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版解读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2288484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7.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版解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版解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版解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版解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版解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版解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版解读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 2015年版 解读 国卫办医发 2015 42号 2015年7月24日 1 湖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黄艾平主任药师 2 3 目录 一 临床抗菌药物原则新旧版对比表二 2015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主要内容三 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四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4 5 一表读懂 临床抗菌药物原则新旧版对比 目录一 5 2015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主要内容2 1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2 2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2 2 1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2 2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2 2 3侵入性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2 3各类

2、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2 4特殊人群抗菌药物的应用 目录二 6 2 1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细菌性感染 取标本培养 无法取标本 经验治疗 阳性结果 治疗反应 阴性结果 调整方案 感染部位基础疾病发病情况发病场所既往抗菌药用药史及其治疗反应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 7 2 1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8 对于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患者 在未获知病原菌药敏结果前 或无法获取培养标本时可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 基础疾病 发病情况 发病场所 先前抗菌药物用药史及其治疗反应等推测可能的病原体 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 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 待获知病原学检测及药敏结果

3、后 结合先前的治疗反应调整用药方案 对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 应根据经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情况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 2 1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品种选择有病原学检查结果 尽可能选择针对性强 窄谱 安全 价格适当的抗菌药物 经验治疗者 根据可能的病原菌及当地耐药状况选用抗菌药物 9 2 1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给药途径对于轻 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 应予口服治疗 10 仅在下列情况下可先予以注射给药 不能口服或不能耐受口服给药的患者 如吞咽困难者 病情患者存在可能明显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情况 如呕吐 严重腹泻 胃肠道病变或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所选药物抗菌谱合适但无口服剂型需在感染组织或体液

4、中迅速达到高药物浓度以达杀菌作用者 如感染性心内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等 感染严重 病情进展迅速 需给予紧急治疗的情况 如血流感染 重症肺炎患者等 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 肌内注射给药时难以使用较大剂量 其吸收也受药动学等众多因素影响 因此只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轻 中度感染者 不宜用于重症感染者 给药途径 11 2 2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2 2 1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原则用于尚无细菌感染征象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适应证和药物选择应基于循证医学证据 预防针对一种或二种最可能细菌 不宜盲目选用广谱或多药联合预防多种细菌多部位感染 限于针对某一段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感染 原发

5、疾病不能治愈或纠正者 药物预防效果有限 应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预防用药 12 2 2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2 2 1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原则以下情况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普通感冒 麻疹 水痘等病毒性疾病 昏迷 休克 中毒 心力衰竭 肿瘤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留置导尿管 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气道 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 患者 13 普通感冒 麻疹 水痘等病毒性疾病 1分 昏迷 休克 中毒 心力衰竭 肿瘤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2分 留置导尿管 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气道 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 患者 2分 1 非手术患者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有

6、哪些 有奖问答 5分 14 附录1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 15 2 2 1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16 2 2 1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17 2 2 1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 0 1 109 L 持续时间超过7天的高危患者和实体器官移植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在某些情况下也有预防用抗菌药的指征 18 2 2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预防用药目的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 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 腔隙感染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 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特制订 术前其他部位感染及术后切口感染需使用抗菌

7、药物的I类切口患者统计表 内网 药剂科 2015年I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 19 包括浅表切口感染 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 腔隙感染 2分 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 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2分 2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哪些 不包括哪些 有奖问答 4分 20 2 2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原则 感染发生机会 后果严重程度预防效果循证医学证据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经济学评估 手术切口类别手术创伤程度手术部位污染机会和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 不用 用 抗菌药物预防不能代替无菌操作 抗菌药物预防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 21 手术切口类别

8、1分 手术创伤程度 1分 手术部位污染机会和程度 1分 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 1分 手术持续时间 1分 感染发生机会 后果严重程度 1分 预防效果循证医学证据 1分 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1分 经济学评估 1分 3 我们根据什么决定围手术期是否使用抗菌药物 有奖问答 5分 22 2 2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手术切口类别 23 而目前我国在病案首页中将手术切口分为 类 参考本指导原则时应注意两种分类的区别 类相当于本指导原则中 类 类相当于本指导原则中 类 类相当于本指导原则中 类病案首页0类系指体表无切口或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操作以及经皮腔镜操作 其预防用药参考附录3 特殊诊疗操作中抗

9、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建议 24 2 2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预防用药适应证 清洁手术 类切口 手术部位无污染 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手术部位为人体洁净部位 局部无炎症 无损伤 也不涉及呼吸道 消化道 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25 清洁手术 类切口 但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 手术范围大 手术时间长 污染机会增加 手术涉及重要脏器 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 如头颅手术 心脏手术等 异物植入手术 如人工心瓣膜植入 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 人工关节置换等 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 糖尿病 免疫功能低下 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 营养不良等患者 预防用药适应证 26 2 2 2围手术期

10、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预防用药适应证清洁 污染手术 类切口 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 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 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污染手术 类切口 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 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治疗性用药污秽 感染手术 类切口 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 术中 术后继续 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27 2 2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原则根据手术切口类别 可能的污染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 药物能否在手术部位达到有效浓度等综合考虑选用对可能的污染菌针对性强 有充分的预防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 安全 使用方便及价格适当的品种 尽量选择单一抗菌药物预防用药 避免不必要的

11、联合使用头孢过敏者 G 菌可用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或克林霉素 G 杆菌可用氨曲南 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针对MRSA选用万古霉素预防感染时 应严格控制用药持续时间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鉴于国内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高 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28 4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何种情况用 何种情况不用 头孢不过敏如何选择 过敏如何选择 有奖问答 8分 根据手术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4分 2 2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3分 2 2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1分 选用有效 针对性强 安全 使用方便 价格适当的品种 0 5分

12、 尽量选择单一抗菌药物预防用药 避免不必要的联合使用 0 5分 头孢过敏者 G 菌可用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或克林霉素 G 杆菌可用氨曲南 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 1分 针对MRSA选用万古霉素预防感染时 应严格控制用药持续时间 1分 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0 5分 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0 5分 29 2 2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给药方案给药途径 大部分为静脉输注 仅有少数为口服给药 给药时机 静脉输注应在皮肤 黏膜切开前0 5 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万古霉素 氟喹诺酮类需输注较长时间 在手术前1 2小时开始给药 30 2 2 2围

13、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给药方案维持时间 覆盖时间包括手术全过程手术时间较短 2小时 的清洁手术术前给药一次 手术时间 3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2倍以上 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 术中应追加一次 清洁手术预防用药不超过24小时 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小时 清洁 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 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 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小时 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 31 给药途径 0 5分 给药时机 1 5分 维持时间 覆盖时间包括手术全过程 何时加量 应用天数 3分 5 简述围手术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途径 时机 何时加量 应

14、用天数 有奖问答 5分 32 2 2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常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神经外科 33 2 2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胸外科 34 2 2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普外科 35 2 2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骨科 36 2 2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眼 耳鼻喉 口腔科 37 2 2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泌尿外科 38 2 2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妇产科 39 2 2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图标注解 1 所有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 仅在有前述特定指征时使用 2 胃十二指肠手术 肝胆系统手

15、术 结肠和直肠手术 阑尾手术 或 类切口的妇产科手术 如果患者对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 可用克林霉素或氨基糖苷类 甲硝唑 3 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唑啉 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呋辛 4 我国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 预防应用需严加限制 5 表中 是指两种及两种以上药物可联合应用 或可不联合应用 40 个人见解 41 2 2 3侵入性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 特殊诊疗操作中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建议 42 2 2 3侵入性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 43 2 2 3侵入性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 44 2 2 3侵入性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 45 注 1 操作前半小时静脉给

16、药 2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用药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唑啉 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呋辛 3 在国内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 预防应用应严加限制 2 2 3侵入性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 46 2 头孢类对G 作用越来越差 对G 球菌越来越强酶稳定性越来越好对肾脏毒性越来越小铜绿 I II代无效IV 广谱 高效 耐酶 肾毒性小3 其他 内酰胺类氨曲南 代替氨基糖苷类 副作用小 酶稳定 和PC无交叉过敏 肌注吸收好 亚胺培南 PC 头孢替代品 广谱 G G 厌氧菌 耐药菌 混合感染 2 3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简介 内酰胺类1 青霉素类繁殖期杀菌剂对G 作用强 对G 球菌有效对G 杆菌无效 氨基糖苷类 氨曲南 二 三 四头孢类 最主要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赫氏反应 杀灭后的细菌钩端螺旋体从细胞壁内放出导致寒战 发热等 脑毒性轻微耐酸不耐酶轻度感染口服爽双氯耐酸又耐酶可是不能耐甲氧氨苄阿莫是广谱肠球氨苄来帮忙阿莫肺炎和变形幽门杆菌也能抗最后三个抗铜绿替卡哌拉美名扬 47 氨基糖苷类整个蛋白质肽链合成的全过程都抑制G 需氧 耳毒 肾毒 肌肉毒 SM 过敏仅此青霉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