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N单元 物质结构与性质(整理)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2352399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N单元 物质结构与性质(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N单元 物质结构与性质(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N单元 物质结构与性质(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N单元 物质结构与性质(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N单元 物质结构与性质(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N单元 物质结构与性质(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N单元 物质结构与性质(整理)(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化学高考题分类目录 N 单元单元 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结构与性质 N1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33 N1 N2 N3 N4 2014 山东卷 化学 物质结构与性质 石墨烯 如图 a 所示 是一种由单层 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碳材料 石墨烯中部分碳原子被氧化后 其平面结构会发生改变 转化 为氧化石墨烯 如图 b 所示 a 石墨烯结构 b 氧化石墨烯结构 1 图 a 中 1 号 C 与相邻 C 形成 键的个数为 2 图 b 中 1 号 C 的杂化方式是 该 C 与相邻 C 形成的键角 填 或 图 a 中 1 号 C 与相邻 C 形成的键角 3 若将图 b 所示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在 H

2、2O 中 则氧化石墨烯中可与 H2O 形成氢键的原子有 填元素符号 4 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 C60 某金属 M 与 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导材料 晶胞如图所示 M 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 该晶胞中 M 原子的个数为 该材料的化学式为 33 1 3 2 sp3 或 填空 第一电离能 离子半径 熔点 酸性 Si S O2 Na NaCl Si H2SO4 HClO4 3 CuCl s 与 O2反应生成 CuCl2 s 和一种黑色固体 在 25 101 kPa 下 已知该反应每消耗 1 mol CuCl s 放热44 4 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学 海 无 涯 4 ClO2常用于水的净化

3、工业上可用 Cl2氧化 NaClO2溶液制取 ClO2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5 1 三 A 2 1s22s22p63s23p2 2 或 图 a 中 1 号 C 与相邻 C 形成的键角 3 若将图 b 所示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在 H2O 中 则氧化石墨烯中可与 H2O 形成氢键的原子有 填元素符号 4 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 C60 某金属 M 与 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导材料 晶胞如图所示 M 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 该晶胞中 M 原子的个数为 该材料的化学式为 33 1 3 2 sp3 或 图 a 中 1 号 C 与相邻 C 形成的键角 3 若将图 b 所示的氧

4、化石墨烯分散在 H2O 中 则氧化石墨烯中可与 H2O 形成氢键的原子有 学 海 无 涯 填元素符号 4 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 C60 某金属 M 与 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导材料 晶胞如图所示 M 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 该晶胞中 M 原子的个数为 该材料的化学式为 33 1 3 2 sp3 或 填空 第一电离能 离子半径 熔点 酸性 Si S O2 Na NaCl Si H2SO4 HClO4 3 CuCl s 与 O2反应生成 CuCl2 s 和一种黑色固体 在 25 101 kPa 下 已知该反应每消耗 1 mol CuCl s 放热44 4 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4 ClO

5、2常用于水的净化 工业上可用 Cl2氧化 NaClO2溶液制取 ClO2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5 1 三 A 2 1s22s22p63s23p2 2 或 图 a 中 1 号 C 与相邻 C 形成的键角 3 若将图 b 所示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在 H2O 中 则氧化石墨烯中可与 H2O 形成氢键的原子有 填元素符号 4 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 C60 某金属 M 与 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导材料 晶胞如图所示 M 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 该晶胞中 M 原子的个数为 该材料的化学式为 33 1 3 2 sp3 或 填空 第一电离能 离子半径 熔点 酸性 Si S O2

6、 Na NaCl Si H2SO4 HClO4 3 CuCl s 与 O2反应生成 CuCl2 s 和一种黑色固体 在 25 101 kPa 下 已知该反应每消耗 1 mol CuCl s 放热44 4 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学 海 无 涯 4 ClO2常用于水的净化 工业上可用 Cl2氧化 NaClO2溶液制取 ClO2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5 1 三 A 2 1s22s22p63s23p2 2 P S Si Mg Al Na 则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Cl 2 NO 2的立体 构型为 V 形 Cu2 的水合离子中 配位体是 H 2O O 原子上有孤电子

7、对 则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 O 3 该晶胞中阳离子的个数为 1 8 1 8 2 阴离子的个数为 4 1 2 2 4 则应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 数比为 2 1 4 将 R 单质的粉末加入氨气的浓溶液 通入氧气 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 说明在 反应中铜被氧化为铜离子 其与氨气结合形成配位键 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u 8NH3 H2O 2O2 2 Cu NH3 4 2 4OH 6H 2O 37 2014 新课标全国卷 化学 选修 3 物质结构与性质 15 分 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二 十面体准晶颗粒由 Al Cu Fe 三种金属元素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 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 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

8、的独特晶体 可通过 方法区分晶 体 准晶体和非晶体 2 基 态Fe原 子 有 个 未 成 对 电 子 Fe3 的 电 子 排 布 式 为 可用硫氰化钾检验 Fe3 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为 3 新制备的 Cu OH 2可将乙醛 CH3CHO 氧化成乙酸 而自身还原成 Cu2O 乙醛中碳原子的杂 化轨道类型为 1 mol 乙醛分子中含有的 键的数目为 乙酸的沸点明 显高于乙醛 其主要原因是 Cu2O 为半导体材料 在其立方 晶胞内部有 4 个氧原子 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 则该晶胞中有 个铜原子 4 Al 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 其晶胞参数 a 0 405 nm 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 列 式表示Al

9、单质的密度 学 海 无 涯 g cm 3 不必计算出结果 37 1 X 射线衍射 2 4 1s22s22p63s23p63d5 血红色 3 sp3 sp2 6NA CH3COOH 存在分子间氢键 16 4 12 4 27 6 022 1023 0 405 10 7 3 解析 1 利用 X 射线衍射法能区分晶体 准晶体和非晶体 2 基态 Fe 原子 3d 能级排有 6 个电 子 即存在 4 个未成对电子 Fe3 是在基态 Fe 原子上失去 4s 能级上的 2 个电子和 3d 能级上的 1 个 电子 其电子排布式为的 1s22s22p63s23p63d5 Fe3 与 SCN 形成的配合物呈红色 3

10、 CH 3CHO 中碳原 子分别采取 sp3和 sp2杂化 单键为 键 双键中含有 1 个 键和 1 个 键 即 1 mol CH3CHO 中含 6 mol 键 CH3COOH 分子间存在氢键 而 CH3CHO 分子间无氢键 即沸点 CH3COOH CH3CHO 该晶胞中含氧原子数为1 8 8 1 2 6 4 8 则该晶胞中含铜原子数目是氧原子的 2 倍 即 16 个 4 面心立方堆积晶体中 原子的配位数为 12 该晶胞中含有 Al 原子数目为1 8 8 1 2 6 4 根据 0 405 10 7 3 27 4 NA 解得 4 27 6 022 1023 0 405 10 7 3 37 201

11、4 新课标全国卷 化学 选修 3 物质结构与性质 15 分 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 a b c d e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 b 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有 3 个 c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 3 倍 d 与 c 同族 e 的最外 层只有 1 个电子 但次外层有 18 个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 b c d 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 e 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 2 a 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 分子呈三角锥形 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 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 写出两种 3 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 分子的

12、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3 的酸是 酸根呈三 角锥结构的酸是 填化学式 4 e 和 c 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 a 则 e 离子的电荷为 5 这 5 种元素形成的一种 1 1 型离子化合物中 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 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 面体结构 如图 b 所示 学 海 无 涯 a b 该化合物中 阴离子为 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该化合物加热时首 先失去的组分是 判断理由是 37 1 N 2 sp3 H2O2 N2H4 3 HNO2 HNO3 H2SO3 4 1 5 SO2 4 共价键和配位键 H2O H2O 与 Cu2 的配位键比 NH 3与 Cu2 的弱 解析 由原子序数最

13、小且核外电子总数与其电子层数相同 确定 a 为氢元素 由价电子层中的 未成对电子有 3 个确定 b 为氮元素 由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 3 倍确定 c 为氧元素 由 d 与 c 同主族确定 d 为硫元素 由 e 的最外层只有 1 个电子且次外层有 18 个电子确定 e 为铜元素 1 第一电离能一般规律 同周期从左至右递增 同主族从上至下递减 但当原子轨道呈全满 半满 全空状态时稳定 第一电离能反常的大 由铜的价电子排布可画出价电子轨道示意图 2 有氢且呈 三角锥形的分子是 NH3 N 原子杂化方式为 sp3 O N C 的氢化物分子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 物有 H2O2 N2H4 C2

14、H6 C6H6等 4 Cu 与 O 能形成两种化合物 根据均摊法可由原子数比确定化 合物的化学式为 Cu2O 含 Cu 5 5 种元素形成的 1 1 型离子化合物中 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的为 SO2 4 由图 b 中的阳离子结构可知含有 Cu2 4 个 NH 3 2 个 H2O 阳离子符号为 Cu NH3 4 H2O 2 2 含有共价键 配位键 加热化合物时根据配位键强弱确定首先失去的成分 21 2014 江苏卷 12 分 选做题 A 物质结构与性质 含有 NaOH 的 Cu OH 2悬浊液可用于检验醛基 也可用于和葡萄糖反应制备纳米 Cu2O 1 Cu 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学 海 无 涯 2

15、 与 OH 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 填化学式 3 醛基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 1 mol 乙醛分子中含有的 键的数目为 4 含有 NaOH 的 Cu OH 2悬浊液与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Cu2O 在稀硫酸中生成 Cu 和 CuSO4 铜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铜晶体中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 近的铜原子数目为 21 1 Ar 3d10或 1s22s22p63s23p63d10 2 HF 3 sp2 6 mol 或 6 6 02 1023个 4 2Cu OH 2 CH3CHO NaOH CH3COONa Cu2O 3H2O 5 12 解析 1 Cu 为 29 号 Cu 核外还有 28 个电子

16、按照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应为 Ar 3d10 或 1s22s22p63s23p63d10 2 OH 含有 10 个电子 根据等电子体的含义 可知 10 电子的双原子分子为 HF 3 CHO 中含碳氧双键 为平面结构 故中心原子碳原子采取 sp2杂化 1 mol CH3CHO 中含有 5 mol 单键 1 mol 双键 故含 键为 5 mol 1 mol 6 mol 4 Cu OH 2被 CH3CHO 还原为 Cu2O CH3CHO 被氧化为CH3COOH 再与NaOH 反应生成CH3COONa 故反应为 2Cu OH 2 CH3CHO NaOH CH3COONa Cu2O 3H2O 5 铜晶胞为面心立方晶胞 故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为 4 3 12 31 2014 福建卷 化学 物质结构与性质 13 分 氮化硼 BN 晶体有多种相结构 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 与石墨相似 具有层状结 构 可作高温润滑剂 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 有优异的耐磨性 它们的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学 海 无 涯 1 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2 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 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立方相氮化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