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383555 上传时间:2020-05-15 格式:DOC 页数:176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名称: 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课题名称: 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课题名称: 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课题名称: 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6页
课题名称: 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名称: 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名称: 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doc(1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名称: 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GLA070067课题类别:教育部专项课题 课题资助经费:5000元学科分类: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课题鉴定时间:2011年4月课题负责人:陆 华 东南大学主要成员:樊和平、杨向东、陆 军、游 博、余依川、潘京苏、张 淼、胡光喜刘 晓、王 茹、洪希佳、曹俊杰、陈皓然、黄秀娟、江 伟研究总报告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目 录一、研究问题 3(一)研究目的3(二)研究意义3(三)核心概念3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4(一)研究背景4(二)研究综述4三、研究程序 6(一)研究设计6(二)研究内容6(三)研究方法6四、研究成果和主要结论 7 (一

2、)研究成果7 (二)主要结论7五、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17六、参考文献17七、调查问卷20一、研究问题(一)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相互关系的深入而系统地挖掘,强调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养的重要的现实意义,并论证普通高校如何通过国防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路径和具体措施,提升国防教育在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一是提出高校国防教育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的重要课题。课题组将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民族、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深化研究,详细阐述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和高校国防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

3、精神的独特优势,丰富了拓展国防教育的理论范畴,丰富国防教育的知识体系。二是借鉴国外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经验与启示,为高校国防教育培育民族精神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与思路。2现实意义一是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分析当前高校国防教育的不足,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和国防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的现状,为国防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二是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问题提出针对高校国防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拓展了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渠道。三是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转变传统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与手段,达到良好的国防教育效果。(三)核心概念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是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象,它是按照捍卫国家主权、安全

4、和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要求,对公民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它包括国防精神教育(如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民族的传统美德、国防道德、国防心理等)、国防知识教育(如国防常识、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国防形势、国防法规等)、国防实践教育(如国防体育、军事训练、战备演习、国防社会调查等),其核心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对民族精神有众多理解,有人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追求的思想体系,它包括以国家学说为代表的社会观;以伦理道德学说为代表的价值观;以自然观、方法论、认识论为代表的哲学观” 增强中

5、华民族凝聚力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页;也有人认为:“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是整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和升华。它集中表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客观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建构自己生活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性格和风貌”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页;还有人认为民族精神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特定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内在特质的基本风貌。因此,它既有光辉灿烂、催人奋进的一面,又有沉滞抑郁、激人图变的一面。优异的一面中蕴含着消极的因素,令人愤激的一面中包孕着值得宽慰

6、并且可以向另一面转化的潜在质素。两方面的因素,交相杂陈” 李宗桂著中国文化概论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6页等等。笔者则从伦理学层面进行论证,提出“民族精神作为一种伦理性实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既蕴含着对精神本质的追求,又外化出活的伦理世界,表现为各种价值合理性的规律存在。它既是民族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支柱,又是达成价值认同的原动力,还是世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民族精神在固有着这些伦理特质的同时又表现出具体的外部特征,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如重德、务实、宽容、爱国;如勤劳勇敢、求实创新、和平开放等。党的“十六”大报告高度提炼出:“在五千多年的

7、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不难看出,民族精神既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又承载着时代发展所必需的价值源泉。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一)研究背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在吸收外来先进科学技术致力于使国民经济连续多年增长、人民生活取得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一股强大的外来文化、外来价值观的冲击使得根植于几千年中华民族本土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遭遇了空前的挑战,传统的价值观遭到质疑,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生活在外来文化的包围圈中,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意识已到了极其危险的境遇。拯救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重塑民

8、族意识成为摆在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面前的重要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更是责无旁贷。在普通高校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很多,国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无论从理论层面考察还是从实践层面检验,它都能担当起培养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国防教育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民族精神培养的内涵。作为国防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一直关注着国防教育与学生素质培养的内在联系,而素质诸要素中民族精神这一要素的培养在当今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承担着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应该是既有着“民族气魄”,又有着“世界胸怀”的一代,而民族精神的培养和弘扬可以通过对新时期学校国防教育

9、的教育理念、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进行充分挖掘后得到确证和落实。如今,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如从1985年实施试点开始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伴随着国防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普及,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国防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不过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师资队伍理论研究能力的不足,加上学科定位问题尚未解决,对国防教育的研究绝大多数局限在具体政策、具体问题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如主要集中在不同阶段国防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军事课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军事课教学改革方法的研究、军事技能训练的内容与模式研究等,基础理论研究显得较为薄弱,即使是关于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的研究论文大多也缺乏哲

10、学层面的理论探讨,而对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关系的研究尤为不足,这从1997年、2000年、2006年、2008年、2010年先后召开的五届全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论文研讨会所提交和出版的文集中便可知晓。任何一门学科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广泛的应用价值,更在于夯实其理论基石,从而使其实践能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发挥更大的育人功能,这也正是国防教育下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二)研究综述由于形势的需要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对民族精神的培养研究一直受到理论界特别是德育教育工作者们的关注,如朱贵平的在大学生中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见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7期)、余鸣娟的有效发挥课程优势 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11、(见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5期)、蒋雪梅的素质教育与民族精神探析(见德育研究2007年第1期)、杨守金、夏家春的新世纪弘扬必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见学术交流2003年第7期)等,都从不同角度对民族精神的概念、内涵、表现形式、培养意义、实施方法和手段等给予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但缺乏对民族精神价值内涵的哲学层面的解读。其实,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的很多论述及其理论来源中,都可找寻到民族精神及其价值的理论根源。对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关系的研究属于较新的课题。课题组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散见于各种学术刊物。但总体而言,对高校国防教育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比较欠

12、缺,有待进一步深化。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潘正峰在“国防教育要担负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庄严职责” 潘正峰国防教育要担负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庄严职责J,载国防2004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民族精神是民族存续的精神血脉、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民族兴盛的精神资源,对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防教育要有新的突破,必须承担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职责。周洪先、胡文明、曾平华的“充分发挥国防教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作用” 廖文科主编新的理论视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三届国防教育学术研讨会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文章指出: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

13、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是应对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新态势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在国防教育中增强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自觉性就必须科学把握民族精神和国防教育的关系,将其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目标。程森成、李松竹的 “高校国防教育与青年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 廖文科主编新的理论视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三届国防教育学术研讨会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文章指出:高校国防教育是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有效载体。培养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可以确保青年学生在国家建设、民族发展和国际竞争中“打得赢,不变质”。方正宏、朱明山、魏文霞的“国防教育是培育当代大学生

14、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廖文科主编新的理论视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三届国防教育学术研讨会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论文指出: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民族精神的核心都是爱国主义,国防教育是培育当代大学生精神的重要途径。 余依川在“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关系初探” 余依川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关系初探J,载科教文汇2008年第3期一文中对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作了一些探讨,指出国防建设必须注重国防精神的培养, 而国防精神一定程度上其实就是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国防教育要纳入弘扬民族精神的内容。 问鸿滨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加强高校国防教育” 问鸿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加强高校国防教育J,载湘潮2008年第7期一文中则认为要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应加强高校国防教育。他指出高校的国防教育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国防教育在民族精神培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国防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最佳途径、主阵地。深化高校国防教育对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