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2279996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一单元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一单元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一单元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第一单元第第一单元第 2 课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百舸争流的思想 课时训练 人教实验版必修 课时训练 人教实验版必修 4 时间 45 分钟 分值 100 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 共 72 分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 形存则神存 形谢则神灭 形者神之质 神者形之用 英国哲学 家贝克莱认为 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据此回答 1 2 题 1 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对 的回答 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 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 难度较小 从中外哲学家的有关论断说明一切哲学问题都是对

2、 哲学基本问题的诠释 A B D 三项应予排除 答案 C 2 从哲学上看 两种观点 A 都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B 都认为存在决定思维 C 都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 D 前者肯定了存在决定思维 后者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即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 性的问题 哲学形成了两大阵营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材料中的两种观点就是两大阵营的典型代表思 想 故 A B 两项都不选 材料没有涉及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故 C 项应排除 答案 D 3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 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 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解析 在实际工作中 面对计划与实际的问题 从哲学上讲就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答案 B 4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这种观点属于 A 怀疑论 B 可知论 C 不可知论 D 唯心主义 解析 该题观点是承认人能够认识世界 属于可知论 学 海 无 涯 答案 B 5 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 A 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 B 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 D 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解析 把握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注意提高辨别能力 回答此题必须把握三个层面的问题 即什么是哲 学的基

4、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各方面内容的地位如何 答案 B 6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B 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 C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 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解析 注意把握概念 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突出辩证思维 世界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及存在决定思维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 答案 B 7 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哲学上分为两大基本派别 它们是 A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C 世界观和方法论 D 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 解析 B 项也是哲学上的派别 但不是基本派别 C D 两项不属于哲学派别范畴 答

5、案 A 据 人民日报 报道 目前 中学生相信星座与命运有关的占 70 教师占 50 运用所学知识 回 答 8 9 题 8 从哲学上看 相信星座与命运有关的思想属于 A 朴素唯物主义 B 机械唯物主义 C 唯心主义 D 教条主义 解析 依据材料可直接判断题干中的思想属唯心主义 故选 C 项 答案 C 9 要改变上述材料中存在的状况 就必须 A 自觉坚持唯物主义 反对有神论 学 海 无 涯 B 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C 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D 承认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解析 依据上题结论分析应选 A 项 B C D 三项都不是针对材料状况而言的 答案 A 10 王守仁问弟子 什么是天地的心

6、弟子说 人是天地的心 王守仁问 什么是人的心 弟子说 只是一个灵明 王守仁解释说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天没有我的灵明 谁去仰他高 地没有我 的灵明 谁去俯他深 鬼神没有我的灵明 谁去辩他吉凶灾祥 这表明 王守仁的观点属于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主观唯心主义 D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答案 C 11 古希腊的泰勒斯提出了 水是万物的本原 的论点 春秋时代 管子 书中的 水地 篇中也表 述了 水是万物的根源 的学说 这两种观点 A 是完全正确的 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不符合客观实际 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C 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存在不足之处 D 否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7、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解析 泰勒斯被称为 古代欧洲哲学的创始人 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 管子表述 水是 万物的根源 中外两位先哲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A 项错误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B D 两项错误 答案 C 12 下列说法 与王守仁的观点一致的是 我思故我在 气者 理之依也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形存则神存 形谢则神灭 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A B C D 解析 解决此类问题难度较大 因为题中套题 首先要知道王守仁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主观唯心主 义 其次对题目提供的各个备选项逐一分析 除 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外 其余各项都带有主 观唯心主义的色彩 学 海 无 涯 答案

8、D 13 下列说法中 体现唯物主义思想的是 A 不怕做不到 就怕想不到 B 吾心便是宇宙 宇宙便是吾心 C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 存在即被感知 解析 A B D 三项都夸大了思维的作用 认为思维第一性 存在第二性 思维决定存在 是唯心主 义的表现 发言要基于事实 表达思想必须通过调查了解客观实际 是存在决定思维的唯物主义思想在生 活和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答案 C 14 自有人类以来 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 这 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 最根本的是 A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斗争 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 辩证法与

9、形而上学的斗争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对哲学领域的几个 对子 的掌握 弄清各个 对子 在哲学上的地位及 对 子 之间的关系 因为哲学上研究的最根本的问题是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 因此 哲学上的斗争 最根本 的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其他斗争都从属于这一斗争 A B D 三项是哲学上的斗争形式 但都 不是根本的斗争形式 故应选 C 项 答案 C 15 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 无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 死神之翼将在 他的头上降临 埃及金字塔上的这段铭文从哲学上看属于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 主观唯心主义 D 客观唯心主义 解析 题目中观点承认神的存在 并将神

10、的作用扩大化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故选 D 项 答案 D 16 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的范围 至于在感觉之外客观事物是否存在 这是无法知道的 这句 话属于 A 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不可知论 D 可知论 学 海 无 涯 解析 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材料中的观点认为思维不能反 映感觉之外的客观事物 属于不可知论 答案 C 17 中国古代的 五行学说 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都是由木 火 土 金 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 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 同时 还以五行之间的生 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认为任何事物都不 是孤立的 静止的 而是在不断的相生 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

11、着协调平衡 这种观点 A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但缺乏科学依据 B 具有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C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D 回避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没有回答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解析 五行学说 把木 火 土 金 水这五种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 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的观点 B 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 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五行学说 认 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回答了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D 错误 答案 A 18 下列观点中 与 吾心便是宇宙 宇宙便是吾心 这一世界观相同的是 A 物是观念的集合 B 天

12、地之变 阴阳之化 C 子不语怪 力 乱 神 D 理生万物 理主动静 解析 题干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 具有变化发展的辩证法思想 C 中 神 即神灵 子不语 神 显然具有无神论思想 D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 A 二 非选择题 28 分 19 材料一 天上的一切星宿 地上的一切陈设 总之 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 在心灵以外都没有 任何存在 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 材料二 理生万物 理主动静 未有此气 已有此理 未有这事 先有这理 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 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若在理上看 则虽未有物 而已有物之理 1 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二者有何共同性 2 材料二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很有影响 请列举它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1 材料一是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当成第一性的东西 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 界 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材料二是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认为现实 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二者的共性是都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 学 海 无 涯 原 2 宗教思想都是认为在客观世界之外有一个万能的主宰 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另外 一切封建迷 信思想 尽管不系统 但都认为有超现实的理念或上帝 神等主宰世界 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