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瑞雪 1教案 浙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308772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瑞雪 1教案 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瑞雪 1教案 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瑞雪 1教案 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瑞雪 1教案 浙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瑞雪 1教案 浙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 瑞雪 1教案 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 瑞雪 1教案 浙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瑞 雪设计理念:“披文入景,披文入情。由词及句,由句及篇。”研读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反复揣摩语句,培养语感,实现语言积累的过程。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把这场雪称做“瑞雪”的原因,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和人们的喜悦心情。2.学会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笼”“分”,理解“瑞雪、凛冽”等词语的意思。3.知道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的特点。4.能按要求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雪景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案说明:加“( )”为教师主要导语;加“ ”为拟定的学生回答。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理清脉络,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3.初步感受北国雪景的壮美。4.引出研

2、读专题。教学过程:一、侃雪赏雪导入新课1.侃雪:板书“雪”(一起读“雪”)“雪”(喜欢雪吗?我们学过的哪些课文中描写过雪?请你背上一两句。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一走进白雪世界,去赏雪好吗?)2.赏雪:欣赏课件(告诉大家你欣赏到了怎样的雪。)在“雪”旁加括号,播放课件。二、放声朗读教学字词(课文又是怎样描写雪的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去细细品味。读之前请同学听清朗读要求:将难读的词多读几遍,难写的词在课本上写几遍,并将你认为最难写的1个词语写在小纸片上。)学生根据要求放声朗读课文。根据学生小纸片上反映的情况,确定字词教学重点。初拟以“凛冽”、“巍巍”两词为重点。“凛冽”教学步骤如下:1.一起读“

3、凛冽”。2.范写。3.学生工工整整地写一遍。4.(“凛”和“冽”真是一对好兄弟,他们形影不离,经常手拉着手在一起。这回兄弟俩出现在哪个句子中呢?我请同学来读一读。)学生读: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了起来。5.(明白凛冽是啥意思吗?)6.从两个方面深切理解“凛冽”非常寒冷:A 分组查“凛”和“冽”明白“凛”和“冽”都是“寒冷”的意思,两个寒冷加在一起是非常寒冷、十分寒冷、特别寒冷等B 反复读句从句中的像声词“呼呼”中也可感受到“凛冽”表示十分寒冷。“巍”的教学步骤如下:1.正形:“巍”有三部分组成:上面是一座山,下面“委”和“鬼”,先写“委”再写“鬼”,合起来念“巍”,“巍巍群山”的“巍”。

4、(教师边范写边提醒)2.学生工工整整地写一遍。3.请一个同学择图写填写“巍巍群山”意会的含义。注:一副图中画着起伏高耸的群山;一副图中画着几个小土坡。三、轻声诵读初步感知(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雪或雪花的词语。)学生轻声读,边读边划。交流,在交流的同时补充板书。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的雪、白蒙蒙的雪、一望无际的雪注:不苛求学生找出所有描写雪的词语,随着学习的深入慢慢去体会。(白蒙蒙的雪、一望无际的雪,读了课文我们一下子找出这么多描写雪的词语。让我们再自由地选择自已最喜欢的句子或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自由选择读句子。指名学生选择读,集体纠正朗读中的错误。四、默读探究理清脉络(课文是

5、按同学们读的须序写的吗?)不是(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默读课文找出依据。)默读、交流得出结论: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有“昨天中午、傍晚、霎时间、夜里、今天清早”。五、引读设疑提出专题(咱们就抓住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一起合作将课文有条理地读一读。我读表示时间变化的词,同学们接着读相关的内容。)1.引读全文。(哎呀!读了课文,我突然发现今天老师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请同学们看看老师黑板上写的字,知道老师出了什么洋相吗?)课题是“瑞雪”不是“雪” 2.请同学帮老师把“瑞”字补上去,其余同学在课题旁写一写。3.(“瑞”字啥意思?)吉祥(连起来说“瑞雪”就是)吉祥的雪。4.(谁能马

6、上从课本中找到“瑞雪”的词?)好雪(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好雪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细细研究。)在课题上打1个红色的问号。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研读课文,体会雪大、雪美、雪使人欢,知道课文所以说这是场瑞雪的原因。2.能按要求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借助时间顺序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专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瑞雪。(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完成了一项工程,老师把这项工程叫做“四个一工程”,是哪四个一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学习了一些新词,比如说)指名学生自由报,报一个马上集体听写一个。;(我们还知道了瑞雪这篇课文写的是一场)指名学生说;(我们又发现文章是按)学生集体回

7、答(这一个顺序写的);(最后我们还留下了一个问题,谁来说说是啥问题?)指名学生引入研读专题:课文为什么称这是一场好雪?(这节课咱们就首先来解决这个疑问。)二、默读全文研读深究(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这是一场瑞雪,请你把它划出来,并且想一想理由是什么。)(一)学生按要求默读、思考,教师进行默读指导。(二)默读好后同桌间交流。(三)全班交流,交流顺序不固定,主要根据学生发言前后而定,教师适当调控,初拟交流重点如下:1.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1)指名学生交流。教师指导学生能组织语言将理由说清。

8、如:我找的是“傍晚大雪之中。”因为从“傍晚、大片大片、笼罩、白蒙蒙、这些词中我读懂了这场雪下得很大。请学生将研读结论“大”写到黑板上。(2)(谁能通过读让大家感受到这场雪下得很大。)学生比赛读,师生点评激励。(3)(如果老师把“纷纷扬扬”这个词给去掉,我们再轻声地读读这个句子,想想好不好。)(4)学生读后交流,得出结论:不好,纷纷扬扬不仅写出了雪大,而且使人感受到雪花在飞舞,很美。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播放课件雪花飞舞,帮助感悟。(5)训练延伸:(下面这个句中也有“纷纷扬扬”这个词,你能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吗?)秋天()纷纷扬扬地从()飘落下来。2.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

9、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1)学生交流研读成果。(2)读了句子,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雪吗?指名板书“美”(3)谁能通过读让大家感受到雪美。(4)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白雪世界吧。播放课件,欣赏雪景。(5)“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面对这么美的雪景,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6)学生赞美。(7)(作者是这样赞美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我们也学着作者的样来赞美雪。)好一场(),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3.“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面对一望无际的大雪,有经验的老农高兴得眉开眼笑,连声说:“好雪!好雪!”

10、(1)学生交流。(2)用反诘的方法点拔理解。(我可从没见过麦子盖了三层被,也没见到过有人枕着馒头睡。这句句子写错了。)(3)请学生来解释给老师听,教师装着由迷惑不解到弄明白,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深入理解句子。(4)(原来,这场大雪还会给我们带来了丰收,人们该是多么高兴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板书“带来丰收”。3.孩子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掷雪球,奔跑着,追逐着,清脆的笑声传遍了山村。(1)学生交流研读成果。(2)指导点拔,这句中看出了“雪使人欢”。板书“雪使人欢”。(3)有感情地读句子。三、蓦然回着解答专题(通过我们刚才的研究,我想上节课留下的疑问我们应该能解决了。请你看着板书自己准备着说一说。)1.学生准备说。2.指名交流。四、熟读成诵自然结课(是啊,这是一场令人欣喜的雪。如果没有优美的句子把它描写下来,我们又怎么能联想到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又怎么能感受到瑞雪丰年的喜悦呢?老师真想把这篇优美的课文背下来,把它牵牵地记在心上。同学们想吗?我背这篇课文的时候可有窍门的,有同学知道我的窍门吗?)借助时间顺序背诵。(咱们比一比谁背得又快又正确。)1.学生自由准备。2.指名背诵,及时激励。3.(来,让我们边欣赏这迷人的雪景,边背诵这优美的文章。全体起立。)(播放课件)集体背诵。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