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 口袋阵1教案 语文A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355275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册 口袋阵1教案 语文A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 口袋阵1教案 语文A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 口袋阵1教案 语文A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 口袋阵1教案 语文A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 口袋阵1教案 语文A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册 口袋阵1教案 语文A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册 口袋阵1教案 语文A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袋阵 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民族英雄的历史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戚继光是怎样巧布“口袋阵”、以少胜多击败倭寇的。3认识11个生字和3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4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教学重点:1认识11个生字和3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2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教学难点:理解戚继光是怎样巧布“口袋阵”,以少胜多击败倭寇的。教学准备:生字卡、词语卡、课文朗读录音带。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们从电视上看到过或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过外国人侵略我们中国的事情吗?是啊,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遭受过无数次外国列

2、强的入侵。但是,我们也曾出现过许许多多抗击外敌的英雄,人们世世代代纪念他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在四五百年前的明朝,一位民族英雄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故事。 2板书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大家的问题答案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到。 听课文录音,标出自然段。 4听了课文录音,你知道了课文讲的是什么事情吗? (引导学生说出:戚继光打败了倭寇。) 5你知道戚继光是谁?倭寇是什么样的人吗? “倭寇”是指日本强盗、侵略者。“倭”就是指日本,“寇”是强盗、侵略者的意思。明朝时,日本海盗和侵略军经常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他们杀人放火、抢劫财物,老百姓把他们叫做“倭寇”。

3、戚继光就是当时抗击倭寇的名将。 6那么,“口袋阵”是怎么回事?我们学习课文,看戚继光是怎样布下口袋阵、打败倭寇的。 二、自读课文,随文识字。 1自读课文,教师巡视,看看哪些同学需要个别辅导,学生边读边在文中画出生字,读准生字的拼音。 2检查认识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除四个多音字以外)。开火车读,请小老师带读,去掉拼音直接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学习四个多音字。 出示词语卡,读多音字所在的词语:将士埋伏投降 读准jingmixing 你知道这四个多音字还读什么吗? 指导:“将”还读jing,将来,将军 “埋”还读mn,埋怨 “降”还读jing,降落伞 请小老师带读多音字,给多音字组

4、词。 三、指导写字,练习写字。 1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说说每个字的各部分及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范写“区”:横、撇、点、竖折。左三包的字,从上到下写,最后一笔是竖折。 2练习写好每个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字、错笔画。提醒学生注意写字的姿势。投影展示学生写的字,在同一个字中指出写得最好的一个,鼓励学生写好字。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收集、阅读有关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交流收集资料情况。 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故事、资料。 2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戚家军”。 二、质疑入手,学习课文。 1师:刚才,同学们讲了戚继光的生平故事。大家已经学会查找资料了,老师

5、真为你们骄傲。戚继光抗击倭寇,有“常胜将军”之称,就是因为他智勇双全、善于用兵。 关于“口袋阵”,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现在,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将学生的问题分类记在黑板上。主要问题可能有: (1)为什么要摆“口袋阵”? (2)怎么摆“口袋阵”? (3)“口袋阵”有什么作用? 3师: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就要看课文哪部分是写“口袋阵”的。默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是讲戚继光巧布口袋阵,大败倭寇的。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是讲戚继光巧布口袋阵。 三、研讨问题,感悟内容。 1合作学习。 师:同学们不仅会提出问题,还会合作学习,自己讨论解决问题。现在,我们分小组来读课

6、文、讨论问题,然后推举代表发言。我们看看哪一小组是最佳合作小组。 2学生读课文,讨论问题。教师走到学生中,与学生交流。 3小组推举代表发言,交流讨论结果。 (1)为什么要摆“口袋阵”? 认清战前形势:倭寇有两千多人,准备跟戚家军“决一死战”;而戚家军只有一千多人。 讨论:这时,如果硬拼行不行?形势紧急而又对我们不利,可能有的人会慌张起来。戚继光呢? 读“他十分沉着,想出了一个以少胜多的妙计”。“沉着”是什么意思?从“沉着”“想出妙计”可以看出戚继光是位什么样的将领? (2)怎样摆“口袋阵”? 读句子:他让这一千多名将士埋伏在大田周围的山上,摆成了一个“口袋阵”。为了隐蔽,还让每个人手里都举着松

7、树枝,远远望去,就像一片松林。 我们也来当小小军事家,画一画“口袋阵”的地形和用兵图。先自己画,然后请一位同学上黑板画。 评价学生画的“口袋阵”。教师可以画“凹”字形图示意。 (3)“口袋阵”起到了什么作用? 用自己的话说说战斗情形。 指导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倭寇进了“口袋”后,被从四面冲下的戚家军杀得人仰马翻的情形。“将士们纷纷扔掉松树枝,像下山的猛虎,一齐冲向敌人。”要读得有气势,速度稍快。说一说倭寇“吓蒙了”“乱了阵脚”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深化拓展。 1读最后一自然段。 2想一想,除了“口袋阵”,当时还有什么可以大败倭寇的办法吗? 讨论感悟:在当时时间紧、我军兵力少的情况下,戚继光利用

8、大田周围是山的地形摆下口袋阵,让敌人进了“口袋”后一举歼灭,真是以少胜多的妙计! 3拓展认识:“口袋阵”又叫诱敌深入、设下包围圈。是在军事战斗中经常用到的战术。我们唱过英雄王二小的歌,王二小把日本鬼子领进了八路军的包围圈,这个包围圈,就是口袋阵。王二小为了让八路军消灭敌人,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历史上还有许多利用口袋阵或其他战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以后我们可以从书上读到。你从课外书上读到,或听大人们讲过这样的故事吗? 4深化主题: 戚继光看到老百姓受倭寇祸害,决心平定倭寇。他说:“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意思就是,我并不想做大官,只想把倭寇赶走,让老百姓们过上安宁的生活。他十三年驰骋万里海疆,南北追杀,倭寇见了他望风而逃。最后,他把倭寇赶出了中国。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像戚继光这样保卫祖国、抗击外敌的民族英雄。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学习,长大了建设祖国。只有国家强大了,外国才不敢侵略我们。 5朗读全文。 五、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历史上抗击外敌入侵的英雄人物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