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1).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297097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1).doc(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1)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1)”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12050642 学号:1205064229 姓名:李振东 第1页 目录 II、实验基本操作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信源编码技术 . 1 实验一 抽样定理实验 . 1 实验二 PCM编译码实验 . 9 实验三 ADPCM编译码实验 . 17 实验四 m及CVSD编译码实验 . 20 实验五 PAM孔径效应及其应对方法 . 27 第二章 基带传输编译码技术 . 30 实验六 AMI码型变

2、换实验 . 30 实验七 HDB3码型变换实验 . 35 实验八 CMI/BPH码型变换实验 . 40 第三章 基本数字调制技术 . 45 实验九 ASK调制及解调实验 . 45 第2页 第一章 信源编码技术 实验一 抽样定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抽样定理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 2、 掌握自然抽样及平顶抽样的实现方法。 3、 理解低通采样定理的原理。 4、 理解实际的抽样系统。 5、 理解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对抽样信号恢复的影响。 6、 理解低通滤波器的相频特性对抽样信号恢复的影响。 7、 理解带通采样定理的原理。 二、实验器材 1、 主控&信号源、3号模块 各一块 2、 双踪示波器

3、一台 3、 连接线 若干 三、实验原理 1、实验原理框图 保持电路平顶抽样S1自然抽样A-out抽样脉冲抽样输出LPF-INLPFLPF-OUTmusic信号源被抽样信号抗混叠滤波器抽样电路编码输入译码输出FIR/IIR3# 信源编译码模块FPGA数字滤波 图1-1 抽样定理实验框图 2、实验框图说明 抽样信号由抽样电路产生。将输入的被抽样信号与抽样脉冲相乘就可以得到自然抽样信号,自然抽样的信号经过保持电路得到平顶抽样信号。平顶抽样和自然抽样信号是通过开关 第1页 S1切换输出的。 抽样信号的恢复是将抽样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即可得到恢复的信号。这里滤波器可以选用抗混叠滤波器(8阶3.4kHz的

4、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或FPGA数字滤波器(有FIR、IIR两种)。反sinc滤波器不是用来恢复抽样信号的,而是用来应对孔径失真现象。 要注意,这里的数字滤波器是借用的信源编译码部分的端口。在做本实验时与信源编译码的内容没有联系。 四、实验步骤 实验项目一 抽样信号观测及抽样定理验证 概述:通过不同频率的抽样时钟,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观测自然抽样和平顶抽样的输出波形,以及信号恢复的混叠情况,从而了解不同抽样方式的输出差异和联系,验证抽样定理。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源端口 信号源:MUSIC 信号源:A-OUT 目标端口 连线说明 模块3:TH1(被抽样信号) 将被抽样信号送入抽样单元

5、模块3:TH2(抽样脉冲) 提供抽样时钟 送入模拟低通滤波器 模块3:TH3(抽样输出) 模块3:TH5(LPF-IN)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抽样定理】。调节主控模块的W1使A-out输出峰峰值为3V。 3、此时实验系统初始状态为:被抽样信号MUSIC为幅度4V、频率3K+1K正弦合成波。抽样脉冲A-OUT为幅度3V、频率9KHz、占空比20%的方波。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1)观测并记录自然抽样前后的信号波形:设置开关S13#为“自然抽样”档位,用示波器分别观测MUSIC (2)观测并记录平顶抽样前后的信号波形:设置开关S13#为“平顶抽样”档位,用示波

6、器分别观测MUSIC 第2页 主控&信号源主控&信号源和抽样输出3#。 和抽样输出3#。 (3)观测并对比抽样恢复后信号与被抽样信号的波形:设置开关S13#为“自然抽样”档位,用示波器观测MUSIC主控&信号源和LPF-OUT3# ,以100Hz的步进减小A-OUT主控&信号源的频率,比较观测并思考在抽样脉冲频率多小的情况下恢复信号有失真。 (4)用频谱的角度验证抽样定理(选做):用示波器频谱功能观测并记录被抽样信号MUSIC和抽样输出频谱。以100Hz的步进减小抽样脉冲的频率,观测抽样输出以及恢复信号的频谱。(注意:示波器需要用250kSa/s采样率(即每秒采样点为250K),FFT缩放调节

7、为10)。 注:通过观测频谱可以看到当抽样脉冲小于2倍被抽样信号频率时,信号会产生混叠。 实验项目二 滤波器幅频特性对抽样信号恢复的影响 概述:该项目是通过改变不同抽样时钟频率,分别观测和绘制抗混叠低通滤波和fir数字滤波的幅频特性曲线,并比较抽样信号经这两种滤波器后的恢复效果,从而了解和探讨不同滤波器幅频特性对抽样信号恢复的影响。 1、测试抗混叠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源端口 目标端口 连线说明 信号源:A-OUT 模块3:TH5(LPF-IN) 将信号送入模拟滤波器 (2)开电,设置主控模块,选择【信号源】【输出波形】和【输出频率】,通过调节相应旋钮,

8、使A-OUT主控&信号源输出频率5KHz、峰峰值为3V的正弦波。 (3)此时实验系统初始状态为:抗混叠低通滤波器的输入信号为频率5KHz、幅度3V的正弦波。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用示波器观测LPF-OUT3#。以100Hz步进减小A-OUTLPF-OUT3#的频谱。记入如下表格: 第3页 主控&信号源输出频率,观测并记录 A-OUT频率/Hz 5K 4.5K 3.4K 3.0K 基频幅度/V 由上述表格数据,画出模拟低通滤波器幅频特性曲线。 思考:对于3.4KHz低通滤波器,为了更好的画出幅频特性曲线,我们可以如何调整信号源输入频率的步进值大小? 2、测试fir数字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9、。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源端口 目标端口 连线说明 信号源:A-OUT 模块3:TH13(编码输入) 将信号送入数字滤波器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抽样定理】【FIR滤波器】。调节【信号源】,使A-out输出频率5KHz、峰峰值为3V的正弦波。 (3)此时实验系统初始状态为:fir滤波器的输入信号为频率5KHz、幅度3V的正弦波。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用示波器观测译码输出3#,以100Hz的步进减小A-OUT码输出3#的频谱。记入如下表格: A_out的频率/Hz 5K 4K 第4页 主控&信号源的频率。观测并记录译基频幅度/V 3K 2K

10、. 由上述表格数据,画出fir低通滤波器幅频特性曲线。 思考:对于3KHz低通滤波器,为了更好的画出幅频特性曲线,我们可以如何调整信号源输入频率的步进值大小? 3、分别利用上述两个滤波器对被抽样信号进行恢复,比较被抽样信号恢复效果。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源端口 信号源:MUSIC 信号源:A-OUT 目标端口 连线说明 模块3:TH1(被抽样信号) 提供被抽样信号 模块3:TH2(抽样脉冲) 提供抽样时钟 送入模拟低通滤波器 送入FIR数字低通滤波器 模块3:TH3(抽样输出) 模块3:TH5(LPF-IN) 模块3:TH3(抽样输出) 模块3:TH13(编码输入) (2)开电,

11、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抽样定理】【FIR滤波器】。调节W1主控&信号源使信号A-OUT输出峰峰值为3V左右。 (3)此时实验系统初始状态为:待抽样信号MUSIC为3K+1K正弦合成波,抽样时钟信号A-OUT为频率9KHz、占空比20%的方波。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对比观测不同滤波器的信号恢复效果:用示波器分别观测LPF-OUT3#和译码输出3#,以100Hz步进减小抽样时钟A-OUT的输出频率,对比观测模拟滤波器和FIR数字滤波器在不同抽样频率下信号恢复的效果。(频率步进可以根据实验需求自行设置。)思考:不同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对抽样恢复有何影响? 实验项目三 滤波器相频特性对抽样信号恢复的影响。 概述:该项目是通过改变不同抽样时钟频率,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分别观测抽样信号经fir滤波和iir滤波后的恢复失真情况,从而了解和探讨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