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 孔子学琴教案 语文S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380315 上传时间:2020-05-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 孔子学琴教案 语文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孔子学琴教案 语文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孔子学琴教案 语文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孔子学琴教案 语文S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 孔子学琴教案 语文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 孔子学琴教案 语文S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学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抓住孔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做事认真的品质。2.过程与方法: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孔子,以便更好的学习课文,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堂上引发学生间的辩论,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或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教学重点:理解孔子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并以此受到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作出指导。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你对

2、他有所了解吗?(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前了解的关于孔子的资料。)师:这样一位伟人,在我国史书上是怎样记载的?引导学生阅读史记孔子列传。认识古文、大致了解古文内容。二、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共同解决。用简单的几句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课时(一)导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走近孔子,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在这位伟人身上借鉴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二)精读品悟1.幻灯出示: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你认为孔子用多长时间学会了这首曲子?在文中相应的地方作简单的笔记。2.学生默读思考3.交流(在交流中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生1:

3、我认为孔子用了十天的时间就学会了这首曲子。因为文中第二自然段写着“一晃十天过去了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窗前,”师襄之所以可以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窗前,说明孔子已经会弹这首曲子了,而且弹奏的节奏也还不错。生2:我不同意他的观点。课文中第三自然 “过了几天”孔子仍然在弹这首曲子,后来两次师襄去看孔子时,孔子也都在练习这首曲子,所以孔子学这首曲子的时间应该比十天长一些。生3:我也这样认为:孔子学这首曲子的时间应该比十天长一些。文中二至五自然段里有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一晃十天过去了”“过了几天”“又过了些时候”“不知又过了多少天”这些时间加起来也该有一个月了吧。生4:不对。在第二自然段中明明写着师襄的话“你已

4、经练了整整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在十天的时间里,连老师都说他会弹了,可见他是在十天的时间里学会了这首曲子。生5:十天就学会了,那以后的时间他是在玩吗?(教师见时机成熟)于是引导说:同学们的观点都非常有道理,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的读课文,请你在最能表明你观点的词语或句子处仔细琢磨,然后把你想到的告诉大家。以便更有力的说明自己的观点。5、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然后,找到与自己观点一致的同学组成小组交流自己的意见、理由或想法。6、全班交流。师:请两种不同意见的小组各先用一句话简单阐明自己的观点。生01:我们仍然坚持孔子用了短短的十天时间学会了曲子。生1:我们认为孔子学会这首曲子用

5、了十多天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师:我们先请认为孔子十天学会曲子的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好吗?生02:文中记录着师襄的话:“你已经练了整整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 “整整十天”从整整一词可以看出师襄觉得这些时间已经足够了已经不短了,这足以说明孔子用十天时间学会了这首曲子。老师打断:你能把你体会到的师襄话中的意思读出来吗?学生朗读。生03:课文中写着:“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的弹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窗前说明孔子弹得已经不错了,节奏感很好了。生04:文中第一自然段写着“他有多方面的特长”“还精通音乐”“尤其弹得一手好

6、琴”像这样一位人物,用十天学会一首曲子足够了。生05:我忽然想到, 孔子弹琴已经这样了不起还拜师襄为师学习弹琴,说明师襄的琴一定弹得更好,在当时应该算得上是位艺术家了吧。所以他的话绝对可信。孔子就是十天学会的曲子。师:你们的理由太充分了!现在想改主意的同学,你可以被他们几个统一过去了。生2迫不及待的站起来:别过去,听听我们的意见再说吧。十天的收获在师襄和我们一般人的眼里,孔子是学会了这首曲子,可是孔子自己却并不满足,大家听听孔子的话:“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呢!”孔子认为自己十天下来了,弹得还不够好,还需继续努力。又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掌握弹奏技巧,不算

7、真正的会弹这首曲子。 师:我们也特想听听你读一读孔子的话。这位学生读孔子的话。生3:我来接着说。后来孔子就继续练琴,过了几天,他掌握了弹奏的技巧,还不满足,还要弹出曲子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他对自己的水平总也不满足。所以孔子是用了更长的时间练习这首曲子的。师:老师听了你们两方面的理由以后,有这样一种感觉:看来关于孔子练习的时间长短已不再重要了,关键在于人们对“学会”的认识不同,是吗?孔子对自己提出一系列的要求,他做到了吗?生:他做到了。第三自然段中写着“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的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真说明他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我也练过琴,一首曲子我练了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时,

8、弹起来仍不免断断续续,偶尔用错手指。如果我在回琴的时候能够做到手指运用自如,老师一定会给我一百分的。生:孔子继续练琴时,他弹得更好了,弹出了曲子的思想感情“师襄再次来到孔子的住处。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一曲弹完,好半天才醒悟过来。”我觉得孔子此时已经弹得太好了,曲中的情感可以把人给迷住,真是太了不起了!我真想听听这样的曲子!师:很遗憾,老师课前并没有找到这首曲子。大家想个办法,怎样才能让我们领略一下如此迷人、如此激情洋溢的乐曲风采呢?学生稍沉默了。师:让我们认真地读课文吧,读出师襄的感受,从这些描写师襄感受的句子中想象一下曲子的美妙,称赞一下孔子技艺的高超。指导朗读这部分。师

9、襄听到让他如此陶醉的曲子以后,说了什么?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朗读了师襄的话。师:同学们觉得师襄的话语气怎样?生:师襄语气里满是赞叹。生: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孔子的佩服。师: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次师襄的话。学生再次朗读师襄的话教师朗读孔子的话:“不行啊,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这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读后稍顿再问:“故事到此处你有何感想?”生:我觉得孔子对自己要求太高了。生:我觉得从一首曲子体会作者是怎样的人,这是不太可能的。虽然文中记述孔子做到了,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所以孔子真了不起呀!师:孔子确实做到了!让我们看一看当时的情景吧。学生自由的大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然后自由发表意见。诸如:“孔

10、子太了不起了!”“弹到这种程度太不容易了!”等等。师:所以师襄称赞孔子的琴艺是学生中不少人一起回答:“炉火纯青!”师:你知道这个词语的含义吗?生:我猜了一下,可能是说炉子里的火呈现青色吧。生:我查了字典,没能查到它的解释。生:我在成语词典中找到了它的含义。相传道家炼丹,直到炉子里的火苗呈现纯青色时,就算成功了。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孔子真是太了不起了!师:同学们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和意识越来越强了,老师真为此高兴。回到课文,孔子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小小的一件学琴的事就让后人们如此赞叹不已。那么,从今天孔子学琴这件事来看,他身上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生:我认为孔子做

11、事非常认真,他“毕恭毕敬的弹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生:我认为孔子非常谦虚,他本来弹琴非常好了,还要继续拜师学习。生:我想起了论语中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这样做正是这句话的最好解释吧。生:我认为孔子对自己的琴技能一次次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一遍又一遍的努力练习,最终使自己的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师:这种做法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是什么呢?生:这叫精益求精吧。生:我想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说这叫“温故而知新”吧。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做让自己更接近伟人的标准?生:明天我练琴的时候一定不偷懒了,而且也要练得好一点再好一点,也试着从一首曲子中领会弹奏技巧,体会思想感情。生:再学一篇课文时,我一定回家多复习。(三)复述故事师:这篇课文给了我们如此多的启示,你记住它了吗?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吧。学生先在小组中讲一讲,然后派代表讲给全班听。学生发言略。老师评价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例如:加进自己的想象,运用了史记中的一些说法,使用了自己的语言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