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第三单元第七课题组训练大冲关(整理)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2280050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第三单元第七课题组训练大冲关(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一部分第三单元第七课题组训练大冲关(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一部分第三单元第七课题组训练大冲关(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一部分第三单元第七课题组训练大冲关(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第三单元第七课题组训练大冲关(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第三单元第七课题组训练大冲关(整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题组一 题组一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 2011 合肥模拟合肥模拟 分配的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分配的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 这就是说 这就是说 A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 B 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 C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D 产品的多少直接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产品的多少直接决

2、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解析 解析 社会提供的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的多少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选 A 答案 答案 A 题组二 题组二 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2 2011 海口模拟海口模拟 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 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 年终按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 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 年终按 股分红得股分红得 3 000 元 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 年终又获得元 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 年终又获得 17 000 元 全年他元 全年他 共得工资款共得工资款 36 000 元 岗位津贴元 岗位津贴 960 元 奖金元 奖金 12

3、800 元 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元 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 4 500 元 向困难职工捐款元 向困难职工捐款 1 000 元 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 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元 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 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 入分别是入分别是 A 29 760 元 元 17 000 元元 B 49 760 元 元 20 000 元元 C 48 800 元 元 20 000 元元 D 44 260 元 元 3 000 元元 解析 解析 王某所在的是国有企业 属于公有制经济 工资 奖金 津贴属于按劳分配 即 36 000 960 12 800 49 760 元 按股分红 按资本要素参与

4、分配 和专利技术分红 按技术要 素参与分配 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即 3 000 1 7000 20 000 元 纳税和捐款不属于 个人收入 不符合题意 因此答案选 B 答案 答案 B 3 2011 衡阳模拟衡阳模拟 2010 年我国开始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年我国开始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 位实施绩效工资 对事业单位实施绩效位实施绩效工资 对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资 是是对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对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 有利于激发劳动有利于激发劳动 者的劳动积极性者的劳动积极性 实现了按劳分配与

5、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实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A B C D 学 海 无 涯 解析 解析 错误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是按劳分配 不是对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根本性 变革 不符合题意 答案 答案 D 题组三 题组三 按个体劳动成果和生产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和生产要素分配 4 2011 苏州苏州模拟模拟 某镇居民张某在一闹市租用李某的两间房子 投资某镇居民张某在一闹市租用李某的两间房子 投资 5 万元开办了一个万元开办了一个 小饭小饭店 自己掌厨 妻子购货 理财 儿子女儿当服务员 每年缴纳费税后净店 自己掌厨 妻子购货 理财 儿子女儿当服务员 每年缴纳费税后净收收入入 6 万多万多 元

6、房主李某每月收取租金元 房主李某每月收取租金 600 元 张某一家人的收入和李某收取的房租分别属于元 张某一家人的收入和李某收取的房租分别属于 A 按劳分配所得和非按劳分配所得按劳分配所得和非按劳分配所得 B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所得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所得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C 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和福利性分配所得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和福利性分配所得 D 按劳分配所得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按劳分配所得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解析 解析 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适用于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因此 A D 两项不能选 C 项中 的按资本要素和福利性分配所得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张某的小

7、饭店属于个体经济 李某属于 按生产要素中的土地要素分配收入 故选 B 项 答案 答案 B 题组四 题组四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5 2011 大连模拟大连模拟 亚当亚当 斯密在 道德情操论 中指出 斯密在 道德情操论 中指出 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 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 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 而且是有风险的 因为它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 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 而且是有风险的 因为它 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 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 这一论述表明这一论述表明 经济发展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经济发展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公

8、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要做到社会成要做到社会成 员的平均分配员的平均分配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A B C D 解析 解析 材料体现了公平分配的重要性 符合题意 平均分配的观点错误 不符 合题意 答案 答案 A 6 2011 宣武模拟宣武模拟 合理解决分配问题 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关于效率和公平的合理解决分配问题 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关于效率和公平的 关系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关系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效率提高有助于增加社会财富效率提高有助于增加社会财富 公平有助于社会和谐公平有助于社会

9、和谐 A B C D 学 海 无 涯 解析 解析 是效率的重要性 是讲公平的重要性 涉及的不是效率和公平的相互关系 应排除 答案 答案 A 7 2011 徐徐州模拟州模拟 下表为改革开放以来下表为改革开放以来 A 市基尼系数变化情况市基尼系数变化情况表 表 年份年份 1978 年年 1990 年年 1996 年年 2003 年年 2009 年年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 0 19 0 33 0 42 0 46 0 48 注 注 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 基尼系数介于 0 3 0 4 属于相对合理区间 大于 0 4 表明收入差距较大 假如你是假如你是 A 市市长 你认为

10、解决上述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最适宜的经济措施是市市长 你认为解决上述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最适宜的经济措施是 A 完善分配制度 加强市场调节完善分配制度 加强市场调节 B 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C 强化税收调节 整顿分配秩序强化税收调节 整顿分配秩序 D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分配注重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分配注重公平 解析 解析 A 项错误 面对收入差距 应加强宏观调控 而不是加强市场调节 B 项错误 应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D 项错误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效率 再分 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答案 答案 C 8 211 茂名模拟茂名模拟 2009 年年

11、 8 月月 4 日 国务院新闻办透露 农业人口日 国务院新闻办透露 农业人口 60 岁后可享受国家岁后可享受国家 普惠式养老金 在通过试点完善之后将逐步推开 该政策体现了我国政府普惠式养老金 在通过试点完善之后将逐步推开 该政策体现了我国政府 A 注重效率 促进农民致富注重效率 促进农民致富 B 注重公平 统筹城乡发展注重公平 统筹城乡发展 C 通过财政再分配 巩固农业基础地位通过财政再分配 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D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改善农村基本条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改善农村基本条件 解析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社会公平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统筹城乡发展 应选 B A C D 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

12、答案 B 题组五 题组五 实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9 2011 合肥模拟合肥模拟 有人指出 社会公平与经济市场化是兼容的 我们应该寻求二者之间有人指出 社会公平与经济市场化是兼容的 我们应该寻求二者之间 的最佳平衡点 各类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要坚持多劳多得 优绩优酬 既要重点向做的最佳平衡点 各类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要坚持多劳多得 优绩优酬 既要重点向做 出突出成绩的劳动者倾斜 也要统筹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收入分配关系 不出突出成绩的劳动者倾斜 也要统筹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收入分配关系 不 学 海 无 涯 断完善绩效工资政策 对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

13、贴 这些措施断完善绩效工资政策 对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这些措施 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实现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实现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 贯彻了回报社会 先富帮后富的精神贯彻了回报社会 先富帮后富的精神 体现了再分配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体现了再分配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有助于劳动者树立竞争择业观有助于劳动者树立竞争择业观 A B C D 解析 解析 不合题意 回报社会 先富帮后富是个人行为 不是政府行为 不符合题意 分配问题与劳动者的就业观念无关 答案 答案 C 10 2011 北京东城模拟北京东城模拟 读漫画读漫画 分蛋糕分蛋糕 如右图如右

14、图 解决 解决 天价薪酬 需要天价薪酬 需要 发挥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发挥市场自发调节作用 加强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加强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 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 B C D 解析 解析 错误 实现社会公平要加强宏观调控 不符合题意 答案 答案 D 11 2011 长春模拟长春模拟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是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是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稳步提高职工工资收入稳步提高职工工资收入 加大加大 对低收人群体的就业扶持对低收人群体的

15、就业扶持 A B C D 解析 解析 不是分配公平问题 应排除 答案 答案 C 12 2011 宁波模拟宁波模拟 近年来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近年来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 配中的比重配中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 企业和政府的收入比重持续上升 同时 同期消费需求对呈持续下降的趋势 企业和政府的收入比重持续上升 同时 同期消费需求对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也在持续下降 为解决此问题 国家应采取的举措有献率也在持续下降 为解决此问题 国家应采取的举措有 增加财政支出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财政支出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存

16、贷款利率 扩大消费需求提高存贷款利率 扩大消费需求 强化税强化税 收调节 消除收入差距收调节 消除收入差距 加强政府调节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政府调节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学 海 无 涯 A B C D 解析 解析 扩大消费需求 应降低存贷款利率 排除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 允许存在收入 差距 但防止收入过分悬殊 故不选 要扩大消费需求 必须增加财政支出 完善社会保 障制度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故选 D 项 答案 答案 D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13 2011 南南京模拟京模拟 材料材料 1 2009 年江苏省居民人均收入状况比较表 内容内容 项目项目 城乡城乡 行业行业 地区地区 城镇城镇 农村农村 垄断行业垄断行业 一般性一般性 行业行业 苏南苏南 苏中苏中 苏北苏北 数值数值 元元 20 552 8 004 54 605 18 703 7 623 5 836 3 606 增长增长 10 5 9 4 12 7 10 5 8 9 11 7 12 7 注 注 2009 年 江苏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 3 228 8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8 2 材料材料 2 2009 年以来 江苏省采取一系列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