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 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305993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 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会背诵第四自然段。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重点:1、学习联系句子和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理解词语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2、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VCD光盘、录像机。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七课(指课题,学生齐

2、读),大家初读了课文,并且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谁能说说这篇课文给你整体的感觉是什么呢?(板书:美丽、富饶) 2、交代任务 那么,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层次分明、具体地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呢?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个重点,以读为主,来理解课文二七自然段。 点评:有目的地组织复习,激活了学生相关已知,为即将进行的学习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同时,简练的导入渗透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二、自能读书、主动发展 快速自由读二六自然段,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个自然段? (一)导学,自读感悟 (学生自主定向,按多数同学意见) 师:老师和多数同学一样,最喜欢第四自然段,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点评:“一

3、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教学的根本点和立足点,向这样按学生的“要求”设计教学、调控课堂,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员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本领。 1、按照学习一个自然段的方法读这一自然段,然后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抓重点词语谈谈自己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理解。(1)当学生谈到第二句话“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时,屏幕出示书中插图,找一生到前面指图说说分别说的是那些鱼,然后让学生再仔细观察图画,并充分展开想象,说说书中没有写到的鱼的样子是怎样奇特,姿态是怎样优美的。(2)帮助学生理解“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A、“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 句

4、话是什么意思? B、从哪里可以看出鱼多?(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回答) C、看录象欣赏画面。(进一步感受鱼多) D、看完这段录象后,你不想说点什么吗? 3、根据自己的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4、指名读(师适当加以点拨、范读) 5、领悟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理解这段内容的?点评:在上述环节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看看、读读、说说中,感悟课文内容。教师利用“图白”和“文白”启发学生想象,再度调动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西沙群岛、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同时,把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既积累了规范语言,又培养了语感,并且为下阶段的“放”打下了基础。(二)

5、自学,自读运用 1、(屏幕出示读书要求)按照学习第四自然段的方法,读自己喜欢的那个自然段,并练习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写哪儿的什么、怎么样。 2、组内交流。 3、自学汇报,形式自选(朗读、讲故事、表演) 点评:第二、三、五、六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大同小异,运用迁移规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归纳、去发现、去感悟。 4、小结过渡:西沙群岛是如此的美丽和富饶,那么岛上的英雄儿女们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齐读第七自然段。 5、总结(看板书):这篇课文作者先概括地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然后按照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抓住事物的颜色、形态、动作等特点,具体地写出了西沙群岛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

6、丰富,最后又概括地写出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6、质疑: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评价课文,谈收获。点评:这是一个消化吸收为我所用的过程,重在培养学文的能力。目的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培养其创新的意识。三、自主练习、巩固提高 1、 屏幕出示练习题(学生可任选一题)(1)试从颜色、外形、动作等方 面抓特点说说你喜欢的动物。 (2)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先用一句话概括地说出这种事物的特点,再用几句话具体说明这个特点。例如:广场的花坛里开满了各种鲜艳的花。(3)背诵第四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点评: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水平不同,

7、练习题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2、学生自练,然后小组交流。 3、典型汇报。四、拓展运用,创造想象 1、导语:同学们,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老师不知教过多少遍了,每当教这一课时,老师就会想起那首美丽动听的歌,大家想知道是什么歌吗?(播放:西沙我可爱的家乡) 2、作业:(1)今日的西沙群岛是美丽的富饶的,那么明日的西沙群岛又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课后老师希望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以“明日的西沙群岛”为题写一篇日记,明天早晨晨会的时间我们一起来欣赏你的杰作! (2)同时,感兴趣的同学可学唱这首歌。(伴随着歌声下课)点评:课后的导语和作业的设计富有创造性,既是知识的迁移、语言的积累,又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伴随着歌声下课,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同时使学生热爱西沙、热爱祖国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