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分析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2330433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分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分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分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分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分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分析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窒息复苏与护理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的有效方法 方法 观察和分析2012 2015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5例足月窒息新生儿的窒息复苏与护理过程 结果 新生儿复苏有效率达92 94 放弃治疗治疗6例 结论 全面扎实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全员培训 并将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应用于临床抢救 辅以有效的护理技术 复苏成功率与之前相比有较显著的提高 P 0 05 值得在各级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复苏培训 抢救 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 产时 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新生儿生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 引起缺氧并导致多脏器损害 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确的复苏是

2、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和伤残率的重要手段 根据统计报道 全世界大约每年有1 3亿新生儿出生 其中约有400万新生儿在出生后4周内死亡 由于新生儿窒息致死的占有25 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母体子宫内的环境和分娩过程所致的 所以 及时有效的治疗新生儿窒息是减少新生儿死亡率和降低并发症的重点 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急救 护理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的重要环节 因此相关医护人员掌握正确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 关乎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生命质量 资料与方法 1 培训与指导组织自上而下的全员培训 要求相关医护人员充分学习和全面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法的技术要点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考核合格 操作熟练 2一般

3、资料 自2012年6月 2015年5月本院新生儿科共计收治新生儿2150例 新生儿发生窒息85例 其中重度窒息 Apgar评分 0 3 分 15例 占窒息总数的17 65 轻度窒息 Apgar评分 4 7 分 70例 占窒息总数的82 35 85例新生儿窒息中 剖宫产儿30例 占窒息总数的35 29 臀位产儿5例 占窒息总数的5 88 阴道手术产儿 产钳 6例 占窒息总数的7 06 阴道顺产儿44例 占窒息总数的51 76 79例健康出院 6例放弃治疗 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 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 8 10 分为正常 4 7 分为轻度窒息或青祡窒息 0 3 分为重度窒息或苍白窒息 不正常者5

4、分钟再评估一次 仍不正常者须在20分钟内每5分钟评分1次 或直到2次评分大于或等于8分为止 Apagr评分指标 呼吸 心率 皮肤 颜色 肌张力 喉反射每项2分 共10分 预防 分娩过程中严密观察产程 在产妇临产后要详细询问病史 密切观察宫缩情况 及时发现 处理妊娠期存在的并发症在产程中特别注意胎心音变化 勤听胎心音 注意观察胎心音与宫缩的关系 必要时行胎心音电子监护仪监测20分钟 进入第二产程时使用胎心音电子监护仪监测胎心音至分娩结束 胎儿有宫内窒息情况发生 应立即积极处理 给孕妇吸氧 静脉输入维生素C 快速静脉输入碳酸氢钠等 孕妇取左侧卧位 因仰卧位可压迫下腔静脉 使胎盘血流量减少 至胎儿缺

5、氧加重 应做好抢救工作的准备 尽快结束分娩 抢救 对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必须争分夺秒 在胎儿娩生后迅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证呼吸道通畅 以恢复呼吸循环为原则 首先胎儿娩出后 立即取仰卧位 头转向一侧 头略低 颈部轻度后伸 肩下垫高2 3厘米 摆好体位后 迅速用新生儿吸痰管或吸球吸净口鼻腔内黏液 先口腔后鼻腔原则 以免清理鼻腔时出现吸气 将分泌物吸入肺内 引起吸入性肺炎 同时特别注意动作轻柔 不要过多刺激新生儿咽喉部 否则会引起喉头痉挛而使窒息加重 在清除窒息新生儿呼吸道分泌物同时用温热毛巾迅速擦干新生儿全身 头部羊水 血迹 使新生儿出生后体温下降最少 恢复最快 有条件可用远红外线辐射保暖 在清除窒

6、息新生儿呼吸道分泌物后拍足底2 3次或摩擦背部刺激新生儿呼吸 通常足以引起呼吸 如自主呼吸建立 心率 100次 分 但出现中心性紫绀 需给予5分 升流量的常压给氧 如自主呼吸未建立或心率 100次 分或常压给氧后中心性紫绀未缓解 立即行正压人工呼吸 可使用自动充气式气囊或气流充气式气囊 方法 新生儿仰卧在辐射台上 摆好体位 操作者站在新生儿头侧或左侧 面罩大小要合适 先扣颌下缘 然后盖口鼻 不可压到眼上 用手固定好切忌用力过猛 用手指尖按压气囊 通气频率40 60次 分 在行通气时 应观察胸部运动或用听诊器听双肺呼吸音 为了减气体入胃内 另一位操作者将手轻压在上腹部 人工呼吸大约进行30秒 然

7、后评估呼吸和心率 如呼吸建立 心率 100次 分且肤色转红 停止人工呼吸密切观察 如呼吸未建立 应检查 面罩与新生儿面部密闭是否 气道是否通畅 是否鼻吸气位 气道是否有分泌物 挤压力是否足够 增加压力直到可见胸骨运动 检查后再次行正压人工呼吸30秒 如呼吸仍未建立 心率为 60次 分 继续正压人工呼吸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频率为90次 分 30秒 可采用拇指法 即用两拇指按压新生儿胸骨下1 3处 两拇指可并行放置 也可重叠于胸骨上 其他手指托住新生儿背部 注意在按压时不要去挤压胸部 以免发生肋骨骨折和气胸 或双指法 按压部位及方法同上 用中指 食指进行按压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最好两个人配合进

8、行 按压心脏次数与通气比例为3 1 必须确保有效通气 否则单纯心脏按压是无效的 如上述措施30秒后如心率 100次 分 开始自主呼吸 应慢慢撤除正压人工呼吸 心率 60次 分 但 100次 分则停止胸外心脏按压 继续以40 60次 分速度进行人工呼吸 如心率 60次 分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脐静脉插管给药 新生儿用药大多数窒息儿经及时吸净黏液和面罩给氧 或正压通气 气管插管正压通气等处理后都能很快复苏 只有极少数重度窒息儿在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心脏30秒钟后仍无反应时需给药 对于临产时有胎心 出生时已无心跳者 则需在气管插管 胸外按压心脏的同时立即用药 估计体重用药原则上新生儿在心律减慢时可

9、先用1 10000肾上腺素 经气管导管快速推注0 5 1 0ml kg或经静脉0 1 0 3m1 kg推注 若急性失血伴低血容量时给予生理盐水10ml kg静脉推注 推速10分钟以上 扩容 如母亲分娩4小时前使用过麻醉药而出生后无呼吸时可给盐酸纳洛酮每公斤体重0 1ml经皮下 肌注 静脉或气管内快速注入 如果仍自呼吸抑制 可以再次给药 因麻醉药维持时间长 而此药有效时间为时1 4小时 但有吸毒史母亲的新生儿用药可至严重抽搐 护理 1保暖 是保持体温的基本措施 皮肤温度36 5 左右为宜 对于窒息的新生儿 本身已存在缺氧和酸中毒 体温调节不稳定 如受寒 体温下降可至代谢率增高 耗氧量增加 需氧量

10、上升 并加重代谢性酸中毒 因此 复苏后的新生儿必须做好保温护理 一般可给予热水袋置于襁褓外保温 热水袋温度45 50 为宜 袋外应加套 必须保证保温袋不漏水 以防新生儿烫伤 不定时将手伸入襁褓中检查保温袋有无漏水及保温效果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新生儿头偏向一侧卧位 对可疑有呼吸道再阻塞的新生儿 应及时吸出咽喉部分泌物 最好于抢救后用吸痰管吸出胃内容物 以防呕吐物进入呼吸道 吸出分泌物时 动作轻柔 因新生儿复苏后各种反射已恢复 吸痰管过度刺激咽喉部迷走神经会抑制心跳 呼吸 所以操作者在清理呼吸道时一定要尽量减少对新生儿刺激 避免不良并发症发生 3吸氧 对停氧后又出现青紫新生儿宜再给予保持皮肤红润

11、的最低浓度氧 以免引起氧中毒 持续给氧要预热并湿化 以防失去热量的气管黏膜干燥 4生命体征观察 设专人护理 保持安静 新生儿复苏成功后24小时内 尤其是2小时内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各项生命体征 如患儿的神志 呼吸频率 心率 体温 肤色 囟门 大小便 肢体活动等情况 尤其是呼吸 心率 肤色等 呼吸在初生12小时内应每4小时评分一次 以后24小时内每8小时评分一次 最后在出生48小时后再评估一次 轻度窒息儿可在连续两次评分 分别8分以上停止再评估 而重度窒息儿 两天后应继续每12小时评估一次 心率常随呼吸情况而改变 注意心音强弱 心律齐否 5 设专人护理 保持安静 新生儿复苏成功后24小时内 尤其是

12、2小时内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各项生命体征 如患儿的神志 呼吸频率 心率 体温 肤色 囟门 大小便 肢体活动等情况 尤其是呼吸 心率 肤色等 呼吸在初生12小时内应每4小时评分一次 以后24小时内每8小时评分一次 最后在出生48小时后再评估一次 轻度窒息儿可在连续两次评分 分别8分以上停止再评估 而重度窒息儿 两天后应继续每12小时评估一次 心率常随呼吸情况而改变 注意心音强弱 心律齐否 6 保证营养 重度窒息儿复苏欠佳者 适当延迟开奶时间 防止止呕吐物吸入再次引起窒息 可先试喂10 葡萄糖水2 10毫升 无呕吐再开奶 吃奶后就应少动 取右侧卧位 奶后无呕吐 上半身可稍抬高 使腹腔内脏下降 增加胸

13、腔扩张机会 同时亦可减轻心脏负担和颅内压 对复苏效果好者 同正常新生儿一样行早吸吮 7 预防感染 加强无菌技术操作 根据医嘱及时正确使用抗生素 预防窒息经乎吸道感染 常规使用维生素K1 预防新生儿出血 每日用0 9 生理盐水清洁口腔二次 预防口腔炎 每日更换护脐带 并用0 5 碘伏消毒脐部 保持干燥 做好脐部护理 皮肤护理亦不容忽视 结果 经抢救和护理的患儿85例中 79例治愈 6例放弃治疗治疗 有效率达92 94 讨论 1 对于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应及时有效 迅速的进行复苏治疗 对于羊水污染造成的新生儿窒息常规采用气管插管 预防发生吸入性肺炎 2 护理人员需要娴熟的掌握新生儿复苏过程 帮助医生进

14、行复苏抢救 在整个复苏中要随时观测新生儿的呼吸 心率和全身皮肤颜色 通过观测情况 展开下一步的复苏程序 整个过程要严谨迅速 直到复苏抢救完成 3 及时有效的抢救前准备 精准的抢救过程配合 有针对性的抢救后护理观察 是保证新生儿窒息快速痊愈的决定性因素 本组所选的85例新生儿窒息资料 其发病因素主要是由于母体因素 胎儿自身因素以及分娩过程中的因素 这些诱发窒息的因素都可以在产妇进行产检前和分娩监护时表现出来 所以产妇应该加强产前检查的频率 提高对高危妊娠胎儿产前的监测 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处理 例如遇到胎位不正 妊高症等情况应立即处理 避免发生不良后果 4 在产妇临产之后 护理人员要随时观测产程 听

15、取胎心情况 观察羊水的颜色等 对于单一的胎心异常情况 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几率不高 但是出现羊水污染伴随胎心情况异常 特别是羊水量过少且呈现粘稠粪状 新生儿的窒息率会明显增高 通过对本组患儿的治疗护理 总结出对新生儿窒息病儿实施及时 安全 有效的窒息复苏技术和护理 对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和伤残率的降低具有显著效果 新生儿窒息是我国新生儿疾病主要病死原因之一 为了提高新生儿的生命质量 必须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采取适宜产科技术 加强产前 产时监护 及时发现异常 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加强产科和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新生儿复苏的培训 熟练掌握复苏技术 在胎儿娩出前做好一切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准备 如新生儿开放辐射保暖台 新生儿喉镜 吸痰管 吸球 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 导管 气囊面罩复苏器 氧气 抢救药品等 为抢救创造条件 同时加强新生儿复苏后监护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及时处理 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