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 专题15 课本基本实验和经典实验专题(解析版)(整理)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2352642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8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 专题15 课本基本实验和经典实验专题(解析版)(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 专题15 课本基本实验和经典实验专题(解析版)(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 专题15 课本基本实验和经典实验专题(解析版)(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 专题15 课本基本实验和经典实验专题(解析版)(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 专题15 课本基本实验和经典实验专题(解析版)(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 专题15 课本基本实验和经典实验专题(解析版)(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 专题15 课本基本实验和经典实验专题(解析版)(整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20132013 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 专题专题 15 15 课本基本实验和经典实验专题课本基本实验和经典实验专题 一 选择题 1 2013 海南卷 8 关于叶绿素提取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菠菜绿叶可被用作叶绿素提取的材料 B 加入少许 CaCO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 C 用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中无胡萝卜素 D 研磨时加入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 2 2013 海南卷 10 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 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 48h 后 用锡 箔纸遮蔽叶片两面 如图所示 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 去除锡箔纸 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 观察 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

2、 有的没有出现蓝色 其中 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 A a b 和 d B a c 和 e C c d 和 e D b c 和 e 学 海 无 涯 3 2013 福建卷 4 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 错误的是 4 2013 江苏卷 2 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发展过程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B 标志重捕法解决了活动性不强的动物取样方法上的难题 C 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D 按孟德尔方法做杂交实验得到的不同结果证明孟德尔定律不具有普遍性 5 2013 江苏卷 5 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 正确的是 选项

3、 实验内容 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 A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 多次计数取平均值 B 探索 2 4 D 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C 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生率 调查足够大的群体 随机取样并统计 D 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观察多个装片 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 学 海 无 涯 A 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 B 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 C 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 2 3 次 D 研磨叶片时 用体积分数为 70 的乙醇溶解色素 6 2013 江苏卷 9 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 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A 换用高倍镜时 从侧面观察 防止物

4、镜与装片碰擦 B 因观察材料较少 性母细胞较小 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C 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 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 一个视野中 用 10 物镜看到 8 个细胞 用 40 物镜则可看到 32 个细胞 答案 A 解析 高倍镜镜头较长 换用时应从侧面观察 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A 正确 本实验要用 高倍镜观察 视野应适当调暗 但原因不是材料少 性母细胞少 B 错误 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 精细结构时 使用的是高倍镜 应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C 错误 放大倍数越大 看到细胞数目 越少 D 错误 学科网高考考点定位 此题重点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难度不大 7 2013 山东卷 2 生物

5、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B 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 DNA 与派洛宁 吡罗红 结合 C 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 D 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 詹纳斯绿 B 对线粒体染色 学 海 无 涯 8 2013 新课标全国 卷 6 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 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 下列因素对得出正 确实验结论 影响最小的是 A 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 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 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 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9 2013 重庆卷 3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

6、错误的是 A 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 B 光学显微镜 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C 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 CO2 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D 在 95 乙醇中加入无水 Na2 CO3 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 学 海 无 涯 10 2013 广东卷 6 以下为某兴趣小组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正确的是 学 海 无 涯 11 2013 江苏卷 23 为了探究温度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试验编号 探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 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7、 新制的蔗糖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斐林试剂 A 实验 B 实验 C 实验 D 实验 12 2013 新课标全国 卷 5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 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DNA 的 X 光衍射实验 A B C D 学 海 无 涯 13 2013 北京卷 5 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 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噬菌体须在活菌中增殖培养是因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 B 提取组织 DNA 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C 成熟植物细胞在高

8、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具有选择透 过 性 D PCR 呈指数扩增 DNA 片段是因为上一轮反应产物可作为下一轮反应模板 二 非选择题 2013 江苏卷 27 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漏斗内溶液 S1 和漏斗外溶液 S2 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 致 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 h 此时 S1和 S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2 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 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 的差异是 3 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 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 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 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 不含溶液 光学显微镜 载玻片 盖玻片 镊子 刀片 吸 水纸

9、 擦镜纸 滴管 记号笔等 学 海 无 涯 实验试剂 蒸馏水 0 3g mL 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 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选两套渗透装置 标上代号 X 和 Y 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 分别在装置 X 和 Y 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 KNO3 溶液 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 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 填代号 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 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 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 KNO3 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 化 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 4 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