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旧城区社区禁毒社会工作的困境 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2288556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旧城区社区禁毒社会工作的困境 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海旧城区社区禁毒社会工作的困境 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上海旧城区社区禁毒社会工作的困境 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上海旧城区社区禁毒社会工作的困境 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上海旧城区社区禁毒社会工作的困境 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旧城区社区禁毒社会工作的困境 文献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旧城区社区禁毒社会工作的困境 文献综述.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上海旧城区社区禁毒社会工作的困境+文献综述 研究背景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以下简称禁毒法),从立法角度确立了禁毒工作的重要地位,促进禁毒社会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禁毒法将原来只是作为戒毒辅助措施的社区戒毒上升到独立的主要戒毒措施,这使原来处于探索和辅助强制戒毒的社区专业禁毒社会工作自然随着社区戒毒模式的提升,在法律地位上予以确定下来。禁毒法是提升禁毒社会工作的有力武器。禁毒法对禁毒工作的方针体制、禁毒宣传教育、毒品管理措施、戒毒措施、禁毒国际合作等作出了全面规定。这是根据禁毒工作实际需要,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禁毒工作实践经验制定

2、的一部规范的禁毒工作的重要法律。禁毒法颁布以后,一些平时束手无策、难以解决的问题,诸如对象不接受帮教,检测工作没有法律支撑,对象回归后没有固定住所等棘手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很多热点、难点问题都已由法律条文予以界定,并给出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以上海市为例,2003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成立并组建专业禁毒社会工作队伍,并在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的方法上进行了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社工以平等、尊重、接纳的理念融入社区,使戒毒人员逐步找回做人的尊严;社工以助人自助的理念帮助戒毒人员逐步在心理、家庭和社会环境、社会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辅导,并按阶段作出评估;社工努力做到社会各方资源的整合,尽最大可能赢得社会各方对他们

3、的关注与帮助,努力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正常人,从而有效提高了戒断的成功率。禁毒法新推出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模式对于全面有效控制戒断率,预防和减少吸毒人员的违法犯罪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范志海,吕伟,余金喜指出“社区为本、主动介入”,就是社工根据社区独特的药物滥用情况及药物滥用者的不同需要,而设计多层次的介入策略,并通过整合社区内有关服务机构和团体及其他社区资源,以跨专业的合作方式去协助社区居民远离毒品。以更专业化和人性化的方式提供戒毒服务,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趋势。2.3 对旧城区社会工作开展研究本文通过了解旧城区社会工作的开展,探讨社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困境。如服务对象家庭

4、支持系统缺失、人户分离普遍、社会可用资源匮乏、外部戒断条件较差、再就业困难、遭受社会歧视等现象给社工的工作造成的困境。如何去完善社会工作在本土化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有效的评估标准来实现社会工作更好的发展是本文思考的意义。3 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3.1 理论基础3.1.1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社工要找准禁毒社会工作的介入点,严格依法办事,并充分运用好社工专业理念、专业方法和技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尽最大可能去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减少和预防违法犯罪。我国社会工作在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的基础上,要将西方的社会工作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根据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诉求,寻求适合中国社会与文化的途径。不仅要引进西方专

5、业的、先进的理论方法,而且要关注如何处遇化、本土化地发展中国自身的社会工作,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境和难点。3.1.2 家庭戒毒治疗方法家人和朋友对吸毒人员能否成功戒毒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庭系统的缺失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家庭关系对戒毒者成功戒断毒瘾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社会工作者通过运用家庭互通法做好吸毒人员家人的工作,使其家庭中的成员共同关心,重视案主。家庭治疗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社工要和家庭成员做好有效的沟通,了解家庭内部的关系格局及家庭对案主戒毒的影响力,讨论设计的内容和问题多趋向于积极方面的未来。给予家庭一些能够共同完成

6、的目标,增进成员之间的融洽,使家庭成员能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动能来实现家庭的良性发展,帮助案主成功的戒断毒瘾。 3.2.4 研究方法本文属于实践类研究,多采用访谈法了解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中社工的工作内容及案主角色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问题。从而分析该区域开展社会工作困难的原因,再做进一步探究。了解旧城区社会工作开展的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改善现有的不足。3.2.5 资料收集与分析本文资料收集方法以深度访谈为主,参与观察与实践、文献阅读为辅。为避免个案研究中资料收集广度不足存在的偏差,在研究过程中结合文件阅读的方法多角度收集资料。4 调查结果及分析4.1 旧城区情况概述本文所提到的旧城区是以X社区为例,该社区为

7、多里弄混合的区域,该地块房屋都是居民自建翻建房,房屋老化且大多出租于外来务工者,因此人员结构混杂。该地块需要社区服务的案主普遍学历较低、家庭经济条件差,无稳定的工作。禁毒对象以人户分离居多,人员流动量较大,给社会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度。目前该街道户籍居民有2.8万户,外来人员占居民总人数的40%左右。吸毒人员478人,其中80%的吸毒人员普遍存在复吸现象,多次涉毒人员达120人。每个居委有将近20名左右的服务对象,一名社工负责2-3个居委,负责将近50名案主的戒毒工作。同时每个居委都会配备一名民警,配合社工开展禁毒工作。社工、居委、民警三方形成有效的机制协助服务对象恢复正常社会功能。4.2 开展

8、禁毒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4.2.1 服务对象家庭支持系统缺失家庭中父母角色的缺失导致案主缺少管教与引导,使服务对象养成了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吸毒后又进入了恶性循环。比如案例中,案主胡某是在父母的互相谩骂声中长大。14岁时父母离异,案主觉得可以摆脱母亲的唠叨和管束,而父亲除了满足一切物质条件以外,其他一律放任自由。离婚后,母亲每次探望女儿,女儿都不理不睬。通过母亲的自述中我们了解到,母亲对女儿从小管教严格,母女俩关系一直不好。直到有一天,女儿主动来找母亲要钱,母亲才发现女儿吸毒。并且屡戒屡吸,已经无法摆脱毒瘾了。 案主回归社会后的适应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案主是否会再一次复吸。案例中的张某,在

9、校期间结交了社会上的不良朋友开始吸毒,家人的帮助使他戒断了毒瘾。回归社会后,张某再一次复吸。母亲差一点与儿子断绝母子关系,随后母亲每日都陪伴者儿子,一旦有陌生人来找张某,都要先问清来意,努力给儿子一个健康的环境。案主脱离正常的生活环境很长。长时间以来,周围充斥着吞云吐雾的吸毒人员。服务对象居住的社区,药物滥用人员多,周边环境复杂,存在诱发因素。加上服务对象戒断信心不足毅力不强。有过强制戒毒经历,但最终仍已复吸告终。服务对象回归社会后遇到的生活、就业问题带来的巨大压力,加之自身条件的局限性,家庭矛盾,社会适应带来的心理压力,使服务对象对戒断毒瘾缺乏信心和毅力存在自暴自弃的现象。服务对象吸毒史长,

10、其间几次戒毒都以失败告终,这主要是服务对象的意志不坚定,无法抗拒自己的非理性观念,从而造成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差,最终导致屡戒屡吸的恶性循环。服务对象对药物的依赖性较强。服务对象药物滥用史较长,并有强制戒毒经历,均未从根本上脱毒,复吸机会比较大。4.2.4 服务对象再就业困难部分案主已有多年没有工作,由于刚从劳教所出来,寻找工作很困难。若服务对象长时间无所作为,一直闷在家里,可能会消磨他本来就很脆弱的意志,这些都不利于服务对象自立自强。但是另一方面案主在求职道路上屡屡遇挫,无法正常就业。如下图:表一:案主就业难的原因案例介绍就业难原因方某、和奶奶居住,因为女友才一起吸毒。居委和社工对方某评价都较高,表示方某比较配合与尊重社工的工作,可以按时完成尿检。案主学历低,没有一技之长。 4.2.5 服务对象人户分离较多 上海旧城区社区禁毒社会工作的困境+文献综述(5): 9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