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2018五年级下册数学备课学讲格式.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2283912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62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2018五年级下册数学备课学讲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最新苏教版2018五年级下册数学备课学讲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最新苏教版2018五年级下册数学备课学讲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最新苏教版2018五年级下册数学备课学讲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最新苏教版2018五年级下册数学备课学讲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2018五年级下册数学备课学讲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2018五年级下册数学备课学讲格式.doc(1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 题方程的意义课型新授课时共8课时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学情分析重点、难点:理解方程的含义。易混、易错点:方程的含义学生认知基础:简单的方程时间分配学 10 讲 14 练 16 教法与学法学讲方式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活动教师助学课后改进(一)学生自学例1、例2你对方程有怎样的认识?能说给同学听听吗?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学生活动教师助学课后改进

2、(二)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你能用等式表示例1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2、用式子表示例2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3、上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为什么?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方程吗?(三)课堂检测:1、那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6X=14 36-7=29 60+2370 8+ X502=25 X14 Y-2835 5Y=402、写出一些方程,在小组里讨论。3、看图列方程。(课本第2页练一练)请同学们思考这几个问题,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小组交流: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问题、然后讨论交流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3、学生活动教师助学课后改进(四)课后作业:练习一的1、2、3。小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课后反思得:失:纠: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课 题等式的性质(一)课型新授课时共8 课时第2 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2、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易混、易错点:等式

4、的性质学生认知基础:简单的方程时间分配学 10 讲 12 练 18 教法与学法学讲方式教学准备多媒体 学生活动教师助学课后改进(一)学生思考问题,然后回答问题师:回想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学生活动教师助学课后改进(二)1、学生独立把例3的等式填写完整。2、学生思考讨论。3、等式具有怎样的性质?学生思考 讨论 交流 然后小组代表发言4、你知道方程X10=50中,X表示多少吗?你是怎么求出来的?怎样才能知道你求出的答案对错呢?(三)课堂检测:1、解方程X-30=802、根据等式的性质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

5、里填数。X-25=60 X+18=48X-25+25=60 X+18-18=483、解方程。75+X=105 X-23=52 X+38=38小组讨论:在填写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师:什么叫做解方程?学生解方程 思考讨论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学生活动教师助学课后改进(四)课后作业练习一的第4、5、6题。小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使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课后反思得:失:纠: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课

6、题练习课型练习课课时共 8 课时第 3 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含义。2、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学情分析重点、难点:能根据等式的性质熟练地解方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易混、易错点:体会方程的含义学生认知基础:时间分配学 11 讲13 练 16 教法与学法学讲方式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活动教师助学课后改进(一)基础练习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 2017=37 12Y=4 a12=35 21b14 x=1423 16a=27b教师检测学生学习结果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

7、一起。学生活动教师助学课后改进2、解方程X125=370 520X=710 X4.9=6.4 120X=257.8X=2.5 X8.5=12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二)完成第6页的712题。 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使学生明白:根据等式的性质是含有未知数的一边只剩下未知数,就能很快知道最后的结果。 第9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选3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集体订正,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使其明白。指名学生说:错在哪里,帮他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改正,我们在做题时要注意一些什么?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

8、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学生活动教师助学课后改进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分析错误原因。第12题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只要学生说出的方法是有道理的,教师都要给于肯定。(四)课后作业第6页的第10、11题。教师要特别关注前面解题还有错的学生,争取人人过关。课后反思得:失:纠: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课 题等式的性质(二)课型新授课时共8 课时第4 课时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9、的性质。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学情分析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这一等式的性质。易混、易错点:根据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学生认知基础:等式的性质(一)时间分配学 10 讲 13 练 17 教法与学法学讲结合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活动教师助学课后改进(一)预习案1、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2、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3、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前一节

10、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学生活动教师助学课后改进(二)导学案1、学生看例5图,独立填写完整。2、小组讨论,在填写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4、接下来,请大家要课练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学生思考 小组讨论5、根据例6图,怎样求出实验田的宽?6、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7、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8 、计算出X=

11、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6填写完整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等式还有什么性质(关于乘除的)?小结: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学生活动教师助学课后改进(三)课堂检测:1、根据等式的性质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数。X6=18 0.7X=3.5 X66=18 0.7X0.7=3.52、解方程X0.2=0.8 3、解方程12X=96 X40=14 X2.5=5 (四)课后作业练习二1、2、3题。小结:在刚才计算例6的过程中,我

12、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课后反思得:失:纠: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课 题练习课课型练习课时共 8 课时第 5 课时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易混、易错点:解方程时运算符号的变化学生认知基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时间分配学 5 讲 5 练 30 教法与学法练习巩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活动教师助学课后改进(一)预习案学生观察题目,明确题意。(二)导学案1、小军的成绩我们知道吗?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来表示?2、接下来,请你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问题。师:题目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