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人物介绍 回顾 拓展四1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375394 上传时间:2020-05-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 人物介绍 回顾 拓展四1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人物介绍 回顾 拓展四1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人物介绍 回顾 拓展四1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人物介绍 回顾 拓展四1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人物介绍 回顾 拓展四1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 人物介绍 回顾 拓展四1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 人物介绍 回顾 拓展四1 人教新课标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纳吉布迈哈福兹(NajibMahafuz) 纳吉布迈哈福兹(NajibMahafuz,1911?)埃及作家。生于开罗,父亲曾经过商,后来当公务员。迈哈福兹自小立志作一个社会改革家,1930年考入开罗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又攻读硕士学位。他长期在政府部门工作,先后在宗教基金部和文化部供职,直至担任文化部顾问,1971年退休,成为金字塔报专职作家,编委会成员。迈哈福兹是从3O年代中期开始投身于文学创作的。早期创作从历史汲取题材,主要作品是三部历史小说命运的嘲弄(1939),拉杜比斯(1943),塔伊拜战争(1944)。二次世界大战后,他转向写作以开罗都市生活为中心,抨击社会时弊的社会小说,如新开罗(1

2、945),赫利利市场(1946),梅达格胡同(1947),始末记(1949)等。其后,迈哈福兹被一种表现几代人生活的“家族小说”所吸引,倾注了全部心血完成了他的著名家族小说两宫之间三部曲,通过家庭的历史变迁,反映出20世纪上半叶埃及社会的风云变幻,新与旧的斗争。迈哈福兹是一位严肃的有政治责任感的作家。1952年推翻法鲁克王朝的革命胜利后,他站在祖国和民族正义事业的一边,观察现实,思考人生,总结历史发展进程,推出一批面貌崭新的作品小偷与狗)(1961)、道路(1964)、乞丐(1965)、尼罗河上的絮语)(1966)、我们街区的孩子们(1969)。70年代又发表了伞下(1971)、卡尔纳克咖啡馆

3、(1974)、尊敬的阁下(1975)、平民史诗(1977)等,着力探索人生的真谛与追求理想的途径。80年代,他又以其多产著称于世。1980年一年中,就有三部小说爱情的时代、圆顶下的欢乐和恋爱之外问世。半个世纪他奉献了47部作品。在艺术上,迈哈福兹勇于借鉴西方现代派的观念和技巧,博采众家之长,既带有浓重的埃及伊斯兰风格,又不断随时代的前进而发展变化,把埃及长篇小说创作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如今,“迈哈福兹作为阿拉伯散文的一代宗师的地位无可争议”(颁奖词)。1988年,由于“他通过大量刻画人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一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95

4、年又获法国文学艺术领袖勋章。戈尔丁 威廉戈尔丁(WilliamGolding,19111994)英国小说家。生于英格兰康沃尔郡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小爱好文学。1930年遵父命入牛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两年后转攻文学。1934年发表了处女作一本包括29首小诗的诗集(麦克米伦当代诗丛之一)。1935年毕业于牛津大学,获文学士学位,此后在一家小剧团里当过编导和演员。194o年参加皇家海军,亲身投入了当时的战争。1945年退役,到学校教授英国文学,并坚持业余写作。1954年发表了长篇小说蝇王,获得巨大的声誉。1955年成为皇家文学会成员。1961年获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辞去教职,专门从事写作。戈尔

5、丁是个多产作家,继蝇王之后,他发表的长篇小说有继承者(1955)、品契马丁)(1956)、自由堕落(1959)、塔尖(1964)、金字塔(1967)、看得见的黑暗(1979)、航程祭典(1980)、纸人(1984)、近方位)(1987)、巧语(1995)等。其中航行祭典获布克麦克内尔图书奖。此外,他还写过剧本、散文和短篇小说,并于1982年出版了文学评论集活动的靶子。戈尔丁在西方被称为“寓言编撰家”,他运用现实主义的叙述方法编写寓言神话,承袭西方伦理学的传统,着力表现“人心的黑暗”这一主题,表现出作家对人类未来的关切。由于他的小说“具有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技巧以及虚构故事的多样性与普遍性,阐述了

6、今日世界人类的状况”,198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米肖洛霍夫 米肖洛霍夫(1905-1984)著名作家,出生于顿河地区一个磨坊主家庭,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名震世界,1941年获前苏联国家奖。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是他的又一部重要作品,于1960年获列宁文学奖。1965年,肖洛霍夫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在“描写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画面”。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a Mrquez, 1928年3月6日)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生平简述马尔克斯

7、1927年3月6日生于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1940年迁居首都波哥大。1947年入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并开始文学创作。1948年因哥伦比亚内战中途辍学。不久他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1955年,他因连载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难而被迫离开哥伦比亚,任观察家报驻欧洲记者。1960年,任古巴拉丁通讯社记者。1961年至1967年,他移居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之后他主要居住在墨西哥和欧洲,继续其文学创作。1975年,他为抗议智利政变举行文学罢工,搁笔5年。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并任法国西班牙语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1982年,哥伦比亚地震,他回到祖国。1999年得淋巴癌,此后文学产量

8、遽减,2020年1月宣布封笔。主要作品年表1955年枯枝败叶 (La hojarasca) 1961年没有人写信给上校(El coronel no tiene quien le escriba) 1962年大妈妈的葬礼(Los funerales de la Mam Grande) 1962年蓝宝石般的眼睛(Ojos de perro azul) 1962年恶时辰(La mala hora) 1967年百年孤独(Cien antilde;os de soledad) 1975年家长的没落(El otontilde;o del patriarca) 1970年落难海员的故事(Relato de

9、un nufrago) 1978年难以置信的悲惨故事纯真的埃伦蒂拉和残忍的祖母(La increble y triste historia de la cndida Erndira y de su abuela desalmada) 1981年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Crnica de una muerte anunciada) 1985年霍乱时期的爱情(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lera) 1989年迷宫里的将军(El general en su laberinto) 1992年奇怪的朝圣者(Doce cuentos peregrinos) 1994年关于爱和其它

10、恶魔(Del amor y otros demonios) 1996年绑架(Noticia de un secuestro) 主要荣誉1962年恶时辰获埃索奖。 1969年百年孤独获意大利基安恰诺奖。 1969年百年孤独获法国最佳外国作品奖。 197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称号。 1972年获拉丁美洲文学最高奖加列戈斯文学奖。 1981年获法国政府颁荣誉军团勋章。 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82年获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代表作品在百年孤独发表之前,马尔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坛之外并不广为人知。百年孤独甫一面世即震惊拉丁美洲文坛及整个西班牙语世界,并很快被翻译为多种语言。马尔克

11、斯也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世界级作家。百年孤独的故事发生在虚构的马孔多镇(马尔克斯称威廉福克纳为导师,显然深受其影响),描述了布恩蒂亚家族百年七代的兴衰、荣辱、爱恨、福祸,和文化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独。其内容涉及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文化的浓缩投影。百年孤独风格独特,既气势恢宏又奇幻诡丽。粗犷处寥寥数笔勾勒出数十年内战的血腥冷酷;细腻处描写热恋中情欲煎熬如慕如诉;奇诡处人间鬼界过去未来变幻莫测。轻灵厚重,兼而有之,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二十世纪现代文学中不容错过的精品。百年孤独的英译本在数十种外文版中被公认为最佳。以此为基础的中译本(高长荣译,十月文艺出

12、版社,北京)也为几种中译本中的佼佼者。百年孤独另有从西班牙文直接翻译的版本:黄锦炎等合译的上海译文出版社版与吴健恒独力翻译的云南人民出版社版。台湾推出过2种透过英译本转译的版本,分别是宋碧云翻译的一百年的孤寂(远景出版公司,台北)和杨耐冬翻译的百年孤寂(志文出版社,台北),有些评论认为宋碧云的译本比较动人,杨耐冬还从英文转译了题为马奎斯小说杰作集的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集,某些迹象显示,台湾青年小说作者张大春、吴继文、骆以军等人受到这些译作的影响。 泰戈尔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

13、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富裕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领袖。在外国泰戈尔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诗人,而很少被看做一位哲学家,但在印度这两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他本人被许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个圣人。除诗外泰戈尔还写了小说、小品文、游记、话剧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诗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语写成,在孟加拉语地区,他的诗歌非常普及。他的散文的内容主要是社会、政治和教育,他的诗歌,除了其中的宗教内容外,最主要的是描写自然和生命。在泰戈尔的诗歌中,生

14、命本身和它的多样性就是欢乐的原因。同时,他所表达的爱(包括爱国)也是他的诗歌的内容之一。阿斯图里亚斯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是危地马拉著名作家。他生于危地马拉城一个法官家庭。青年时代攻读法律。曾在法国侨居多年,从事印第安文化研究,并参照法译本把印第安人著名神话故事波波尔乌翻译成现代西班牙文。 1930年发表第一部著作危地马拉传说,以印第安神话传说为题材,首次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1946年代表作总统先生问世,作品以犀利的讽刺手法揭露独裁者的狰狞面目,用各种幻景、梦境渲染独裁统治下的社会阴森恐怖,并借助联想、譬喻刻划人物心理。作者 成功地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创作了这

15、部杰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继总统先生后,阿斯图里亚斯又创作了玉米人(1949)、疾风(1950)、危地马拉周末(1956)等作品。196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一八九九年七月二十一日,一家六个孩子,他是第二个。他母亲让他练习拉大提琴;他父亲教他钓鱼和射击。童年似乎没有创伤。中学是一九一七届的,他是一个热情的、好竞争的标准美国男孩;学习成绩好,体育运动全面发展(游泳、足球、射击,还偷偷地到当地体育馆去学拳击),参加辩论团,学校乐队里拉大提琴,编辑学校报纸吊架,还给文学杂志书板投稿,写短篇小说(已经初具日后成熟的风格的苗头),写诗。他有时中途搭别人的车,出去旅行。有一次在禁猎区打鹭鸟,事后躲藏起来,免受法律制裁。某些批评家认为,海明威离家出游说明他童年过的是正常的生活;但在别外一些批评家看来,则象征他早年反叛橡树园的生活方式,反映他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