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孔子拜师教案1 鲁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305952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孔子拜师教案1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孔子拜师教案1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孔子拜师教案1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孔子拜师教案1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孔子拜师教案1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 孔子拜师教案1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 孔子拜师教案1 鲁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拜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1.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教学重点:1.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2.通过品读和积累语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教学难点:1.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渊博、风尘仆仆”等词语。2.孔子和老子

2、品行的感悟。教学过程: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拜师的故事。(板书:孔子拜师) 2学生交流、介绍孔子和老子通过预习和搜查资料,小朋友对孔子一定有所了解,谁先来向大家说说你了解到的情况。这么有名的孔子,他拜谁为老师(板书:孔子)孔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课前了解了吗?3补充材料:小朋友知道的可真不少,孔子和老子两个名字后面都有一个“子”,这是古时候对有学问男子的一种尊称,还有孟子、墨子、荀子等,后来就形成了“诸子百家”。过渡语:了解了孔子,也了解了孟子,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预设:孔子为什么拜师?孔子怎么拜师?)好,带着你的问题,我们走进课文,

3、看看能不能自己解决这些问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做记号;注意读准生字新词。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新词: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相距 迎候 等候 止境 长进 请教 保留 敬重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曲阜(注意读准生字的音, 特别是读准:兼、宿)(指名2个读,开火车读,齐读)3过渡语:读得真好,攻破了词语这关,下面让我们再认真、仔细地读读课文,去了解孔子为什么拜师?是怎样拜师的?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指名读第一小节,(出示):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4、2说说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呢?3查字典理解“渊博”:什么叫渊博?师提示:通过查字典,渊就是深,博就是广,这里“知识不够渊博”是什么意思?【预设: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懂得还不够多,不够广。】4理解:远近闻名孔子认为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那他的知识是不是真得不够渊博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预设:不是的,这是他谦虚的说法,其实当时他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已经很了不起了,很优秀了】5补充资料,体会孔子的好学:是啊,孔子当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已经是一个大学者,甚至连当时的国君鲁昭公和齐国的国君齐景公都经常向他请教,但是孔子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大的成就,还要拜师求学,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谦虚好学6指导

5、朗读。你能把他这种如饥似渴的好学的精神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7过渡:为什么知识这么渊博的孔子,总认为自己还不够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二段,从第二段中找找答案吧!四、学习课文第二段。(一)默读二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出示句子: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1“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概括成一个词就是板书:学无止境2联系第一自然段,说说“学无止境”意思。3联系生活理解学无止境:是啊,孔子当时很有学问了,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还要不断地去学习,去拼搏。学习是没有尽头的。有句俗话说得好“人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地去学习,去拼搏,才能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让我们一起读好这

6、个句子。过渡语:好学的孔子又是怎样拜师的呢?请同学们再轻声读读第二小节,划出有关孔子拜师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句子)(二)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1指名读句子。这句话中有几个词很难读,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再读一读。为什么把“终于”或“上千里”读得那么强调?2理解上千里、几个月:从曲阜到洛阳比瑞安到上海还要远,而且当时又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因此孔子足足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出来感受到路途的遥远,你还感受到什么?板书:不畏艰辛3想象理解“风餐露宿”:(1)可见孔子拜师的旅途是多么艰辛,特别是哪个词可以看出来风餐露宿(2)指名读词。风餐

7、露宿是什么意思?(3)在这么艰难的旅途中,孔子可能会遇到哪些生活上的困难呢?出示句式,学生想象填空:孔子一路走着,有时肚子饿了, 就 ;有时走累了,就 ;白天,孔子在加紧 ,天黑了,孔子还 ;正是这样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 。是啊,饿了就随便吃点干粮,渴了就随便取点水喝,找不到旅店就在野外住下,像这么艰难的旅途生活就叫风餐露宿?他干吗日夜兼程不停地赶路?板书:求知若渴4面对如此好学的孔子,不想再读读这个句子吗?5联系上下文理解“风尘仆仆”:(1)经过了几个月的拔山涉水,千难万险,孔子终于来到了洛阳,此时站在我们眼前的孔子会是怎么样的呢?你能从课文中找一个词来说说吗?(2)风尘仆仆的孔子是

8、怎么样的?过渡语:还有哪些句子也是写拜师的?(三)出示句子: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1从这几句话中,你又感受到什么?板书:谦逊有礼2快速读读这几句,圈出表现孔子谦逊有礼的词语。3师生分角色读。(指名读、齐读)过渡

9、语:拜见了师傅后,从此(引读)五、学习第三小节。 1出示句子: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抓住“每天”、“随时”来理解)(1)什么叫随时请教?(什么时候有问题就什么时候向老子请教。)(2)他可能什么时候有问题?(吃饭时、睡觉时、走路时)板书:勤学好问六、观看图片,升华主题。1出示图片介绍:正因为孔子如此好学,所以后来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人们很佩服他,也很敬重他,为了纪念这位圣人,人们为他修建孔庙。每到孔子的诞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都要举办孔子文化节,进行隆重的祭孔活动。孔子的学说在世界上也有很大的影响。韩国举行祭拜孔子活动,日本为孔子设立孔庙。美国还把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节。2看了那么多的图片,你想说点什么?3带着敬重、佩服我们再来讲讲孔子拜师的故事。齐读全文。4总结: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孔子的好学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谈谈孔子其他方面的品行以及老子的高尚品质。板书设计:孔子拜师 谦虚好学 不畏艰辛 求知若渴 谦逊有礼孔子谦虚好学 老子诲人不倦总结:孔子和老子勤学好问、谦虚礼让、诲人不倦、弟子满天下,得到世人的尊敬和佩服。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懂得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的道理。同学们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走进知识的海洋、文化的宝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