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河矿2302长壁大采高工作面供电系统整定计算毕业论文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2297654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9.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寺河矿2302长壁大采高工作面供电系统整定计算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寺河矿2302长壁大采高工作面供电系统整定计算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寺河矿2302长壁大采高工作面供电系统整定计算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寺河矿2302长壁大采高工作面供电系统整定计算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寺河矿2302长壁大采高工作面供电系统整定计算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寺河矿2302长壁大采高工作面供电系统整定计算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寺河矿2302长壁大采高工作面供电系统整定计算毕业论文(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寺河矿2302长壁大采高工作面供电系统整定计算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31 井田概况42 井田地质特征53 煤层特征10第二章 井田境界和储量131 井田境界13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41矿井工作制度142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4第四章 井田开拓15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152 矿井基本巷道16第五章 采区设计171 煤层的地质特征172 采区或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173 采区或带区车场选型设计20第六章 采煤方法201 采煤工艺方式202 回采巷道布置21第七章 2305工作面供电系统整定计算261、6KV干线电缆选型计算262、最小两相短路电流计算2

2、93、移动变电站与低压开关整定33结束语39答辩辞40参考文献40摘要寺河矿井开拓采用联合开拓方式,将井田划分为东、西、北三个独立井区。西井区采用斜立混合开拓方式,投产井筒共3个,分别为西主斜井、西副斜井、西回风立井。其中西斜井装备胶带输送机和架空乘人装置承担西井区煤炭提升和部分人员升降兼进风,西副斜井装备一台4.0m单绳缠绕式提升机担负西井区的长材、大型设备提升兼进风。西回风立井为专用回风井,承担回风任务。西井区为二期扩建井区,划分为四个盘区,设计投产西一盘区,开拓准备西二盘区,布置1个盘区、1个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和2个普掘工作面,矿井4.0Mt/a的产量。本设计介绍2305长臂大采高工作面供

3、电系统整定计算.关键词:供电系统、整定计算、大采高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1 井田概况(一)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寺河矿井位于省市西偏北,行政区划属省市所辖,跨沁水、阳城、泽州三县。地理座标: 北纬353051353611,东经11227071124054。寺河矿井工业场地位于沁水县嘉峰镇嘉峰村与寺河村之间,距沁水县城53km,距市区70km。(二)地形、地貌及河流本井田位于太行山南段西侧,沁水向斜之东南翼。井田地形复杂,地势陡缓不一,沟谷发育、切割剧烈、平地甚少,仅沁河、长河西岸有狭窄的阶地。总观地貌形态为西北高、东南低的低山丘陵区,地表标高介于6001130 m之间。沁河及其支流长河流经井田

4、西部和东部。西部与南部多以构造剥蚀的丘陵低山地形为主,沁河河谷两侧为侵蚀堆积地形,构成河漫滩以上的三级阶地。(三)气象与地震本区地处高原之东南部,由于太行山屏障影响,气候干燥,形成大陆性气候特征。据气象站资料:19641973年间年降水量为295.9704.8mm,年蒸发量为148.092428.3mm,全年蒸发量为降水的23倍。雨季集中在79月份。最高气温为36.1;最低气温为15.7。最大冻土深度为0.5m。主导风向春、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和南风。风力一般34级,最大78级,最大风速达23m/s。据、阳城、高平等县志记载,从1140年以来先后共发生地震28次,其中破坏性地震有8次,地

5、震强度最大达7级。据地震局鉴定,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四)相邻的地方煤矿寺河矿井井田周围的地方、乡、镇小煤矿发展很快,尤其在井田东、南侧煤层露头的部分更多。在东侧属市的有峪南、天户、郭庄、王谷坨、西庄煤矿,南侧属阳城县的有史山、沟底、王街、皇城、屯城煤矿,在井田中部有沁水县的上半峪和湘峪煤矿。图1-11 交通位置图(五)矿区供电情况寺河矿井工业场地以北约1.5km的庄建有一座寺河110/35kV变电站,该站由煤业集团供电公司管辖,主要担负寺河矿井和周边用户供电。其双回110kV电压等级电源采用架空导线敷设,一回引自芹池220kV变电站110kV母线段,导线型号LGJ150/20,供电距离2

6、4km;另一回引自成庄110kV变电站110kV母线段,导线型号LGJ120/20,供电距离20.8km。一回工作,一回(带电)备用,当一回线路故障或检修时,另一回能够保证全矿井用电。变电站设2台SFZ940000/110型主变压器,每台容量为40MVA,1台运行,1台备用,负荷率约为65,负荷保证率为100,供电电源可靠。2 井田地质特征1、区域地层矿区区域地层由老至新为:上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第三系及第四系。详见表l-2-l。2、井田地层本井田地层由老至新:奥陶系中统下马家沟组,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组,石炭系上统组,

7、二叠统下统组,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第四系中更新统,第四系更新统,第四系全新统。对于不同勘探区,地层情况略有不同。3、地质构造省东南部位于中朝准地台二级供招单元中隆起区的中部和南部,本井田位于沁水复向斜轴部南端,沁水盆地南缘东西北东向断裂带及阳城西哄哄石盘东西向断裂带之间。本井田受新华夏构造太行山隆起带、断裂带、晋东南山字型构造的影响,构造形态以近似南北和北东方向的褶曲为主、断裂次之,倾向西北的单斜构造。井田中的构造形态与地层倾角315,一般在10以。褶曲一般为幅度不大,两翼平缓、开阔的背、向斜。断层以高角度正断层为主,落差一般不大于20m。纵观全井田

8、,构造属简单类型。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寺河矿井建井地质报告中共发现岩溶陷落柱8个,其中地质填图地表发现3个,三维地震勘探发现5个,井巷掘进中未见陷落柱,无小煤矿开采中岩溶陷落柱资料。已发现陷落柱均分布于西区,以不规则椭圆形为主,在3号煤层上最大长轴为275m,平面最大面积2000m2。总体而言,寺河井田岩溶陷落柱的的分布无明显规律性和方向性,已发现陷落柱数量虽然不多,但个体规模都较大,且井田尚未大面积开采揭露。据其东邻成庄煤矿的“建井地质报告”预测,成庄井田每平方公里可能有3.28个陷落柱,平均每个面积3350m2。推测本井田可能发育有大量隐伏小型陷落柱,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三维地震勘探

9、工作,为采掘提供依据。表1-2-1地 层 单 位厚度(m)地 层 特 征分布区域特点沉积相界系统组新生界Kz第四系Q0330为棕红、黄绿、土黄色粘土、亚粘土及砂和砾石区广为分布陆相上第三系N0268灰黄、灰绿、棕红色粘土及砂质粘土。在以北至高平一带,粘土中含有锰铁质、钙质结核。底部为砾岩主要出露在市以北至高平、襄垣一带中生界Mz三叠系T上统T3延长组T3Y30浅肉红色、灰绿色砂岩、泥岩夹透镜状淡水灰岩出露于图幅西北补八泉苏庄一带。中统T2组T21一般500为一套浅肉红色、灰黄色砂岩及灰绿色、灰紫色泥质岩。二马营组T2er一般600上部为灰黄、黄绿色砂岩夹棕红色泥岩;底部为一层灰绿色细粒岩夹透镜

10、状砾岩。下统T1和尚组T1h131474紫红色泥岩夹灰紫色砂岩及砾岩家沟组T11115595浅灰红色砂岩夹紫红色泥质岩及砾岩。古生界Pz二叠系P上统P2石千峰组P2rh22217由灰紫色、紫红色、泥岩组成,顶部淡水灰岩薄层及透镜体。本区广为分布。陆相上石盒子组P2S223653由灰紫色、灰白色砂岩、黄绿色、紫红色泥岩组成,顶部夹燧石条带下统P1下石盒子组P1X3591由黄褐色、灰绿色砂岩夹泥岩组成.上部夹锰铁矿层,下部偶夹薄煤层.组P1S3472由灰色、灰白色砂岩、灰黑色泥质岩及煤层组成,下部的3号煤层(俗称香煤)厚度大而分布广。过渡期地 层 单 位厚度(m)地 层 特 征分布区域特点沉积相界

11、系统组古生界Pz石炭系C上统C3组C3176142为一套砂岩、泥岩、石灰岩及煤层组成的含煤沉积建造。由煤层及其顶板石灰岩(北部层数多,南部层数少)频频出现而显出其典型特征。陵川一线以北较厚,以南较薄,于矿区附近的、沁水、阳城均有出露。海陆交互相中统C2组C2f035上部为泥质岩夹薄层砂岩及灰岩透镜体和不稳定薄煤层,中下部为铝质及式铁矿。主要出露于本区的东缘、南缘,矿区附近有的梨川、阳城的下白等地。北中部海陆交互相南部渐变为陆相奥陶系O中统O2峰峰组Q2f0216顶部为中厚层质纯石灰石,上部为豹皮状灰岩,白云质灰岩;下部为砾状泥岩、泥灰岩,含石膏。北部厚,往南西变薄,以至缺失峰峰组及上马家沟组中

12、部,出露于太行背斜南段两翼。陆表海上马家沟组O2Ff176308由角砾状泥灰岩、泥质灰岩、白云质泥灰岩、貂皮状灰岩、石灰岩组成,中部夹少量燧石及团块。下马家沟组O2X37213由角砾状泥灰岩、石灰岩组成。底部为稳定的黄绿色钙质页岩和薄层状泥质灰岩,称“贾汪页岩”。下统O164209为一套白云岩沉积,顶部普遍有一层燧石层。北东部薄,南西厚,出露于太行山南段的深谷中。咸化泻湖相寒武系一般377570由砾岩、砂岩页岩、泥灰岩、鲕状灰岩、竹叶岩、白云岩等组成,含丰富的三叶虫化石。底部为含砾砂岩。沿沁水盆地呈弧形带状出露,在矿区邻近的陵川马圪当、河口、阳城后老龛、沁水下川等地均可见到。浅海相3 煤层特征

13、1、煤层井田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组、石炭系上统组。稳定可采煤层为3号煤层和15号煤层,局部可采煤层有5、6、9、16号煤层,3号煤层为主采煤层。煤系地层要素见表1.2-7。现将可采煤层赋存情况简述如下:1.1 3号煤层3号煤层为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位于二叠系下统组下部。在原寺河井田东区煤层厚度为4.408.86m,平均厚度6.42m,一般均在6m以上;一般夹石04层,夹石厚度不大,仅长17号孔335号孔409号孔405号孔32号孔由南至北一线,以及416号孔单层夹石厚度增大至0.611.26m。在原潘一井田煤层厚度为5.047.16m,平均6.11m,纯煤厚度4.816.98m;含炭质泥岩和泥

14、岩夹石05层(83号孔),厚01.25m(53号孔),一般l2层,厚度0.100.30m,最厚0.90m(75号孔)。在原潘二井田,煤层厚度5.077.22m,平均6.03m,纯煤厚度4.957.22m;含泥岩或炭质泥岩夹石05层,一般l3层,厚度0.031.05m,分布无明显规律,以距底板0.90m左右的一层炭质泥岩夹石较为稳定,厚0.020.59m,最厚0.85m。顶板主要是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局部为细、中粒砂岩。底板主要是黑色泥岩、粉砂岩,局部为细粒砂岩。3号煤层以亮煤及镜煤光亮的金属光泽与暗煤的较暗淡光泽组成条带状,呈黑色,组织致密坚硬,贝壳状或不平坦的断口,层理或裂隙间充填物有方解石或黄铁矿呈膜状。层理、节理裂隙发育,条带状与均一状结构,块状构造,条痕色为黑色。1.2 5号煤层5号煤层位于组顶部,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在原寺河井田东区上距3号煤层13.65m;厚度01.8m,平均0.63m。不具备可采价值。顶板多为灰黑色泥岩,局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