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 我是最弱小的吗2教案 语文S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356373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册 我是最弱小的吗2教案 语文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 我是最弱小的吗2教案 语文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 我是最弱小的吗2教案 语文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 我是最弱小的吗2教案 语文S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册 我是最弱小的吗2教案 语文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册 我是最弱小的吗2教案 语文S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是最弱小的吗教材分析这篇记叙文情节简单,贴近学生生活。课文以平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段真实感人的雨中情。“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萨沙自信而坚定的话语,也是文章的题眼。课文中的三个问句都是萨沙的问话,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通过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明白“应该保护不自己弱小” 的道理。二年级孩子比萨沙稍大些,但在亲人眼里也是最弱小的。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读好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体会文章蕴涵的浓浓深情和深刻的道理。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

2、护弱小者的意识。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切入举偶1.谈话导入。师:现在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但在亲人的眼里,很多时候你们却是最弱小的。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我”是谁?为什么说我是最弱小的?)学起于思,思缘于疑。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学会学习。2.游戏导入。学生做对对子的游戏:光明(黑暗) 夜晚白昼 强大(弱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弱小有关的故事。(引导学

3、生个性化的朗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感受,对培养学生语感有触类旁通的作用。二、对话平台(一)自学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记住它们。)读(读通、读准、读熟课文。)想(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说(和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互相取长补短。)(二)识字1.组内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注意“萨、簇、随”都是平舌音,“铃、倾”都是后鼻音。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1)“芬、芳”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2)在语言环境中识记。如,结合读句子“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认识“随、芬、芳”等字。(3)利用动

4、作演示识记“托、掀、递”。3.教师充分利用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识字。(三)感悟1.轻声读文,思考:为什么萨沙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学生找出萨沙保护蔷薇花的句子: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2.细读课文,划出描写蔷薇花的句子。(1)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芳香扑鼻。(2)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他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注意语气的变化。(这两个句子尽管都是描写蔷薇花的,但第一句重在通过朗读感受花儿娇嫩美丽,惹人喜爱;而第二句则重在体会花儿已被滂沱大雨折磨得毫无生气,完全没有抵抗能力了。练习读范

5、读指名读竞赛读多次与文本的直接对话,奠定了学生关爱野蔷薇的情感基调。对比朗读感悟蔷薇花的娇美和孱弱,更激发了学生对蔷薇花的关爱之情、保护之意。想象4.看到这株蔷薇花,你会怎么想?适时想象,启发学生和蔷薇花对话,引导他们走进教材,走近萨沙,利于学生真切体会萨沙要保护弱者的心理。(四)书写本课有十二个要写的字,其中“托、铃、弱、末、芬、芳”六个字是本课新学的生字,可结合识字教学重点指导。“弱”字,要注意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末”字,可与第二课的“末”字进行比较,这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字,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牢记,如,组词、联想记忆、多次再现。“芬芳”二字,可以合在一起指导:草字头的横不

6、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2.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写得好的班级评选“今日之星”。第二课时一、对话平台复习1.认读上节课的生字:开火车竞赛读齐读2.指名读描写蔷薇花的句子,感受萨沙要保护蔷薇花的心理。师:萨沙为什么要保护蔷薇花呢?是受了谁的影响?二、朗读1.指名读描写萨沙和妈妈对话的段落,重点指导问句和感叹句的读法。(1)妈妈,你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引导学生读好两个语气词“呀”和“呢”,重音突出“为什么”。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

7、的做法而发问的心理。)(2)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语调先降后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3)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朗读时稍带一点反问语气。在朗读中感悟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这样的心情。)(4)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妈妈的话可以读慢些,要读出亲切、和蔼的语气。)2.学生练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自由找学习伙伴读3.师生共同评价:哪里读得好?为什么?哪里还需要改进?朗读应该在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个性化的朗读是学生情感的升华。比如“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就可以有不同的朗读方法。教师一定要尊重

8、学生的这种个性化的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4.在对比阅读中感悟文中对野蔷薇描写的作用。(1)去掉具体描写森林景色和野蔷薇的句子,用课件显示改编后的课文,启发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2)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探究,感悟课文描写野蔷薇的作用:被铃兰花簇拥有的野蔷薇非常美,但大雨中的野蔷薇却显得娇嫩弱小。小萨沙用雨衣保护野蔷薇固然有妈妈的启发和鼓励,但更多的是出自他那颗对美好而弱小事物的关爱和保护的童心。没有这美丽而弱小的野蔷薇,也许难以真切地表现小萨沙那颗纯真的童心。这是一个难点,教学中不必追求准确完整,关键是引发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探究的积极性。三、拓展1.你喜欢萨沙吗?为什么?你还喜欢谁?2.萨沙不甘心

9、做弱者,不愿只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那你是否也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事物呢?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凭借教材中的萨沙这个同龄人的形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体验学习伙伴的话,就能让学生和萨沙产生心灵的共鸣,满怀和萨沙同样的感情走出教材。四、练习试着写几个问句和感叹句。五、书写学习剩下的几个字,重点指导两个带提手旁的字(托、摸),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并按照以前学习的提手旁的写法练习书写。1.学生观察,自己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2.根据实际情况,教师范写指导。3.师生、生生互相交流评价。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交流评价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写字兴趣,提高书写质量。六、伴教锦囊词语解释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大雨如注:注:灌。形容雨下得很大。娇嫩鲜艳:柔弱纤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