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10钠及其化合物(整理)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2352390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2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10钠及其化合物(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10钠及其化合物(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10钠及其化合物(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10钠及其化合物(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10钠及其化合物(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10钠及其化合物(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10钠及其化合物(整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考点考点 10 钠及其化合物钠及其化合物 1 2013 上海化学 6 与索尔维制碱法相比 侯德榜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 A 原料利用率高 B 设备少 C 循环利用的物质多 D 原料易得 答案 A 解析 两种方法都发生反应 索尔维制碱法对滤液的处理是加熟石灰使氨气循环 产生的 CaCl2 含 Cl 几乎没什么用 而侯氏制碱法是对滤液通入二氧化碳 氨气 结晶出的 NH4Cl 其母液可以作为制碱原料 提高食盐利用率 因此 选 A 2 2013 安徽理综 12 我省盛产矿盐 主要成分是 NaCl 还好有 SO42 等其他可溶性杂 质的离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有矿盐生成食盐 除去

2、SO42 最合适的实际是 Ba NO3 2 B 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 C 室温下 AgCl 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中的溶解度 D 用酚酞试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 答案 D 解析 A 除去硫酸根的同时 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根 错误 B 要得到钠和氯气需要 电解熔融的NaCI 错误 C 增加氯离子的量 AgCI的沉淀溶解平衡向逆向移动 溶解度 减小 错误 D 纯碱水呈碱性 正确 3 2013 广东理综 23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 常温下将 Al 片放入浓硝酸中

3、无明显变化 Al 与浓硝酸不反应 C 将一小块 Na 放入无水乙醇中 产生气泡 Na 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D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粉末变红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解析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浓硫酸因脱水性使蔗糖脱水炭化 浓硫酸因强氧化性与 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 所以蔗糖固体变黑膨胀 A 正确 Al 放入浓硝酸 因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 Al 钝化 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B 错误 Na 放入无水乙醇中 会与 活泼性较强的羟基反应 置换出氢气 C 正确 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 三铁和氢气 D 错误 答案 AC 命题意图 化学实验与元素化合物 ks5u 学 海 无 涯

4、4 2013 江苏化学 13 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碳酸 盐溶液 B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C 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 溴水颜色褪去 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D 向某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 溶液不变色 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 Fe 2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D 解析 解析 本题属于常规实验与基本实验考查范畴 A 不能排除碳酸氢盐与 SO3 2 HSO 3 形成的盐的干扰 B 也可是钠的单质或其他化合物 这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仅证明含有钠元素 C 其他还

5、原气体或碱等都可使溴水褪色 D Fe 2 检验方法过程合理 ks5u 备考提示备考提示 常见物质的制备 分离提纯 除杂和离子检验等都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实验技能 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强化 反复训练 形成能力 5 2013 福建理综 10 下列有关试验的做法不正确 的是 A 分液时 分液漏斗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到处 B 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C 配置 0 1000 mol L 1氢氧化钠溶液时 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 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D 检验 NH4 时 往试样中加入 NaOH 溶液 微热 用湿润 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知识点 溶液的配制 物质的鉴别 离子的检验 化学仪器的

6、使用等知识 答案 D 解析 A 项 分液时根据 下流上倒 的原理 打开活塞让下层液体全部流出 关闭活 塞 上层从上口倒出 B 项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产生CO2 而碳酸钠受热无变化 C 项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 转移步骤中必须用到玻璃棒 作用是引流 D 项 NH4 的检验方法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加热 在试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如果变蓝色 那 么原物质中有NH4 6 2013 北京理综 8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 的是 A 用浓盐酸检验氨 NH3 HCl NH4Cl B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CO2 3 H2OHCO 3 OH C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 铁作负极被氧化 Fe 3e F

7、e3 D 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 Ca OH 2 CO2 CaCO3 H2O 答案 C 解析 A 盐酸具有挥发性 挥发出的 HCl 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 冒白烟 故 正 确 B 碳 酸 钠 是 强 碱 弱 酸 盐 溶 液 中 存 在 CO2 3水 解 平 衡 CO2 3 H2OHCO 3 OH 使溶液呈碱性 故正确 C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 铁作 负极被氧化 电极反应式为 Fe 2e Fe2 故错误 D 石灰水 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故正确 学 海 无 涯 7 2013 上海化学 54 57 碳酸氢纳俗称 小苏打 是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制纯碱的中 间产物 可用作膨松剂 制

8、酸剂 灭火剂等 工业上用纯碱溶液碳酸化制取碳酸氢钠 54 某碳酸氢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称取该样品 用 0 1000mol L 盐酸滴定 耗用盐酸 20 00mL 若改用 0 05618mol L 硫酸滴定 需用硫酸 mL 保留两位小数 55 某溶液组成如表一 问该溶液通入二氧化碳 析出碳酸氢钠晶体 取出晶体后溶液组成如表二 计算析出的碳酸氢纳晶体的质量 保留 1 位小数 56 将组成如表二的溶液加热 使碳酸氢纳部分分解 溶液中 NaHCO3的质量由 428 8kg 降为 400 3kg 补加适量碳酸纳 使溶液组成回到表一状态 计算补加的碳酸纳质量 保留 1 位 小数 57 某种由碳酸钠和碳

9、酸氢钠组成的晶体 452kg 溶于水 然后通入二氧化碳 吸收二氧化碳 44 8 标准状况 获得纯的碳酸氢钠溶液 测得溶液中含碳酸氢钠 504kg 通过计算确定该 晶体的化学式 答案 54 17 80mL 55 1044 6 56 659 1 57 Na H CO3 Na2CO32 H2O 解析 55 根据反应可知消耗的 H2SO4质量是 HCl 的一半 即 0 1 20 0 5 0 05618 V V 17 8mL Na2CO3 CO2 H2O 2 Na H CO3 106 168 814 8 137 7 m m 1073 1kg 则析出的碳酸氢钠的晶体的质量 1073 1 400 3 428

10、 8 1044 6kg 2 Na H CO3 Na2CO3 CO2 H2O 168 106 814 8 137 7 28 5 x x 17 98kg 则补加的碳酸纳质量 814 8 137 7 17 98 659 7kg Na2CO3 CO2 H2O 2 Na H CO3 学 海 无 涯 106 22 4 3 10 168 m 44 8 3 10 m1 m 212kg m1 336kg 则 452kg 晶体中含 Na2CO3212kg Na H CO3 168kg 水 72kg 因此 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Na H CO3 Na2CO32 H2O 考点定位 本题考查化学计算 8 2013 天津化学

11、 7 X Y Z Q R 是五种短周期元素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Y 两 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 0 Q 与 X 同主族 Z R 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 元素和金属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写元素符号 2 X 与 Y 能形成多种化合物 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 物质 写分子式 3 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A B C D 有如下转化关系 其中 C 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 D 是淡黄色固体 写出 C 的结构式 D 的电子式 如果 A B 均由三种元素组成 B 为两性不溶物 则 A 的化学式为 由 A 转化为 B 的离子方程式

12、 如果 A 由三种元素组成 B 由四种元素组成 A B 溶液均显碱性 用离子方程式表 示 A 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A B 浓度均为 0 1mol L 的混合溶液中 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常温下 在该溶液中滴 加稀盐酸至中性时 溶质的主要成分有 解析 该题以周期律和周期表为基础知识 考查元素推断 重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化学用语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重要知识 1 根据短周期元素 X Y 元素的 X Y 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 0 推知 X Y 元素分别为 H 和 C Q 与 X 同主族推知 Q 为 Na 元素 Z R 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 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推知 Z 为

13、 O 元素 R 为 Al 元素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 Na Al 和 形成的物质是有机化合物 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分子质量最小的只能 是 C 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只能是 是淡黄色固体 只能是过氧化钠 为两性不溶物 均由三种元素组成 根据转化关系 为 为 由 转化为 的离子方程式 AlO2 2H2O CO2 Al OH 3 HCO3 或 2 AlO2 3 H2O CO2 2 Al OH 3 CO32 A 由三种元素组成 B 由四种元素组成 A B 溶液均显碱性 A 是 Na2CO3 B 是 NaHCO3 A 显碱性的原因是 CO32 的水解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CO32 H2OHCO3 OH 二者等浓度 学 海 无 涯 的混合溶液中 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c Na c HCO3 c CO32 c OH c H 碳酸根的水 解程度比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大 在滴加盐酸至中性时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 NaHCO3 NaHCO3和盐酸反应生成 NaCL H2O CO2 若果溶质全是 NaCl 由于有 CO2 溶液就显酸性 所以溶质是 NaHCO3 NaCl CO2 答案 见解析 ks5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