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双语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438032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双语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双语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双语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双语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双语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双语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双语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化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96年2月9 日欧洲一科学小组,由和两原子经核聚合,并放出一定数目的中子而制得原子,则两原子在核聚合过程中放出的中子数目是A. 41B. 115C. 142D. 162【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两原子在核聚合过程中放出的中子数目为:(60+208)227=41,选A。考点:考查原子结构、质量守恒定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4C和14N质量数相同,互为同位素B. 3He和4He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C. 12C

2、和 13N中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D. 12C和14N含有相同的中子数【答案】B【解析】A. 14C和14N质量数相同,质子数不同,不能互为同位素,A错误;B. 3He和4He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B正确;C. 12C和 13N中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不能互为同位素,C错误;D. 12C和14N含有中子数分别是1266、1477,D错误,答案选B。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ABDCB. 原子序数dcbaC. 离子半径C3DBA2D. 单质的还原性ABDC【答案】C【解析】【详解】aA2、bB、cC3、d

3、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存在a-2=b-1=c+3=d+1,所以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abdc,A、B在C和D元素下一周期,A.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BACD,故A错误;B.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abdc,故B错误;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abdc,所以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C3DBA2,故C正确;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同一周期元素金属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这几种元素金属性强弱顺序是B ACD,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4

4、.已知: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B元素的阴离子半径;C和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的原子半径。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A. ABCB. BACC. CABD. ACB【答案】B【解析】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A、B同周期;A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B元素的阴离子半径,A在B的左侧;C和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所以C、B同周期;C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的原子半径,C在A的左侧;故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为:。答案选B。5. 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元素的

5、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B. 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C. 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D. 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答案选B。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6.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不正确的是( )A. 卤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增强,其对应的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B. 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其对应的单质还原性逐渐增强。C. 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其对应的氢化物稳定性减弱。D. 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分别位于周期表第1和第17纵行【答案】A【解析】【详解】A、同一主族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所以卤

6、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至下逐渐减弱,其对应的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故A错误。B同一主族元素,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因此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其对应的单质还原性逐渐增强,故B正确;C、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至下逐渐减弱,其对应的氢化物稳定性减弱,故C正确。D、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分别位于周期表第1和第17纵行,故D正确。故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明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单质还原性和氧化性的关系。7.下列各组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 稳定性:NH3PH3 SiH4B. 酸性:HClO4 H2SO4 H3PO4C

7、. 碱性:KOH NaOH Mg(OH)2D. 还原性:F Cl Br【答案】B【解析】A、因非金属性NPSi,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PH3SiH4,A错误;B、非金属性ClSP,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ClO4H2SO4H3PO4,B正确;C、金属性KNaMg,则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KOHNaOHMg(OH)2,C错误;D、非金属性FClBr,则对应离子的还原性FClBr,D错误。答案选B。8. 下列不能用于判断F和Cl的非金属性强弱的事实是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C. 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D. F-和Cl-的还原性【答案】B【解析】

8、试题分析: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根据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以及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等角度判断,但氟为最活泼的非金属,没有负价,没有最高价含氧酸,选B。考点:考查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9.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A. 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B. 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C. 14N与15N互为同位素D. 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且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则A、

9、13C与15N的中子数分别是3167、1578,中子数不相同,A错误;B、13C是核素,不是单质,与C60不能互为同素异形体,B错误;C、15N与14N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C正确;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分别是8和7,不相同,D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核素组成及同位素的有关判断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2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化合价从+1递增到+7B. 在周期表中的过渡元素中寻找半导体材料C.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关D. 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答案】C【解析】AF、O元素没有最高正化合价,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

10、化合价从左到右为:+1+5,故A错误;B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区域的元素通常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可以用来做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故B错误;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核外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性质,因此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关,故C正确;D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可存在同位素,为不同的核素,故D错误; 故选C。11.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结构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B. 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依次增大C. A族元素

11、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弱D. 16O2与18O2互为同位素,它们的性质基本相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递变规律,而不是结构,A错误;B、同周期元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核外电子排布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例如:Na+Mg2+,Cl-Na+,故B错误;C、 A族元素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离子的还原性就逐渐增强,故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故C正确;D、同位素指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故错误,此题选C。考点: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点12.下列叙述中

12、,正确的是A. C、N、O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越来越难B. Li、Na、K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C. Na、Mg、Al的简单离子的氧化性以依次增强D. P、S、Cl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其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答案】C【解析】A. C、N、O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与氢气化合越来越容易,故A错误;B. Li、Na、K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故B错误;C. Na、Mg、Al的金属性逐渐减弱,简单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故C正确;D. P、S、Cl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其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故D错误;故选C。13.X

13、、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YZWA. X、Y、Z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单质中,X的单质最稳定B. Z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一种强酸C. Z单质在Y单质中燃烧可反应生成ZY3D. Z单质与Fe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铁元素显+3价【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Y和X应该是第二周期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因此Y应该是氧元素,则X是氮元素,Z是S元素,W是氯元素;A. X、Y、Z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单质分别为N2、O2、S单质,因为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所以

14、最稳定,故A正确;B. Z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亚硫酸和硫酸,其中亚硫酸不是强酸,故B错误;C. S在O2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直接生成三氧化硫,故C错误;D. S单质的氧化性较弱,与Fe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铁元素显+2价,故D错误,故选A。14.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XYZWA. 原子半径:WZYX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C. 四种元素的单质中,W单质的熔沸点最高D. W的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短周期元素在周期

15、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Y和X应该是第二周期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因此Y应该是氧元素,则X是氮元素,Z是S元素,W为氯元素;A. 同周期元素,核电荷越大,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ZWXY,故A错误;B. 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高氯酸的酸性最强,即W最强,故B错误;C. 四种元素的单质分别为N2、O2、S单质、Cl2,常温常压下只有S是固体,所以Z单质的熔沸点最高,故C错误;D.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是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故D正确,故选D。【点睛】理解元素周期性变化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微粒半径比较时,先看电子层数,再看核电荷数,最后看核外电子数。15.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A. 稳定性:NH3PH3 SiH4B. 酸性: H3PO4H2SO4 H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