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随笔二篇:咬文嚼字-不求甚解-中职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2436158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9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艺随笔二篇:咬文嚼字-不求甚解-中职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文艺随笔二篇:咬文嚼字-不求甚解-中职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文艺随笔二篇:咬文嚼字-不求甚解-中职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文艺随笔二篇:咬文嚼字-不求甚解-中职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文艺随笔二篇:咬文嚼字-不求甚解-中职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艺随笔二篇:咬文嚼字-不求甚解-中职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艺随笔二篇:咬文嚼字-不求甚解-中职精编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咬文嚼字 朱光潜 老鼠掉进书箱里 咬文嚼字 A 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B 形容卖弄才学 C 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咬文嚼字释义 例1 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 切不可一味地 例2 此君肚里学识稀薄 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 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例3 此事明明是你错了 你再 也毫无用处 题目的含义 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炼字 曾国藩率领武装与太平军作战初期多次失败 清政府要求各地的地主武装头目写奏章总结与太平军作战的经验教训 曾国藩写到 屡战屡败 一词 当时作为师爷的左宗棠看罢大惊 劝其改为 屡败屡战 咸丰帝看后

2、大悦 湘军也因此得到了清政府的大力支持 势力越来越大 一副对联 另一副对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败在一撇上的战争 据资料记载 1930年4月 阎锡山 冯玉祥结成反蒋联盟 发动了讨蒋的中原大战 阎 冯两部预定在豫 晋交界处的沁阳会师 以求一举聚歼河南的蒋军 可是 这场战争却没能在原计划的河南 沁阳 境地开战 而是弄到了河南的 泌 b 阳 沁阳在河南的北部 即黄河以北 而泌阳则在河南的南部 这一北一南相差200多公里 所以 最终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 作者介绍 朱光潜 1897 1986 安徽桐城人 现代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 笔名

3、孟实 孟石 代表作 文艺心理学 诗论 谈美书简 西方美学史 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等 重点字词 咬文嚼字没镞岑寂锱铢必较烟榻蕴藉付梓尺牍下乘倒涎 ji o m z c n y nji z ch ng t d xi n z zh 分析结构 归纳各部分要点 咬文嚼字 第一部分 1一2 郭沫若改字 句式改变 第二部分 3一4 王若虚改句 字数增减 第三部分 5 韩昌黎改诗 字眼不同 句式不同 意味不同 字数不同 意味不同 思想感情 意境不同 字眼不同 善用字的联想意义 套板效应 示意图 分析第一部分 1 用 这 和 是 在不同的语境中 有什么区别 有什么启示 1 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2 六

4、个 你这 3 你是个好小子 4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改为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语气坚决 感情强烈 表假定语气 启示 思想感情不同 结构不同 不合逻辑 启示 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要破费周折 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 一定要仔细品味 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态度和治学精神 2 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 使用怎样的写作方式 作用何在 写作方式 对比作用 正误比较分析 使之更具有说服力 3 所举例子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给我们的启示 特点 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 启示 各代名家都非常注重语言文字的锤炼 我们更应该 咬文嚼字 分析第二部分 2 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 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文字上的推敲 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5、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 1 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 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1 原文 草中石 以为虎 并非 见草中有虎 2 原文 视之 石也 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 总之 一字增减 就会引起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启示 我们咬文嚼字要有思路 或由表及里 或由此及彼 这样品味才能到位 启示 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当的表情达意 分析第三部分 1 世人与朱光潜就 推敲 的看法是否一致 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A 世人认为 敲 字好 有动作 形象 声音 B 朱光潜不迷信 不盲从 独抒新见 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文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 启示 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 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2 与前面

6、比较 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文嚼字 从文字表达的意境 总之反复强调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 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 在文字上推敲 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三 总结归纳1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联系2 写作的目的 让读者明白 咬文嚼字的目标 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咬文嚼字的要求 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 咬文嚼字的方法 以严谨的态度 刻苦自励 精心玩索 推陈出新 例子 分析 道理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一句的修改 句式不同意味不同 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史记 中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僧推月下门 一句的推敲 字眼不同意境

7、不同 咬文嚼字 原文结尾 以上只是随便举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例子举不尽道理也说不完 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 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本着这个精神 他随处留心玩索 无论是阅读或写作 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的好习惯 它不能懒不能粗心 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 文学是艰苦的事 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 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文的精炼与吻合 他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本文标题是 咬文嚼字 按照通常意义来讲 咬文嚼字含有贬义 说的是一种不好的习惯 即过于斟酌字句 或说死抠字眼儿而不顾及精神实质的现象 作者在这里是贬词褒用 借以说明在文学创作和阅读方面 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

8、的谨严 阐明 在表里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 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的道理 主题 欣赏小故事 有一个乞丐 他面前的牌子上写着 本人自幼双目失明 可乞讨的效果很不好 一个诗人见到 把他面前的牌子上的字改写为 结果乞讨的效果非常好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春天到了 可我什么也看不到 轻风 细柳 淡月 梅花 轻风舞细柳 淡月隐梅花 黄庭坚 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轻风摇细柳 淡月映梅花 苏东坡 为下面的诗句添加动词突出特征 宋代文人苏轼 一天同他妹妹和诗友黄庭坚一起论诗谈文 苏小妹 大家在 轻风细柳 淡月梅花 中间各添一个字 变成五言联句 苏东坡略一思索 脱口而出 轻风摇细柳 淡月映梅花 接

9、着黄庭坚吟出两句来 轻风舞细柳 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随后也念出自己的诗句 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 相比之下 苏 黄二位添加的字意思平常 而苏小妹用一个 扶 字将轻风与细柳拟人化了 写出了细柳的纤弱形态 一个 失 字 写出了淡淡的月光中梅花隐隐约约的朦朦胧胧美景 十分传神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 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 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 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 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其他类似的却很多 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词 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 春风又到 江南岸 绿 绿 较之 到 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 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红杏枝头春意浓 闹

10、这一 闹 字 可见其杏之红 其红之浓 无 声 的景象附上了有声的意味 视觉与听觉被彼此打通 传达出精微的感受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含 字以比拟手法说明诗人是在屋内通过窗户看到外面的自然景象 西岭千秋雪 尽收眼底 风翻白浪花千片 雁点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 寄水部员外郎 以一个 点 字不仅形象地把湛蓝的天底下排成 一 字的大雁描绘出来 而且突出了这个 一 字不是一条连续的线 而是由一只只大雁 点 成的 这样就准确而传神地把特定意境表现出来 江碧鸟愈白 山青花欲燃 杜甫 绝句二首 之二 燃 字不仅写出了山花火红的颜色 而且赋予了山花一种动态美 思考 本文的思想内容对你的阅读和写作有什

11、么启示 思考 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你获得了哪些写作的启示 文学艺术能否进步的根本在于语言咀嚼是否到位 作家的语言修养程度与其艺术成就甚至一个时代的文学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 对待语言文字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从而自觉养成一种对待语言文字的谨严态度 读书 作文 有时连一个字眼都不能轻易放过 连郭沫若那样的文学家 在用词上也会有小毛病 这说明 提高阅读 写作能力 得下苦功夫 细功夫 阅读和写作的启示录 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 不迷信盲从权威 运用语言要刻苦自励 推陈出新 让我们明白了文学艺术达到完美境界的奥秘 文字是好是坏 关键要看它的表达效果 而不是繁简 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 也会含有丰富的意思

12、 创作时要敢于大胆发挥想象和联想 不能满足于平淡的表达 锤炼文字不能光从字面上着眼 重要的是捕捉 把握自己要表达的感情 写法启示 学问靠积累 平时在阅读 生活中要做有心人 写议论文既要举例子又要讲道理 而且例子要典型 充足 解说要到位 不求甚解 马南邨 该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1段 开宗明义 先提出现在人们对 不求甚解 古义的否定 第二部分 第2 4段 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义 先指出 一定要好好读书 其次 不要 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 要 会意 再具体解释陶渊明式的 不求甚解 的两层意思 一戒 自负 二戒 固执 第三部分 第5 9段 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一些字句的 甚解 要理解 精神实质 不求甚解 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 不要死抠字句 求其表面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把握精神实质不拘于表象 侧重点 写作 读书 角度 态度 方法 相辅相成 并行不悖 观点 关系 咬文嚼字 与 不求甚解 两文主旨是否矛盾 不矛盾 咬文嚼字 是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 精益求精 不求甚解 强调读书要把握精神实质 不要困于表面现象 前者侧重写 后者侧重读 同时 即使都是读书或都是写作过程 精益求精 反复修正和把握精神实质 不拘表面这两点要求也要同时具备 两者相辅相成 并不矛盾 另外 咬文嚼字 是谈学习的态度 不求甚解 是谈学习的方法 两者角度不同 精神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