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江苏省宿豫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四月调研卷高二历史(奥数班)【带答案】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2305819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江苏省宿豫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四月调研卷高二历史(奥数班)【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江苏省宿豫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四月调研卷高二历史(奥数班)【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江苏省宿豫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四月调研卷高二历史(奥数班)【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江苏省宿豫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四月调研卷高二历史(奥数班)【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江苏省宿豫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四月调研卷高二历史(奥数班)【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江苏省宿豫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四月调研卷高二历史(奥数班)【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江苏省宿豫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四月调研卷高二历史(奥数班)【带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宿豫中学2019 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四月调研 历史 奥赛班 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满分 100 分 时间 90 分钟 注意事项 第 I 卷 选择题 共 60 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30 小题 每题2 分 共 6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商君书 画策 载 国之乱也 非其法乱也 非法不用也 国皆有法 而无使法必行之法 故善 治者 刑不善 而不赏善 故不刑而民善 刑重者 民不敢犯 故无刑也 这说明商商鞅 A 主张立法为民 B 强调有法可依 C 关注法律实施 D 重视赏罚并重 2 自孝文帝以后 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 孝 字 如 孝文帝

2、孝武帝 孝明帝 等 这充分反映 出 A 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B 鲜卑族具有尊宗敬祖的优秀传统 C 北魏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D 只有讲求孝道才能巩固封建统治 3 北魏前期 吏治混乱 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 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为此 北魏 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迁都洛阳 削弱保守势力 B 定期考核 依照政绩提拔官吏 C 限制 恩荫 防止权贵垄断 D 发放俸禄 并由国家统一筹集 4 梁启超评价我国古代一位改革家的改革时说 他推行的一些措施与近代西方的一些方法极其类似 其中某 项措施 颇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 某项措施 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 他评价的是 A 商鞅

3、变法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庆历新政 D 王安石变法 5 名茶上喜选 只消喝四碗 惊醒太平梦 彻夜不能眠 这是 日本皇宫100 年内幕 中的一段描述 你认为 惊醒太平梦的事件是 A 天皇大权的旁落 B 黑船事件 C 大盐平八郎起义 D 倒幕运动 6 全球通史 评述 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 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 成部分感兴趣 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 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 而不是完全模仿西 方国家 从材料可判断 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 A 结合国情 有选择地学习B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C 全盘西化 全方位地学习 D 对西方文明完全排斥 7 20 世

4、纪初 清政府颁布了许多章程 例如 各省咨议局章程 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 资政院院章 以 及 钦定宪法大纲 这体现了 A 中国开始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 资产阶级开始参政议政 C 西方宪政在中国的最初试验 D 清朝统治基础大大加强 8 1888 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时指出 倭伺吉林于东 英启藏卫而窥川滇于西 俄筑铁路于北而迫盛 京 法煽乱民于南以取滇粤 由此可知戊戌变法的重要背景是 A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民主思想的传播 C 马关条约 的签订 D 民族危机深重 9 1876 年一位封建地主说 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 成群的农民和绅士都站在宫殿前 大声呼喊着 万 岁 万岁 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

5、后 当我再看到农民时 我只有敬慕他们 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 时 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假设这位封建地主所说的是真实的 那么农民发生这一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B 可以高价赎买到一块份地 C 摆脱农奴主控制 归村社严格管理 D 彻底摆脱封建束缚 10 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日本三菱企业就是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发展起来的 当时三菱企业从国家获得了一家造 船厂 一座煤矿 一座银矿和两座金矿 当时政府的政策是大力扶持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那么当时政府扶 持的对象主要是 A 投资新兴工业的华族和士族 B 缺乏资金的私人企业 C 从事近代交通通信事业的企业 D 与政府关

6、系密切的大资本家 11 恩格斯曾描述道 在阿提卡的田地上到处都竖立着抵押柱 上面写着这块地已经以多少钱抵押给某某人 了 不仅如此 如果出卖土地所得的钱不够还债 或者债务没有抵押保证 那么 债务人便不得不把自己 的子女出卖到国外去做奴隶 以偿还债务 这一现象的废止得益于 A 梭伦改革 B 克利斯提尼改革 C 伯利克里改革 D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12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 曰 伊洛中区 均天下所据 陛下制御华夏 辑平九服 苍生 闻此 应当大庆 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 促进鲜卑族封建化进程 B 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 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

7、统治 13 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 a 类 美 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 b 类 俄国废除农奴制 日本明治维新 其分类标准是 A 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 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C 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 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14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 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 是由于 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 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形成强有力的政治 力量 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 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 未发生权力中心 的转移 A B

8、C D 15 在百日维新期间 谭嗣同自述 京居既久 始知所愿者皆虚 一无可翼 期望 概念横目 徒具深悲 平时所学 至此竟茫无可倚 这段话表明谭嗣同 A 放弃了变法维新救国救民的抱负 B 脱离群众 找不到变法的出路 C 悲观失望 准备向顽固派妥协 D 对维新派不满 开始转向革命 16 右图是美国 时代 周刊 1930 年某期 封面图片 图中人物能登上该杂志封面的原因是他 A 宣扬宗教之爱改革社会 B 领导 食盐进军 唤醒民族意识 C 致力于消除种姓制度 调解教派争端 D 明确指出 英国退出印度 的主张 17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指出 孙中山看到 尽管西方列强拥有繁荣 独立于民主 但它们也为工业化

9、 的问题所困扰 为预防资本主义的罪恶 孙中山主张节制资本 以防止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另外 鉴于 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加而带来持久的土地问题 孙中山提倡平均地权 从而实现远古时代 耕 者有其田 的乌托邦梦想 材料表明 A 孙中山不赞成中国实现工业化 B 孙中山主张民生革命 C 孙中山主张民主革命 D 孙中山不赞成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18 1933 年纳粹上台 爱因斯坦发表了不回德国声明 次年加入美籍 终生再没踏上德国的土地 他庄严声 明 只想生活在实行公民自由 宽容以及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的国家 国家是为人而建立 而人不是为 国家而生存 2005 年德国把这个信条刻在德国政府大楼上 以

10、纪念爱因斯坦50 周年 这说明 A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不懈的追求 B 相对论得到了美德两国的认可 C 爱因斯坦崇尚民主 自由和科学 D 德国政府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19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 孔子说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景公高兴地说 对呀 要不这样 即使有很多粮食 我还能吃得着吗 这说明孔子提倡 A 仁者爱人 理解和体贴他人 B 克己复礼 人们应贵贱有序 时间 项目 C 政在爱民 国君要严于律己 D 忠孝有道 人际关系要和谐 20 古希腊哲学文化的集大成者说过的名言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当仁不让于师 C 认识你自己 D 吾爱吾师 但更爱真理 21 他的政治学说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中

11、乌托邦主义的传统 这个人是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 莫尔 D 圣西门 22 有学者认为 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眼里 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 1789年瘟疫 的 爆 发户 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最主要史实是 A 建立执政府B 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 颁布 民法典 D 打退反法同盟 23 北美大陆军建立时 士兵衣衫褴褛 装备很差 各部分军队各自为战 指挥难以统一 经过华盛顿一段时 间的整顿 大陆军的面貌大有改观 这表明华盛顿 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具有非凡的组织才能 堪当民族重任 具有高贵的品质 A B C D 24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 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 完成的战略转

12、移 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 伟大传奇 发生的主要原 因是 A 秋收起义失败B 西安事变 C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D 九一八事变 25 马克思主义是在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 这些成果中有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亚当 斯密的劳动价值论 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达尔文的进化论 A B C D 26 阅读下表 1920 1925 年苏俄 苏联 农业总产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13 1925 年俄国农业总产值情况表 1913 年1920 年1925 年 农业总产值 100 67 112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 十月革命的胜利 C 赫鲁晓夫改革的推动D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推动 27 2

13、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临严峻挑战 在这个关键时刻 邓小平明确指 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的这一著名论断出现于 A 文革 后期复出时 B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时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 南方谈话中 28 列宁 17 岁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 警官问他 我不明白 你为什么要造反 年轻人 要知道在你面 前是一堵墙 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 列宁藐视的回答 是的 一堵墙 不过已经腐朽了 一推就 倒 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 文中的 一堵墙 被推倒是在 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期间 二月革命中 七

14、月事件中 十月革命 29 1684 年 8 月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到剑桥大学拜访一位数学教授 请教行星运行轨迹问题 该教授给出了 答案 但找不到原始的计算材料 两年多后该教授写出了一部杰作 这部杰作是 A 哈姆雷特 B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C 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D 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 30 詹天佑在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过程中 设计了 人 字形路线 他此举目的是 A 减少施工成本和难度 B 战胜隧道技术难题 C 解决铁轨铺设问题 D 增加铁路运营效益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本题共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 40 分 31 本小题满分10 分 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人们对此评价不一 阅

15、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介甫为政 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 纷纷扰扰 莫安其居 司马光 家传集 材料二司马光 治天下譬如居室 敝则修之 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宋史 材料三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 适应于时代之 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实国史上 世界史上 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 梁启超 王安石评传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安石针对 士 农 兵 商 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每项各举一条 4 分 2 材料三中的 美意 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梁启超推崇王安石变法的原因 3 分 3 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 谈谈你对材料二 三中 非大坏则不更造 和 适应于时代 的理解 3 分 3

16、2 本小题满分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9 世纪 中期 俄罗斯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 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 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 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 从欧美模式中汲 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 但改革计划在不同国家效果也截然不同 在俄罗斯 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 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 却扼杀了可能威 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而在日本 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 使改革者有机会进行比在俄罗斯社 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 到20 世纪早期 在明治维新领导人所实施的改革的基础上 日本成为一个政治 军事和经济上的强国 美 杰里 本特利 新全球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说明当时俄 日各自面临的 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 5 分 2 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两国从 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 的主要表现 并谈谈你对日本进行的 比 俄罗斯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 的认识 5分 33 本小题满分10 分 秦始皇 唐太宗和康熙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 阅读下列材料 根据所学知识 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