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整理)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2352448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整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第十课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 每小题 3 分 满分 75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 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 没有否定 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这句话给我 们的启示是 A 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 B 只要敢于否定一切 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 C 要敢于否定 树立创新意识 推动人类历史发展 D 要敢于蔑视权威 抛弃书本 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2 以下观点对辩证的否定理解正确的为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 扬弃 A B C D 3 明

2、代陈献章说 前辈谓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疑者 觉悟之机也 一番 觉悟 一番长进 这一段话说明了 A 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B 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 只要否定就能发展 D 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4 否定是辩证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 革命的和创新的 这是 因为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 都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之中 没有一种事物是绝对的 永恒 不变的 每一事物总有一天要被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推动力量 不了解 辩证的否定 也就不会知道事物是怎样发展的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不继承过去的 一切 A B C D 5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 因此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 判性思维要求我们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 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敢于破除落后的思 想观念 注重研究新情况 善于提出新问题 敢于寻找新思路 确立新观念 开拓新境界 A B C D 6 孔子日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对知识的态 度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一分为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辩证否定即 扬弃 谦虚好学 不耻下问 A B C D 7 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 一句是 摸着石头过河 一句是 看准了的 就大胆地试 大 胆地闯 也就是说 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 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 大胆地向 前闯 大胆地去实践 这表明 A 创

4、新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 要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的束缚 C 要敢于否定一切权威 D 要敢于突破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制约 8 早期的电灯泡 在灯泡使用不久后 灯泡内部就发黑 开始人们认为是其中的空气引起 的 把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定在尽可能地把灯泡内部抽成真空 可是发黑问题仍然存在 后 来 米尔兰博士提出向灯泡内充入某种气体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实验 最后确定用氩气替代 真空 解决了灯泡发黑的问题 上述材料表明 否定与肯定是辩证的统一 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学 海 无 涯 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螺旋式上升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A B C D 9 经过 20 多年的

5、快速发展 今天的深圳已经处于较高的发展平台 面临的任务和形势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 不仅需要在实践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先行探索 对于理论创新突破的要求也 显得格外迫切 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 实践探索是理论创新的最终源泉 实践探索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先导 理论创新对实践探索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理论创新是实践探索的目的和归宿 A B C D 10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 不讲继承 搞历史虚无主义 发展就失去前提和基础 民族的长处 和特征就难以保持 现实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 不讲发展 不研究与时代结合 传统文化就 失去生机 也不可能很好地继承 上述观点表明传承民族文化就要 对其坚持肯定与否定 克服与保留的统一的

6、态度 维护其纯洁性 防止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通过发展创新维系其旺盛生命力 对其进行 扬弃 批判和克服其糟粕 弘扬和发展其精华 A B C D 11 重庆市丰都县是民间传说中阴曹地府所在之处 素以 鬼城 著称 为了弘扬 鬼文化 丰都政府正斥资 2 3 亿元对鬼城进行全新规划包装 据称工程完工后 游客不仅可进人 鬼 城迷宫 体验 地狱酷刑 更可以进 浮沉街 体验 生死轮回 等异类刺激 对此认识 正确的是 A 鬼文化经过 扬弃 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 B 发展鬼文化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C 鬼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应予以批判 D 鬼文化符合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12 美国 科

7、学杂志 载文指出 人类的长跑速度有一定的极限 科学极限的例子也存在 不少 但在本年度的辉煌面前 有些神话都黯然失色 多莉羊的克隆是其中一例 这段文 字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 A 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 都是经过创新实现的 B 多莉羊的出现使得人类打开了破解生命奥秘的大门 C 克隆技术将彻底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 D 极限是不存在的 极限只是人民的想象 13 被誉为 当代毕昇 的我国著名计算机应用专家王选 1975 年起主持我国计算机汉字 激光照排系统的研究开发 他立志要超过日本流行的第二代照排系统和美国流行的第三代照 排系统 研究出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他埋头苦干 18 年 终于攻克这一世界性难题 开

8、创 了汉字印制的崭新时代 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 告别铅和火 进入光和电的技术革 命 以上事例说明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科学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只要有理想 有志气就一定取得巨大成就 A B C D 14 优秀企业家常说 企业要视今天为落后 他们非常注意产品的创新 有资料说 一个好 的经营者的时间安排大致是 30 的时间用于处理当前的事情 70 的时间用于思考长远的 事情 思考怎样从各个方面不断进行创新 企业重视创新是因为 A 不断创新是竞争制胜的关键 B 优秀的企业家只看到明天的存在 学 海 无 涯 C 只要创新 企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D 创

9、新是企业制胜的唯一法宝 15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这因为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 创新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A B C D 16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即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 会主义文化 它的形成离不开以下几方面 以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 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 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 A B C D 17 古代有位画家对摹仿他的人说 纵逼似某家 亦食某家残羹耳 我之为我 自有我在 另一位大师也这样告诫他的学生 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 从哲学上看 两

10、位大师都主张 A 学习经验要区别不同对象 B 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C 只有创新才能实现发展 D 只有继承才能实现创新 18 从蒸汽机车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 动力越来越大 运力越来越强 速度 越来越快 这表明 A 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 新事物是旧事物矛盾演变的结果 C 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19 司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 他不是按照常规让人脱离水 而是打破水缸 让水脱离人 这件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办事情必须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B 必须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坚持两点论 C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

11、础 D 办事情要敢于打破常规 进行逆向思维 20 斯云教授创建了新的染色方法 能在光镜下显示出最细微的神经系统结构 使染色效果 比原来的方法提高 10 倍以上 从而给研究带来了重大突破 这说明 A 科研方法和手段决定研究结果是否正确 B 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C 没有正确方法和先进手段就没有科学研究 D 知识创新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21 知识创新的意义在于 知识创新 是技术创新的基础 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 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 命性力量 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 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A B C D 22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

12、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这体现的哲理是 A 只要有理论创新就会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B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C 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过程 D 社会实践的发展为理论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 海 无 涯 23 辨析 创新就是创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之新 24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 就开始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探 索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不断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 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 创立了毛泽东 思想 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 党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我国在社会主义改 造

13、基本完成以后 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既继承前人 又突破陈规 突破苏联沿用多年的体制和发展模式 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 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从而使中国走向了富强之路 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学 海 无 涯 第十课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 5 CDAAA 6 C 不是哲学要求 将别人的行为和知识分为善与不善 体现了两分法的要求 对善 与不善采取不同态度 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 善 保留 对 不善 克服体现了 扬 弃 的要求 7 B 材料中的关键词是 大胆 敢于 等 A 不符合材料的要

14、求 CD 观点错误 8 A 解决灯泡发黑的思路经历了 有空气 抽空气 充氩气 的过程 体现了认识 在实践中的反复 上升和对原有思路的 扬弃 问题的解决体现了逆向思维在创新中的作 用 故 正确 与材料无关 9 B 错在 先导 错在 目的 归宿 10 D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 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故 观点错误 11 15 CACAB 16A 17 C 讲析 材料强调的是创新的重要性 18 D 讲析 从蒸汽机车到磁悬浮列车的过程 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其突出表 现是动力越来越大 运力越来越强 速度越来越快 选项 D 正确反映了这一道理 A 项是 对发展的错误理

15、解 因为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并不是对旧事物的全部否定 而 扬弃 既否 定之中有肯定 C 项把发展等同于变化 B 项观点不准确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内部孕育生长 起来的 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运动变化的结果 但它与旧事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19 D 讲析 逆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有效形式 20 D 21 C 讲析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 22 B 讲析 材料说明的是创新对社会的作用 B 项正确地揭示了这一作用的理论依据 A 的观点错误 C D 不符合题意 23 1 创新就是发展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 新事物代替 旧事物是辩证的否定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抛弃

16、了旧事物中消极的 过时 的 腐朽的东西 同时也吸取和发扬了旧事物中积极的 合理的因素 题中观点割裂了事物 的历史联系 是不对的 3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认为自主创新就是创 后 无来者 之新 这一观点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也是错误的 24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就是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矛 盾的普遍性指导下具体地分析和解决特殊矛盾 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的要求 2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既继承前人 又突破陈规 坚持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和创新意识 既克服了旧事物中的过时的消极的内容 又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 实现了对旧事物的 扬弃 体现了辩证否定观的要求 3 在中国实践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指导我国取得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胜利 这体现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 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说明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 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