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全纳教育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2437825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全纳教育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3全纳教育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3全纳教育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3全纳教育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3全纳教育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全纳教育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全纳教育精编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随班就读的持续发展 全纳教育陈云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香港学校发展计划 照顾学生能力发展2001年7月14日 随班就读的持续发展 全纳教育教育改革与社会需要全面提高民族素質的需要中國特色的特殊教育 隨班就讀全纳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保证学习的成功 教育改革与社会需要 教育的革新 教育要面向未來 面向世界 面向現代化社会需要 中國有5000萬殘疾人 每20人有一人殘疾 每5個家庭有1個有殘疾成員 民族振兴 提高全民素質 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全面掃除青壯年文盲三優工程 優生 優育 優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尊重儿童的学习特点科教興國與知識經濟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2001年 中國特色的特殊教育 依法制教政府推動教

2、育改革與普及義務教育掛鉤普及與提高相結合以隨班就讀為突破重點 特殊教育的定義 中國的特殊教育指的是對殘疾人的教育1989年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辦公室公布的結果0 14歲殘疾兒童有817 35萬人佔同齡兒童 3 075億 的2 66 預計於1998年全國大約有6千萬殘疾人 其中有8百萬人為學齡兒童 依法治教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师法 有關殘疾人的法规政策 關於發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見中國殘疾人事業五年工作綱要1988 1992中國殘疾人事業八五計劃綱要1991 1995全國殘疾兒童青少年義務教育工作八五實施方案殘疾人教育條例關於開展隨

3、班就讀的試行辦法 隨班就讀的改革 全员參與改革教育管理改革教師培訓改革普通學校改革特殊學校改革家庭與社區參與 隨班就讀試验 1989 盲童 聋童 智力落后儿童1994年 關於開展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工作的試行辦法 試行辦法共分七個部分36條目七個部分的內容分別為 總則 對象 入學 教學要求 師資培訓 家長工作 教育管理等 特殊學校為資源中心 參與培訓普通教師評估檢測學生的能力家長咨詢指導到普通學校巡迴指導 面向二十一世紀的特殊教育學校的發展方向 2 家庭服務 康復治療早期干預 職業培訓 社區服務 各級政府行政部門指導 特殊教育學校 民政殘聯 上級 社會 學校 科研 教育教學 校內康復 職業培訓

4、 家長指導 科研 資詢 資源教室 普通學校 培訓 家長 矯正 特教班 隨班就讀 面向二十一世紀的特殊教育學校的發展方向 3 自身建設 學校 協作 中心校作用 觀念 自發改革 設備 師資 家長諮詢 師資培訓 檢測評估 巡回指導 社區 家長 民政殘聯 醫療康復 校際交流 科研 面向二十一世紀的特殊教育學校的發展方向 4 21世紀特殊教育學校 教育教學 資源中心 社區服務 早期教育 康復 普教育回歸 基礎教育開發潛能發展個性 個別指導 職業教育 學會生存 建立網絡 建立檔案 對交外流對活內動 家長諮詢培訓指導 診斷檢查康復指導 隨班就讀 師資培訓 随班就读 高质量的教育 形体融合 Physicali

5、ntegration Sitting 随班就坐 社会融合 Socialintegration Confusing 随班就混 教育融合 Educationalintegration 隨班就讀 LearningintheRegularClassroom 已经实现的改革 1 各学区普查残疾学生的人数和情况2 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争取共识3 开展随班就读试验4 随班就读年会总结成功经验5 举办各类提高教师能力的培训和活动 已经实现的改革 6 制定随班就读试行办法规范要求7 全国性的改革试验 全校参与 全学区参与8 教学改革与评价效果9 特殊学校支持随班就读 可持续发展研究 1 全纳学校效能评价2 运用

6、信息科技即时交流教育改革新法3全纳教育与素质教育改革4多元智能与儿童学习评价5学生行为困难 学习困难 全納教育的提出 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大會 泰國的宗迪恩1993年亞太地區特殊需要教育會議 中國的哈爾濱1994年世界特殊需要教育會議 西班牙的薩垃曼卡 全納性教育 InclusiveEducation 全納性教育是通過全納性學校來實施的全納性學校的原則是為所有的兒童提供教育 包括那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全納性教育要求普通小學進行全面改革以便對學生的多樣性做出適當的反應與措施 以適應兒童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態度 薩垃曼卡宣言 1994年薩垃曼卡宣言中聲明每一個兒童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權利 必須給

7、他實現和維持他可接受水平的學習機會 每一個兒童都有其獨特的個人特點 興趣 能力和學習需要 教育的設計和教學的實施應充分考慮到這些特點及個別需要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必須有機會進入普通學校 這些學校應該將他們吸收在能滿足其需要的 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活動中 哈爾濱宣言 1993年2月1日至4日中國哈爾濱舉行通過全納性教育這一觀念 探索滿足一切兒童基本學習需要的多種策略 哈爾濱宣言 承認每個兒童都享有接受良好基礎教育的基本權利 認識到每個兒童都具有獨特的品質 興趣 能力和需要 所有兒童 青年和成年人都應該有機會達到並保持令人滿意的知識水平 兒童的基本學習需要各不相同 應該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系統來加以

8、滿足 對殘疾人的學習需要給予特殊注意 向各類殘疾人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機會 人权教育观 每个孩子生而具有权利生活 生存和发展权是与生即有的权利儿童享有非歧视待遇表示意愿的权利教育的种种措施要从儿童的最大利益出发 儿童是成人的附庸 儿童他们没有独立的人格 因此他们的愿望不重要大人的愿望和标准来教育儿童听话的儿童日后才会有出息惩罚是教育的好办法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 终生活在愧疚的阴影里 成人不需要认错 没有一个教师会做错决定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想要保持做父母或做教师的尊严 不可以在儿童面前承认错误即使错在成人儿童的是非与道德难以形成 所有的儿童是一样的 儿童各个不同 他们的差异是由先天和环境的不同而决定照

9、顾儿童的个别差异是培养人才的起点允许儿童采用最有利于他学习的方法是人人成才的道路 正确看待学习不良 儿童学习不良是他们不好好学习儿童学习不良是 没有学会学习的方法是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是缺乏好的有效的教育方法 从儿童自身利益和发展前景看待儿童 儿童的想象力是发明创造的动力儿童的好奇心是学习的动机儿童的情感是美德的起点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学习的关键 创造成功的学习经验 以儿童中心来设计教学 管理学校适应儿童成长需要的课程 适应性课程培养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成功经验为学习的最终目标 告诉每一个孩子 你能成功 感谢支持 请联系我们 中央教育科研所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中国特殊需要在线ChinaOnlinefortheSpecialN中国特殊教育杂志社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 邮编100088010 62003358 623893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