铁是正极,溶质的铁离子放电转化为亚铁离子,故D错误。答案选C。13.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有机产物的烷烃是()A. (CH3)2CHCH2CH2CH3B. (CH3CH2)2CHCH3C. (CH3)2CHCH(CH3)2D. (CH3)3CCH2CH3【答案】D【解析】【分析】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有机产物,说明有3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然后分析每种物质等效氢即可;【详解】一氯取代反应后

15、,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有机产物,说明有3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A、根据所给有机物,有5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所给有机物,有4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所给有机物,有2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所给有机物,有3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故D符合题意。【点睛】等效氢的判断是本题的难点,(1)同一个碳原子上氢原子是等效的,(2)对称两端的氢原子是等效的,(3)同一个碳原子上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1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5molC4H10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5NAB. 34 g羟基和34g氢氧根均含有2NA个电子C. 1L01 molL-1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2NAD. 标准状况下,224L由CHCl3和CH2Cl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答案】A【解析】A. 1分子C4H10中含有13个共价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